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桂林市少数民族居住地居民自愿无偿献血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①

2015-01-13陆彩慧周素李国强龙安翼何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居住地知晓率人群

陆彩慧,周素,李国强,龙安翼,何玲

(广西桂林市中心血站,广西 桂林 541001 E-mail:99042275@qq.com)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的全面开展,广西桂林市临床用血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梧州地区增长趋势相同[1],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桂林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少数民族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其中以壮、苗、瑶族居多。为了解影响居民无偿献血知晓的相关因素,笔者对桂林市部分居民进行无偿献血问卷调查,以便制定科学有效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进一步壮大固定献血者队伍,对扩充血源、保障临床用血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市少数民族多居住地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 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627份,有效回收率90.39%。有效回收问卷涵盖各区县(桂林市区543份、全州县234份、荔浦县262份、恭城瑶族自治县202份、龙胜各族自治县181份和平乐县205份)、不同民族(汉族1 020份、壮族233份、瑶族247份、苗族44份、其他83份)、不同职业(国家工作人员443份、学生361份、工人226份、农民141份、自由职业173份、其他283份)及不同文化程度[研究生116份、大学及专科891份、中专(高中)417份、初中及以下203份]。

1.2 调查方法 本次现场调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采用统一问卷调查标准、方法,调查员统一培训,确保调查质量。同时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并检查有无缺项或者漏填。

1.3 调查内容 采用统一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无偿献血科普知识、相关政策。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e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人群对献血知识总体知晓情况 十七项知识点调查中,1 627 名居民总体项目知晓率为74.74%。其中对“献血年龄”“女性生理期可否献血”“献血前初筛项目”“不建议献血人群”“献血前饮食要求”“献血前注意事项”“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七项内容知晓率达85.00%以上;对“捐献全血的间隔期”“是否愿意接收到献血间隔期的短信提醒”“献血后是否需要加强营养”“血站是否会对献血者的个人信息保密”“献血环境是否会对献血有影响”“服务态度是否会影响献血”“献血对自身是否安全”七项内容知晓率为66.01%~83.90%;对“成分献血”(39.15%)、“献血对健康的影响”(38.72%)、“献血后的返还血政策”(39.09%)三项内容知晓率最低。

2.2 不同居住地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 将1 627名居民按居住地进行献血知晓率的分析中发现,不同居住地之间对“成分献血”“献血对健康的影响”“献血后返还血政策”知晓普遍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总体项目知晓情况为市区居民(78.12%)高于县级各县,荔浦县最低(70.50%),见表1。

2.3 不同民族居民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 将1 627名居民按民族进行献血知晓率的分析,除“成分献血”“献血年龄”“献血前检查”“哪些人群不建议献血”和“前需要做哪几项检查”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知识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4 不同职业人群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 将1 627名居民按职业进行献血知晓率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对“成分献血”“献血对健康的影响”“献血后返还血政策”三项知识点知晓偏低,不同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总 体 上“其 他”(78.15%)、“工 人”(76.99%)、“学 生”(75.84%)、“国 家 工 作 人 员”(74.83%)相对其它职业知晓率要高,农民(65.37%)则最低,见表3。

2.5 不同文化程度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 将1 627名居民按文化程度进行献血知晓率的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成分献血”“献血对健康的影响”“献血后返还血政策”三项知识点知晓仍是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发生变化,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研究生人群知晓率达74.19%,初中及以下的为68.39%,见表4。

表1 不同居住地居民对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 (n,%)

表2 不同民族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 (n,%)

3 讨论

无偿献血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社会工程,是一个“知、信、行”的行为转变过程,无偿献血的知晓情况既是无偿献血宣传效果的直接体现,也是无偿献血工作开展过程中潜移默化影响的必然结果[2],居民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对无偿献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结果发现,居民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不容乐观,涉及的项目问题知晓率还不均衡,高的超过90%,低的还不到半数,与国务院《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行动计划(2005~2010年)》中提到的至2007年底城市居民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的工作目标尚有距离。其中知晓率最低的为“献血对健康的影响”“献血后返还血政策”“成分献血”,结果同张黎[3]对上海市民的调查结果;其次为“捐献全血的间隔期”、“献血后是否需要加强营养”。这说明我们日常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不够全面,大多为口号式宣传,应向群众充分展示成分献血的目的、原理、献血过程的安全性;定期适量献血对身体的好处;无偿献血后献血者本人及配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的临床免费用血的优惠政策,以激发更多的公民自觉参与到自愿献血行列[4]。

表3 不同职业人群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 (n,%)

表4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 (n,%)

桂林地区大部分县区偏远,且山多路弯,交通不便,居住人口相对分散,故人口居住相对密集的市区自然成为无偿献血工作开展的中心,作为长期的宣传阵地,市区居民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比县区要高。针对无偿献血宣传中存在城区与县级覆盖不平衡,应积极完善主城区以外县区村无偿献血宣传网络,借鉴赵晓华等[5]的经验,丰富宣传手段及模式,消除和防止不切实际的宣传误区。县级农村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生活习惯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加上多年来血站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把宣传工作渗透到少数民族密集的地方[6],故各民族对献血知识知晓程度无明显差别。但在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时,结合本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采用具民族特色的无偿献血宣传方式将会更加的生动鲜明,极大吸引当地民众,从而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从不同文化程度来区分,学历越高的人员对献血知识就越了解,与李晋保[7]的“学历与知识知晓率成正比”研究结果相同。国家工作人员大多具有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知识面较广,对国家的相关法规比较关注,对国家提倡的无偿献血自然较了解,而农民文化水平相对低下,多数为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少关注外界的事情,对无偿献血较陌生甚至不知晓。为使更多的低学历人群了解献血常识,今后的宣传形式和手段应更通俗易懂,多采取动画为主,减少文字描述,使献血无损健康的知识更直接明了化,便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和认同[8],让无偿献血工作在农村得以良好地开展。

[1] 莫丕立,李尧.梧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现状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4):452-453.

[2] 梁振鸿,张桂秀,尹江源,等.对阳江市公民无偿献血知晓情况的调查与评价[J].求医问药,2013,11(5):33-34.

[3] 张黎.上海市民无偿献血意愿调查报告[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2):16-18.

[4] 岑美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无偿献血与免费用血情况调查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2):172-173.

[5] 赵晓华,王文,陈纲.采用互联网对西安市公众无偿献血知识情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8):692-693.

[6] 郑智钢,彭增齐,舒贤辉,等.少数民族地区无偿献血状况[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9(3):261-262.

[7] 李晋保.太原市城乡居民及在校青少年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调查[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2):1362-1365.

[8] 颜永强,斯景萍,李亚娜,等.西安市无偿献血人群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1):28-29.

猜你喜欢

居住地知晓率人群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鸟类居住地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流动人口参与居住地选举的困境及其实现路径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