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能力素质信息化管理的开发与探究

2015-01-10王焕曦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5期
关键词:职位胜任资源管理

王 隽 ,王焕曦

(1.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3.大连亿达发展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1)

信息化革命是人类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伴随着信息技术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跨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极大地优化,它完成了许多过去无法想象的任务,人力资源管理一直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得以实现。在目前的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与企业战略发展相一致的、具备关键能力的员工来实现。基于此,企业必须选择和培育与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关键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分解落实到职位,从而建立起整个企业的职位能力体系,通过对组织体系、人员配置、培训发展、绩效管理、薪酬激励等一系列人力资源职能实践对员工的能力进行开发与管理,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体系,并最终达成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1 员工能力素质管理与信息化

1.1 企业核心能力的涵义

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独特的资源培育创造的本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最关键的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往往具备“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特点,尤其体现在企业优秀员工身上具备的能力素质。

1.2 构建企业能力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博士首先提出来的,它改变了当时在选拔人才时仅依靠“智力因素”来判断人才的标准。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和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和认知或行为技能,这些特征差异是可以被测量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要聚集于“人职匹配”以加强员工能力素质的培育与培养。员工的能力素质是指企业要实现其战略目标,而要求企业内的员工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等综合要求。因此,企业需要建构员工的能力素质管理体系,以明确员工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并将这些能力分解逐层分解落实到职位,从而建立起职位胜任素质模型。

1.3 信息技术在能力素质管理中应用的趋势

将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依靠信息技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管理,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称e-hr。它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软件系统为平台,基于高速度、大容量的硬件和先进的IT软件,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系统、员工自助服务系统、服务共享系统构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并且可以实现与财务流、物流、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系统的关联和一体化,整合了企业内外人力资源信息,并与企业的人力资本经营相匹配,使人力资源从业者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性经营伙伴,真正实现人力资源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战略地位。

员工能力素质管理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管理体系,它建立实施及应用会涉及大量的信息收集、保存、分析与整理,单靠人工管理很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能力素质进行管理,可以固化企业已有的能力素质管理模式,更可以建立一个更具开放性、灵活性、系统性的人力资源信息化解决方案,为企业构建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了先进的管理工具。

2 信息化能力素质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信息化能力素质管理模式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能力素质库管理(能力素质辞典、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测评题库、人职匹配规则、能力素质测评、能力素质测评结果管理、能力素质应用;其中,能力素质应用包括团队与个人胜任力分析及测评报告、能力盘点、人职匹配度分析与查询、基于能力素质的其他模块,各功能关系如图1所示。

2.1 能力素质库管理

企业能力素质分为4个层次。①通用素质模型,指各级别、各功能领域都需要的素质模型,如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知识分享等,是由企业文化决定的,是对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要求;②职能素质模型,用来区别人力资源、生产管理、销售、客户服务、技术研发、投资管理、信息管理等不同职能系统的成功要素,每个职能系统都应该有其通用的素质要求;③岗位素质模型,用来区别具体岗位优秀人员的能力素质;④领导力素质模型,用来区别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模型。这4层次的能力素质构成了企业非常复杂的能力素质体系,仅靠人工来实现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信息化的能力素质库可以实现对各层次能力素质的有效管理,实现如下功能:

图1 能力素质管理功能图

首先,对能力素质模型进行分类,具体操作包括新建能力素质模型分类,修改能力素质模型分类,删除能力素质模型分类,导出能力素质模型分类等。

其次,对能力素质辞典进行管理,具体操作包括能力项的新建、修改、删除等基本信息的存储,划分能力项层级信息及每个能力项的培训课程信息。

再次,建立能力素质模型,职位能力素质模型是能力素质模型的最深次应用,针对具体的职位,可以从公司能力素质库或者全员能力模型和专业序列能力模型中定义的能力辞典中选择若干项能力项,并根据职位要求设置不同的能力层级而构建的职位能力素质模型。

最后,通过人职匹配度规则的设置,制定人与职位之间的匹配规则。

信息化的能力素质库管理可以较好地对企业能力素质库进行统一、规范、标准、高效的管理,特别是实行集团总部管理的企业,集团总部可以建立统一的、权威的、准确的能力素质库并覆盖全集团的管理平台,由各个下属单位按照权限设置分层、分级维护的能力素质体系,提高对能力素质信息的管理质量,并有效地加快查阅员工能力素质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

2.2 能力素质测评题库管理

完善的能力素质测评题库是对员工能力素质测评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对能力素质测评的方法有心理测验(如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MBTI个性测验、职业兴趣测验、需求动机测验)、能力测验 (专业技术能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管理能力测验)、面试、情境模拟技术(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与模拟面谈、案例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及可复用的测评题库,包括新建、修改、查看、删除、设定、预览、导入测评试题等多种功能,建立企业统一的、权威的、准确的能力素质库,对所有的试题进行管理,降低能力素质评估的组织工作难度,提高能力素质计算、统计分析的工作效率。

2.3 能力素质测评管理

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能力素质测评活动,可以动态分析员工能力状况,实时获得能力建设决策数据,及时监控员工的能力素质。信息化的能力素质测评管理流程是:首先对测评活动进行管理,包括建立测评对象、测评人、测评权限控制设定管理,发布测评活动信息,提醒测评人进行测评,同时可以查看测评进程和结果等功能;其次,测评对象完成在线测评、测评人给测评对象打分,这一环节是测评的关键;最后,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与应用,可以对个人历次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也可以对多人能力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可以以列表、柱状图、折线图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

图2 个人历次测评结果比较折线图

通过对测评结果的分析,企业可以进行任职情况定量分析,可以选择职位、位上的现任职人员、能力项和人员实际能力评估结果,进行人职能力匹配度分析,输出各能力项的匹配情况,计算相符率和不相符率,完成一个人在不同职位上的人职能力匹配度进行分析或针对同一职位,进行不同人员的人职能力匹配度分析。

3 员工能力素质管理的应用

通过信息化的能力素质管理平台,企业可以构建多层级的胜任力管理体系,设置企业内部共享的能力素质库、共享的能力素质测评流程、共享的能力素质测评题库、各岗位的“人岗匹配”规则、员工能力统计分析表报表等对企业的胜任力进行科学的管理。在能力素质测评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将胜任力测评结果应用到培训管理中,设计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养方案,包括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培训实施活动、培训转化及培训评估等功能均围绕职位胜任力开展。同时还可以将能力素质管理的结果运用到与绩效相关的个人能力改进、员工潜能评估、薪酬、员工继任计划等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通过提升员工的岗位胜任力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照文献

[1]陈海涛.D集团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建立及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10.

[2]孙百友.基于能力素质的AE厂战略性培训体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13.

[3]黎奎,代凤娟,赵之仲.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体系的研究[J].科学信息,2013 (13):147.

[4]胡宇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80.

[5]李凤武.未来5-10年,企业将进入战略管理信息化时代[J].科技与企业,2014(1):28.

猜你喜欢

职位胜任资源管理
领导职位≠领导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职位之谜与负谤之痛:柳治徵在东南大学的进退(1916—1925)
美最高就业率地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