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固体废物协同处理对策建议

2015-01-03周汉城潘永刚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危险废物京津冀协同

周汉城,潘永刚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固体废物协同处理对策建议

周汉城,潘永刚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北京100052)

我国污染物排放最大的地区是京津冀,而固体废物在污染物的排放中居最大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协同发展的重点是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因此,对固体废物的协同处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涉及到产业升级转移的重要课题。总结了京津冀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协同处置中存在的各种障碍,以及在京津冀协同背景下优化固体废物协同处置的政策建议,供行业同仁参考。

京津冀,固废,协同处置

2015年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而完成了顶层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协同发展的重点是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我国排放最大、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京津冀,也就是华北地区。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废”,其中以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最大。但是,固体废弃物既是污染物,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资源属性。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既关系到环境保护,又涉及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是循环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横跨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两个重点领域,是一个必须首先面对解决的重要课题。那么,京津冀固体废弃物到底有多大规模?目前的处理机制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在三地协同发展的大盘下怎样优化政策机制和产业布局?

1 京津冀固体废弃物规模

京津冀三地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为47 110万t,工业危险废弃物为109.4万t,医疗危险废弃物为6.08万t,城市生活垃圾为1 282万t(未包括农村生活垃圾),有市场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为3 862.3万t。以上5项,总量约为52 370万t(未包括建筑垃圾和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1.1北京市

1.1.1 一般固废、工业危废和医疗危废

2013年,北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 200万t;工业危险废弃物产生量14.4万t(其中综合利用量5.14万t,处置量9.26万t,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医疗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为31 000 t;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671.69万t(处理量666.96万t,无害化处理率为99.30%,其中城区无害化处理率100%,郊区97.86%)。

1.1.2 再生资源回收规模

2013年,北京市废钢、废纸、废塑料等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回收量510万t,营业额近100亿元,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10万人。截止到2014年,在北京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479家,个体商户3 475家。

1.1.3 资源循环利用基础

北京组建了以“绿盟”为代表的废弃电子产品拆解、报废汽车拆解、智能回收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管理规范、环保标准高、回收模式创新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以桑德环境、金隅集团为代表的,享誉国内外的固废处理知名企业;率先在环卫系统组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北京企业的品牌、管理和创新在国内循环经济领域有着良好知名度和美誉度,为首都的节能环保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功劳不可磨灭。

1.2 天津市

1.2.1 一般固废、工业危废和医疗危废

2013年,天津市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 910万t(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 816.5万t,综合利用率为99.63%),种类主要有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脱硫石膏、煤矸石等;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5万t、废包装桶31.1万桶;医疗废物产生量为8 815 t;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10万t。

1.2.2 污水处理厂污泥

天津有污水处理厂48座,年产生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约33.5万t,无害化处置约33.71万t。其中卫生填埋31.4万t,焚烧0.24万t,综合利用2.07万t。

1.2.3 建筑垃圾

2009—2011年,天津市产生建筑垃圾226万m3,约440万t。预测天津今后每年产生建筑垃圾约350万m3,约为680万t。

1.2.4 再生资源回收规模

2013年,天津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量达675万t,销售额202亿元,再生资源经营单位2 000多家(其中再生资源试点企业35家),回收站(点)5 100多个,从业人员3万余人,已建成初级分拣中心9个,专业集散加工中心12个,产业园区1个,信息中心1个。近年在商务部、财政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支持政策的促进下,天津市以规划为先导,狠抓重点项目,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初步建成了“以社区回收网络为基础,以初级分拣中心为枢纽,以专业集散交易为平台,以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以骨干支柱企业为支撑,以培育品牌为依托”的再生资源产业体系框架。

1.3 河北省

1.3.1 一般工业固废、工业危废和医疗废物

2013年,河北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4 000万t,是全国产生工业固废的第一大省(参见图1),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70万t,医疗危险废物产生量21 000 t,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400万t。

图1 2013年各省(区、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1.3.2 再生资源回收规模

2013年,河北省共回收再生资源2 677.3万t,其中废钢回收2 070万t,废有色金属回收75.2万t,废塑料回收235.6万t,废纸回收138.2万t,废玻璃回收68.6万t,废橡胶回收19万t。截止到2013年,河北省共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5 349家,比2012年的5 458家,减少了2%,主要原因是受税收政策影响较大,有些企业停业或倒闭。

2 京津冀固废协同处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北京与天津、河北在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管理方面已有一些合作。比如,在危险废物跨省转移方面,2014年,经审查及征询移入地环保部门意见,北京市分别批准3家和6家单位将废酸、废碱、废弃印刷电路板、废CRT锥玻璃等危险废物转移至天津、河北处置利用,转移总量约1.86万t。在应急联动机制方面,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危险废物应急处置手段,保障特殊状态下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妥善处置,北京与天津、河北省级环保部门沟通协商,建立了京津冀地区危险废物协同应急处置机制,分别在天津、河北各选定一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作为应急处置单位,承担应急处置任务。该机制为保障2008年奥运全、建国60周年、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期间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从总体看,京津冀在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布局

三地在固废处理方面没有统一协调的规划,也没有统筹布局。三地的发展规划都立足于本地利益,各有自己的行政壁垒,较少从区域整体出发,遇事首先考虑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多年以来,北京向河北甩包袱和索取较多,而河北跟北京合作,首先考虑是不是会吃亏。为了促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2015年5月10日,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在河北省定州市举办“循环经济产业转移承接项目研讨对接会”,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到会京津冀企业家和专家80多人,为京津冀产业转移献计献策,并举行了北京产业转移落地定州的项目对接签字仪式。

