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指导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疗效的影响探析

2015-01-10韩小琼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病程饮食血糖

韩小琼

重庆涪陵区人民医院内二科,重庆涪陵 408000

糖尿病主要是指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其明显特征为患者出现慢性高血糖[1]。糖尿病是当今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在逐年上升的同时,患者年龄愈发年轻化[2]。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3000 万,位于世界第二位,丰富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遵医行为是有效预防与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遵医行为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患者长期良好的遵医行为可使其血糖长时期维持在一定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3]。为了更好地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与临床疗效的影响,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该院以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该研究,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共收治糖尿病患者220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00例,患者的年龄为40~78 岁,平均年龄(55.5±4.5)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4.8±3.5)年。随机分组,对照组的110例患者中,男60例,女50例,患者的年龄为39.5~78.5 岁,平均年龄为(55.6±4.2)岁,病程为0.9~9.5年,平均病程(4.7±3.7)年;观察组的110例患者中,男60例,女50例,患者的年龄为40.2~78.2 岁,平均年龄为(55.2±4.7)岁,病程为1~9.8年,平均病程(4.9±3.1)年。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的患者;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相关要求的患者;年龄小于80 岁的患者;具有基本的认知与行为能力、能为自身行为负责、无明显沟通障碍的患者。

研究排除标准: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或有明显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治疗和一般性指导。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重点开展饮食运动、用药及相关行为指导。

1.2.1 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最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且是运用其他方式进行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不仅可减少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量,且能够有效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所有的治疗均是在科学、合理饮食的基础上进行的,若没有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对患者进行系统的饮食指导,其他的相关治疗均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对观察组患者,建议其严格遵照饮食宝塔原则,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做到定时定量定餐,保证食品多样化,保持营养素均衡、三餐分配合理、多食用富含微量元素、纤维素的食物,按照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原则进食。此外,在患者心脏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糖尿病患者多饮水,并教会其餐前、餐后的血糖监测方法,从而更好地了解其体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而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

表1 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对比

1.2.2 运动指导 运动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量力而为、持之以恒的原则。适当、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消耗饮食过多摄入的卡路里,减少脂肪堆积,且能够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液运行,发达肌肉、增强体质。此外,运动可有效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更为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向观察组患者宣传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时间、运动量、运动的强度、运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未使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在餐前,即空腹运动,而对于已经运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则指导其选择在餐后1 h 运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原则为在强度合适的情况下进行规律运动,有氧运动效果最佳。

1.2.3 用药指导 绝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离不开药物治疗,医护人员向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详细讲解相关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用药后将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部位正确注射胰岛素,要求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告知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即餐前0.5 h 注射,注射后应按时进餐等。

1.2.4 遵医行为指导 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的全身性疾病,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根治,且常常伴有心脑血管、眼、肾、神经、皮肤等病变,病程长,所以糖尿病患者均需要终身治疗。很多糖尿病患者很难接受并坚持正确的饮食、运动、监测血糖以及按时服药。医护人员通过积极宣教端正患者的治疗态度、使其了解主动、积极治疗,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定时监测血糖情况、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剂量与方法,意识到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定期复诊的重要性。此外,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使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运用χ2检验,当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6.04±1.45)mmol/L,餐后2 h 血糖为(8.82±1.49)mmol/L,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6.29±1.69)mmol/L,餐后2 h 血糖为(12.67±1.58)mmol/L,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 血糖情况对比(mmo/L)

3 讨论

糖尿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肾、眼、神经及心脏系统等严重并发症,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的教育活动,使其习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症状、体征、并发症及治疗方式等以促使糖尿病患者自愿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最大限度减轻影响患者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遵医嘱行为主要是指患者在治疗后的一系列行为,例如按时服药、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改变不良习惯等与医嘱的符合程度[6]。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只有严格遵从医嘱才能够合理控制血糖,阻止病情恶化。医护人员应定期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以增加糖尿病患者对此疾病的了解与认识,进而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与患者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越多,血糖控制情况越好[7]。健康教育在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患者自我行为监控能力的增强,可明显改善患者遵医行为的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具有重要意义,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且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者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和临床疗效有直接影响,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可更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1]张丽,关美凤,柳秀红.健康教育与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相关性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3):357-358.

[2]张萍,何芬,肖佐才.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62-64.

[3]曹卫华,隋萍,孙金红,等.健康教育对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9):697-700.

[4]雷晓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与遵医行为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359-360.

[5]陈倩,朱美玉.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4):1118-1119.

[6]刘群.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19):109-111.

[7]张蓉,范仕琼,贾先翠.家庭式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72-73.

猜你喜欢

病程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