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健康知信行影响研究①

2015-01-13王玉梅陆青梅陆柳雪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口病监护人信念

王玉梅,陆青梅,陆柳雪

(1.广西德保县人民医院儿科,广西 德保 533700 E-mail:2360404369@qq.com;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和A 组柯萨奇病毒(CoxA)引起[1]。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好发年龄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近年来HFMD 在我国呈暴发态势,发病率居前3位的省(自治区)分别为海南、广西、广东;重症占总病例的比例居前3位的省份分别为河南、云南、和贵州[2]。2010 年广西重症及死亡病例数均居全国首位[3]。目前对HFMD 尚无有效的疫苗来预防,也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因此,对患儿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四早”,完全依赖监护人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但HFMD 患儿家长对相关知识仍缺乏[4-5],因此我们对HFMD 患儿监护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4年4月~5月在我院住院的HFMD 患儿监护人共80例。入选条件: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无意识障碍或精神病史,能独立或在协助下完成。

1.2 调查工具 根据参考文献[6],自行设计HFMD健康知、信、行问卷调查表,经专家审阅修改,并对8例患儿监护人进行预调查。调查表包括4个部分: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15项健康相关知识,7项健康信念,8项健康行为。健康知识设有知道、不知道,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设有是、不是。若选择知道,则要求监护人写出或说出具体内容,如果写出或说出的内容不正确,均视为不知道。

1.3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科护理人员和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调查前说明目的、方法,取得同意后进行。在干预前(患儿入院当天)、干预后(出院当天)发放问卷调查表,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合格问卷80份,合格率100%。

1.4 干预方法 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概念、HFMD 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危险因素、治疗、预防、护理、隔离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隔离、隔离时间等。健康教育方法:发放宣传手册、一对一进行健康宣教、知识小讲座、张贴宣传栏;指导监护人学会观察病情方法、测量体温方法、护理方法、隔离方法等;针对不同监护人的文化程度、领会能力等,用普通话或方言进行健康教育,反复多次讲解,直到理解、掌握为止。

1.5 统计学方法 对资料进行编号,由两人录入Excel表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用PEMS 3.1数据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监护人80例,其中男23例,女57例;年龄18~60岁,平均30.55岁,学历:初中31例,小学21例,中专、大专及以上各10例,高中8例;职业:农民36例,无职业21例,学生、公务员、工人各5例,个体、自由职业各3例,教师、临时工各1例。与患儿的关系;母亲50例,父亲21例,奶奶3例,姑姑、阿姨各2例,爷爷、叔叔各1例。患儿性别:男51例,女29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5.12岁。

2.2 调查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后HFMD 患儿监护人对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比较见表1,健康信念比较见表2,健康行为比较见表3。从表1可看出,实施干预后,监护人对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从表2可以看出,除饭前便后洗手这条项目在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护理干预后,HFMD 患儿监护人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比实施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表1 干预前后HFMD 患儿监护人对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n,%)

表2 干预前后HFMD 患儿监护人对健康信念持有率比较 (n,%)

表3 干预前后HFMD 患儿监护人健康行为形成率比较 (n,%)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HFMD 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治疗方法,也没有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控制HFMD 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要做到以上两点,除了建立完善、有效的针对HFMD 病原体感染的监测网络,及时准确处置疫情,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力度外,还要对儿童监护人进行卫生宣教,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防护意识[7]。国内报道[8],重症和死亡病例集中在2岁及以下散居儿童,除了与2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外,还与散居儿童由监护人照顾,而监护人又缺乏相关知识[4-5],未能做到积极预防及“四早”有关。本文结果表明,对HFMD 患儿监护人进行护理干预后,他们对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健康保健行为形成率均明显提高,健康信念除饭前便后洗手这条项目在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项目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饭前便后洗手”选项在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干预前绝大多数监护人(72人,90.00%)已持有此信念,与干预后持有此信念的监护人(78人,97.50%)数据变化不大;②干预后尚有两位监护人未能改变原有的信念,而这两位监护人年龄均为60岁,早已具有的不良信念和养成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不易改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年纪较大的监护人应反复多次讲解前便后洗手的重要性,直到他们理解、相信为止。通过对HFMD 患儿监护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监护人对HFMD 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效提高他们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促进他们健康信念和行为相一致,这对有效预防和控制HFMD 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田茂兰.小儿手足口病防护概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220-222.

[2] 靳妍,张静,孙军玲,等.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9):676-679.

[3] 莫毅,谭毅,莫建军,等.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8):611-613.

[4] 裴晓迪,李朝英,张建新,等.成都市2所小学学生家长手足口病知识及态度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5):348-350.

[5] 郭振平,刘莹,王立群,等.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6):454-456.

[6] 陆柳雪,陆青梅,农玉蝶,等.德保县农村中年女性健康知、信、行调查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2):256-258.

[7] 占华剑,柯昌文.全球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5):34-41.

[8] 王英,何小周,赵俊伟,等.2008~2010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死亡水平及死亡病例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6):424-426.

猜你喜欢

口病监护人信念
为了信念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发光的信念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信念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