2.2 三地的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固体废弃物污染源数量大、范围广,每年产生量达5亿t,而现有环保监管力量略显薄弱。三地各区县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机构设置不规范,人员数量及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工作需要。

2.3 部分类别固废处置能力不足

生活污水厂污泥、医疗废物、垃圾焚烧飞灰等存在能力缺口,需要尽快新建、扩建处理设施。

2.4 处置设施选址困难

居民出于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方面的担忧,对新建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存在“邻避效应”,造成固体废物处理设施选址落地困难。

2.5 社会源危险废物监管难度较大

由于正规许可证单位危险废物处理成本较高,收费价格偏低,存在部分单位在利益驱动下,非法将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等危险废物卖给小商贩的现象。加之上述违法行业隐蔽、调查取证困难、涉及部门众多,监管执法难度较大。

3 固废协同处置对策建议

面对京津冀三地每年产生5亿t的巨量固体废物,以及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和问题,必须打破三地行政区划壁垒,形成三地固废协同处置政策一体化,并且统筹规划,统一布局,构建固废一体化处置利用产业体系。

在进行产业布局时,要充分考虑三地的定位差异。北京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的定位是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金融创新,河北的定位是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京津冀区域层面,打通固废协同处置和再生资源产业链,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三地协同处置政策和固废协同处置利用体系。要把握好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和提升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水平之间的平衡,缩小京津与河北的经济发展差距。

3.1 处置政策一体化

3.1.1 推动北京固废处置和循环利用向周边转移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首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作为非首都中心功能的固废处置和再生资源深加工企业,迁出北京已成定局。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条渠道,推进北京市和河北省固废处置和再生资源产业有规划、有秩序地顺利转移承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加快推进北京“城市矿产”深加工利用与周边地区的深入合作,特别是北京资源化深加工项目向周边地区的转移和对接。

3.1.2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进行横向生态补偿,进行跨区域资源统筹安排

北京市拥有诸多政策资源和技术资源,在把低值固体废弃物转移到河北综合处理的同时,应把相应的支持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一并转移到河北。只有进行生态补偿,河北的产业承接才有支撑,有利于河北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做大做强。

3.1.3 三地的税收优惠政策要一体化

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行统一的增值税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产业转移,促进再生资源深加工发展,拉动河北省的经济增长。

3.1.4 打破行政区域分割

对报废汽车拆解和资源化利用以及再制造,三地要打破行政区域分割,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布点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建立三地报废汽车统一大市场,促进报废汽车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内按市场规律自由流动。

3.1.5 统一规划科学布点危险废物处理企业和处置场所

对于危险废物转移和处置,三地要统一规划、科学有序布点危险废物处理企业和处置场所,改变以往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受行政区域限制,转出地有主动性、积极性,转入地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现象。要改革危废运输联单审批机制,缩短危险运输联单审批时间,提高危废转移运输效率。

3.1.6 试点先行

京津冀三地的职能和任务很明确,三地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都要按各自的职责行动起来,积极推进,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在河北省围绕京津周边选择一些企业或园区,打造若干固废综合处理先行先试平台。

3.2 布局固废协同处理产业体系

构建京津冀三地固体废物协同处置和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在布局这个产业体系时,要充分利用河北、天津已有的产业园区,并加以改造提升,作为北京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目前,围绕北京,已形成了几个比较大型的再生资源深加工产业园区。

北京北面,位于唐山玉田的“唐山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园”,面积120 hm2,以加工处理废钢、废纸、废灯管、废橡胶轮胎为主营业务,总投资13亿元,年加工处理各种废旧资源70万t,年产值40亿元。这个产业园区橡塑深加工和废灯管处置基础较好,可以作为北京废橡胶轮胎和废灯管的转移承接基地。

北京东面,位于静海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已经开发5 000 hm2,投资近200亿元,形成废五金拆解加工、废电器拆解、报废汽车拆解、橡塑深加工、精深制造、新能源六大产业板块,年回收加工150万t废旧资源,年产值140亿元。这个园区可以作为北京、天津报废汽车再制造的转移承接基地。

北京南面,位于定州的“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该基地规划面积667 hm2,正在开发建设第一期工程313 hm2,规划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分拣、橡塑深加工利用、精深加工再制造、废旧机械电子拆解加工、报废汽车拆解再利用、节能环保新能源六大产业板块。这个园区可以作为北京废塑料、废电器转移承接基地。

北京西南,位于石家庄的再生资源深加工园区,建设主体是石家庄物资回收总公司,面积53 hm2,规划发展报废汽车拆解再制造、精深加工制造、废钢铁加工配送等产业板块。

在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过程中,京津冀三地可以采取共建园区的方式,构建京津冀“飞地经济”合作模式,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三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

Suggestions on solid waste coprocessing under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

ZHOU Hancheng,PAN Yonggang
(China Recycling Association,Beijing 100052,China)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 is one of the regions with large pollution emission,in which solid waste takes big parts.The core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 is dis-capital functional dispersal, and the stressed points are traffic integration,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e.Thus the solid waste coprocessing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also the key task of industrial upgrade.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obstacles in gene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s,solid waste,coprocessing

X705

A

1674-0912(2015)06-0014-04

2015-06-12)

周汉城(1959-),男,福建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师,从事再生资源行业管理服务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危险废物京津冀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标准下关于危险废物柔性填埋场运营的思考
上海市金山区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入环境监理的探讨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