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提升的路径探析

2015-01-0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5期
关键词:卫生监督信息化

陈 薇

(深圳市光明新区卫生监督所,广东 深圳 518107)

0 前言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监督统计工作作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业务工作的开展及监管对象的卫生安全管理状况分析等提供了数据支撑,越显重要。卫生监督统计工作是利用卫生统计学的原理,以及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监管对象(包括企业、个人)的相关数据,并通过对数据进行合理地整理和分析的专业工作。该工作将卫生统计学充分应用到卫生监督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了卫生监督统计的作用,是提高卫生监督统计机构管理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统计学是通过研究数据的分析、收集与整理,使人们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将庞大的数据信息中的无用信息、粗放信息等剔除,留下精华信息,最后使人们认识到数据的本质。开展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能够使卫生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庞大的数据收集,最终获得监管对象的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对于卫生、防疫服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1]。因为卫生监督统计工作是服务卫生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预防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所以提高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将使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日趋完善。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提高我国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的相关方法。

1 配置统计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卫生监督统计工作合法

统计工作对人员的资质有一定的要求。卫生监督机构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为确保统计工作的合法性,必须按照国家《统计法》的要求,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依法组织、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在人员的素质上,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统计人员应通过统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或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才能上岗工作,以确保部门统计工作的合法性。同时,卫生监督机构应在资源上给予支持,如参加统计专业培训、鼓励员工考取统计工作资质证书等,以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2 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提高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

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我国的各行各业,卫生监督系统也不例外,信息化技术有效地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减少了大量的手工输入以及手工汇总的卫生统计工作。对于统计样本十分之大的卫生监督统计工作来说,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卫生监督统计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统计工作的准确性与精确程度[2]。

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我国卫生监督统计工作的质量,应当在卫生监督系统中构建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建立统计系统。将卫生监督统计系统中的数据填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以及报表编写等相关人员,赋予一定的权限,使其在有限的权限下实现网络共享卫生监督体系中的数据库。通过统计信息的全面覆盖以及统计信息的全员参与,提高统计信息的广度和准确度。

3 建立健全统计制度,保证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

建立规范的统计制度是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根本保证。国家卫计委对卫生监督统计工作信息化十分重视,2010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各省卫生监督统计部门,联合开发了卫生监督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制定了相应的填报规则和填报程序,从国家层面规范各地区的卫生监督信息统计工作,使卫生监督统计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以及报告的质量大大提升。为更好地推进卫生监督统计工作的管理,卫生监督机构应厘清现有职能,通过建立健全卫生监督系统的统计制度,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作出规定,并通过科学规范的信息汇总体系和汇总平台,使统计数据能反映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真实情况,更好地推进卫生行政执法事业的发展和服务群众。

4 定期评定,确保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

由于卫生监督统计的工作量十分巨大,涉及面广、信息库庞大,而且卫生监督统计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因此定期对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进行规范合理评价,是保证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定期对卫生监督统计工作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定与评估,主要应当对原始资料的准确性进行详细核查,将收集上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合理的修正与补充,以及剔除无用数据等工作,可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3]。此外,也可以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审核,保证了样本的准确性、指向性和目标性。除此之外,对卫生监督统计工作中整理汇总完毕后的表格进行抽样调查与研究,也是检验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的有效方式。通过随机选取一定比例的样本对统计工作进行核查,能够反映卫生监督统计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学会利用定期评估这个方法,保证卫生监督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5 结语

卫生监督统计工作量大、工作流程繁琐。使用得当,将有效促进卫生行政执法事业的发展;反之,则影响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公信力。因此,卫生监督机构在开展卫生监督统计工作时必须要依法统计,应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统计效率和建立规范的统计制度,并使用定期评定的方法,通过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等方式提高卫生监督统计工作的质量。

[1] 杨在峰.提高卫生统计工作质量为卫生监督管理服务[J].管理论坛,2010(12):73-74.

[2] 张峰,陶世晔.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统计报告工作现状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管理,2010(1):34-35.

[3] 曹艳,刘布涛,王颢.新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6):138-139.

猜你喜欢

卫生监督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卫生与健康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卫生歌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监督宜“补”不宜“比”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