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①

2015-01-13区洪光陈智明吴继红林颜玉王荣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荨麻疹体征阴性

区洪光,陈智明,吴继红,林颜玉,王荣辉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21)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顽疾,大多病因不明[1]。近年来研究显示[2],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与慢性荨麻疹发作有一定的关系,认为自身免疫机制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3]。为此,本研究对我院门诊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的92例患者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检测,探讨两者的关系,并对甲状腺自身抗体部分阳性患者和部分阴性患者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评价疗效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2月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设为慢性荨麻疹组,均反复出现风团伴瘙痒持续6 周以上,其中男47 例,女45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3.1±12.9)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3.2±0.8)年;所有患者均行变应原皮试测试结果阴性,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 例,女22 例,年龄18~57 岁,平均年龄(32.6±10.8)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通过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甲状腺功能与自身抗体的检测,探讨慢性荨麻疹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并根据检测结果从92例中选取基线资料相同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28例患者和抗体阴性20例患者分别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给予甲状腺片治疗,对疗效进行评价。具体方法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设备为SN-682型全自动r放射免疫记数(上海福光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TPO、TGA 试剂均购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检测方法为体外放射免疫法。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甲状腺功能检测情况: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T4、FT3、RT3和TSH;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TGA 和TPO)。TGA 正常范围为0~40 U/ml;TPO 正常值范围为0~350U/ml,高于上限为TPO、TGA 阳性,并计算所有指标平均值。在常规慢性荨麻疹治疗的同时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评价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 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采用四级评分法根据皮疹(风团数量、大小)和症状(瘙痒)计算积分,具体如下:风团数量为0、1~6、7~12、>12分别计0~3 分;风团大小为无风团、直径≤5 mm、6~15 mm、>15mm 分别计0~3分;瘙痒症状为无痒感、轻度瘙痒、中度瘙痒、重度瘙痒分别计0~3分。疗效评价:痊愈:所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为0;显效:症状体征大部消失,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减少大于60%;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减少25%~59%;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25%或增加[4]。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荨麻疹患者与正常人群甲状腺功能与自身抗体比较 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T4、RT3、FT3、T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荨麻疹组甲状腺自身抗体TGA、TP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表1 两组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自身抗体比较 (±s)

表1 两组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自身抗体比较 (±s)

组别n TGA(U/ml)TPO(U/ml)T4(μg/L)RT3(μg/L)FT3(μg/L)TSH(mU/L).08 7.1±1.9 4.01±1.03对照组45 28.41±3.19 24.08±2.79 98.44±19.63 0.43±0.17 7.4±1.5 3.91±0.92 t慢性荨麻疹组92 39.63±8.42 34.22±7.58 97.86±20.48 0.43±0 8.63 8.68 0.3209 0.0000 0.2847 0.5274 P<0.01<0.01>0.05>0.05>0.05>0.05

2.2 慢性荨麻疹患者与正常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比较 慢性荨麻疹组TGA、TPO 均阳性11例,占11.96%,TGA 阳性7例,占7.61%,TPO 阳性10例,占10.87%,总阳性率为30.43%。对照组TGA 阳性1例,阳性率为2.22%。慢性荨麻疹组TGA、TPO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14.41,P <0.001)。

2.3 治疗效果评价 28例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与20例阴性组患者同时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2周,阳性组总有效率为89.29%,阴性组总有效率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26,P<0.0001),见表2。

表2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与阴性组疗效比较 (n,%)

3 讨论

Leznoff等于20世纪末首次报道了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有TGA、TPO,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Collet、Gaig相继进行了相关检测[5-6],分别在45例和1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检测到8例和25例TGA、TPO 阳性患者,占17.77%和14.71%,本研究检测了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TGA、TPO 阳性28 例,占30.43%,TGA、TPO 阳性检出率高于相关报道,可能与病例的选择有关。本研究选择的病例均为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因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比例较大,而对照组45例健康体检者仅1 例TGA、TPO 阳性,阳性率为2.22%,明显低于慢性荨麻疹组,对照组平均TGA、TPO 水平明显低于慢性荨麻疹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了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两者具有一定的关系。两组甲状腺功能检测显示,两组平均T4、RT3、FT3、T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部分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慢性荨麻疹的机制是相关功能性自身抗体通过与高亲和性IgE 受体交联,激活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使其释放大量组胺所致[7-9]。患者大多表现为风团、瘙痒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文献报道,对于伴甲状腺自身抗体患者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症状体征缓解[10-13]。也有报道称甲状腺术后慢性荨麻疹症状消失[14],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依据。本研究对28 例TGA、TPO 阳性患者和20 例阴性患者应用甲状腺素片治疗,2周后TGA、TPO 阳性组痊愈10 例,显效8 例,有效7 例,总有效率为89.29%,阴性组总有效率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笔者认为甲状腺素治疗TGA、TPO 阳性患者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证实甲状腺自身抗体是慢性荨麻疹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存在TGA、TPO 阳性,因此建议对于反复持续发作的患者,且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阳性患者可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1] 孙蔚凌,毕志刚.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与阴性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6):342-344.

[2] 杨文彪,林健才,蒋卫民,等.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及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意义[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1):29-30.

[3] 胡小平,谢谦,于波,等.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及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意义[J].海南医学,2012,23(10):17-19.

[4] 林德儒,邓微,朱甫津,等.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1):2494-2495.

[5] Collet E,Patie JM,Lacroix M,et al.Chronic urticaria and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J].Ann Dermatol Venereol,1995,122(6-7):413-416.

[6] Gaig P,Garcia-Ortega P,Enrique E,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associated with thyroid autoimmunity[J].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2000,10(6):342-345.

[7] 孙仁山,李靖,伍津津,等.慢性荨麻疹的自身免疫性质及病因探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239-241.

[8] 杨杨,韩波,张程,等.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1):1380-1381.

[9] 冯欢,吴伊旋.伴有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的慢性荨麻疹的治疗[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6):488-489.

[10] 李莉敏,廖文俊,王华,等.伴有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荨麻疹170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0):926-928.

[11] 金如钧,孙丽萍.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9):997-999.

[12] 苏玉华,汪寅,杨辰,等.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3(2):250-251.

[13] 李丹,陈明春.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5,5(3):643-644.

[14] 李莉敏,廖文俊,李承新,等.伴甲状腺抗体阳性的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13、总IgG 及IgG3水平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10):595-597.

猜你喜欢

荨麻疹体征阴性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