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百步亭创新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2015-01-03刘家用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5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服务

刘家用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武汉 430023)

武汉百步亭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是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唯一社区。百步亭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文为美、以和为贵”的核心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区,实现了管理服务完善、治安秩序良好、生态环境优美、人际关系亲密、社会风尚文明、群众安居乐业,被广大市民称赞为“绿色社区、安全港湾、温馨家园”。

1 武汉百步亭创新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百步亭地处武汉市江岸区,在开发建设之前,这里是地势低洼的鱼塘和沟渠,水、电、路等市政设施一片空白,先后有7家开发企业进驻这块土地,但均因其恶劣的开发条件和难以获得经济效益而先后退场。1995年,百步亭集团作为第8家开发企业来到了百步亭,面对一系列难题,集团领导立足实际、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百步亭社区治理模式。

1.1 发展理念创新——由“小区”到“社区”

百步亭集团的领导层经过深思熟虑,并组派专班到上海、深圳,以及远渡重洋到欧洲考察,看到了中国“小区”与国外“社区”间的巨大差异。通过学习考察,百步亭集团领导层认识到,开发建设百步亭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住宅开发,更应注重相关配套的建设和服务,“小区”建设必须和城市“社区”建设相结合。同时提出,社区建设必须注重“4个结合”:①必须注重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②结合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③结合世界高新技术发展;④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就此制定了百步亭社区建设的“4321”指导思想。即满足4个需要,分别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社会稳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达到3个回报,即回报企业、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形成两个促进,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动;实现一个目标,即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从此,百步亭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树起了第一面“社区”的旗帜。

1.2 管理模式创新——由“建设”到“服务”

“社区”是人们在一定区域内的生活共同体,究竟该怎样建设管理,百步亭经过了艰苦思索、大胆创新,将房地产的住宅“建设”、政府的基层“管理”和社区的公共“服务”三者结合起来,首创了中国全新的“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百步亭突破传统的“区—街—居委会”的管理型的行政体制,不设街道办事处,实行扁平式管理,由武汉市江岸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形成了“区—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型的自治体制,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城市基层管理行政化一统天下的格局。按照“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去做,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去做,居民能做的交给居民去做”的指导思想,将住宅及配套的硬件建设“市场化”,交给开发公司去承担;将基层公共管理“职能化”,用政府行政职能“管理”社区;将公共服务“社会化”,交给经营公司、职能部门以及志愿者去“服务”社区。

1.3 工作方法创新——由“单一”到“统一”

百步亭社区里有居委会、业委会、政府职能部门、政府买岗人员、志愿者、物业公司、开发公司、商业配套等各种组织,如何整合这些社会资源,摆在了百步亭的面前。百步亭坚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创新社会治理,形成了“一好双强”壮大队伍、“三位一体”强化核心、“四项服务”赢得民心、“五级负责”力量下沉、“六步议事”居民自治、“七类活动”全员参与的百步亭工作法。

①“一好双强”壮大队伍,即建设一个好的党组织,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强、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标准选好配强社区带头人。百步亭选干部,不“唯资历”,而是提出了“奉献+才艺”的选拔标准,坚持“四不看四看”,即不单纯看年龄、身份、文凭、资历,看奉献精神、工作能力、群众基础、文艺才干;②“三位一体”强化核心,即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把社区里没有隶属关系的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整合协调起来,增强战斗力。百步亭推行在社区大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方“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每周召开一次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处负责人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民主听证会,共同协商处理社区事务,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③“四项服务”赢得民心,即通过党组织的关爱服务、政府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物业服务、社会化的志愿服务,满足居民需求,赢得群众认可和支持;④“五级负责”力量下沉,即党委书记负责社区、支部书记负责苑区、支部委员负责片区、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负责家庭,随时随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做到问题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无问题;⑤“六步议事”居民自治,即按照多种渠道提议题、多方恳谈出主意、议事组织拟方案、张榜公示开言路、专家审查定公约、居民表决说了算,推广居民自治;⑥“七类活动”全员参与,即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民俗节庆活动、网络春晚活动、群众健身活动、道德论坛活动、文明创建活动、亭台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拉近了社区居民的距离,加强了相互交流,增进了感情,凝聚了人心。

2 武汉百步亭创新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

2.1 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

百步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们购买住房首先看重的是房子的质量,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百步亭实行了6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高品质住宅,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买得放心。人们在一个社区能够住得安心、过得舒心,相关的配套设施必不可少。百步亭十分重视配套工程,投巨资建成了生态环境、商业服务、医疗卫生、学校教育四大配套设施。安居乐业是天大的事,百步亭社区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①将社区内的物业保洁、饮食服务等岗位优先安排给下岗人员工作;②商业门点一律不卖,低价出租给下岗人员经营;③居委会组织就业到家庭,引进手工艺品加工厂,让残疾人和有家务的居民可以把工作领回家,实现家庭再就业;④成立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和“好大哥”家政服务站,组织社区女同胞开展做钟点工、做保姆的家政服务,组织男同胞开展清洗油烟机、维修家电的技术服务;⑤与武汉市江岸区劳动力市场联网,向社会推荐就业。社区大力推行“感情再就业”工程,动员富裕家庭多请钟点工,动员下岗人员走出家门做钟点工,形成了家庭互帮互助、亲情就业的和谐氛围,很多家庭为此走成了亲戚关系。只要有劳动能力的人,在百步亭社区只要不挑不捡,都能实现再就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利益关系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个人都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和各种精神需要,人们的需要满足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社会才能进步。为了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百步亭社区坚持实施“亲情管理、用心服务、从小事做起、从好事做起”的服务宗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服务网络体系。并设立热线电话和信访中心,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天,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服务做到“三全”,即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服务过程不说“不”字。

2.2 坚持党的领导,注重系统治理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创新社区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总揽全局。百步亭社区人员繁多、体系庞大,各种力量如果没有统一的领导,就会相互推委、扯皮内耗,浪费社会资源。如何协调这些组织和人员,百步亭的经验是,社区工作方向在党委,关键在支部,力量在党员,主体在群众。百步亭整合社会力量,居民群干、专干是社区工作者,围绕社区工作的公务员、企业员工,也同样是“社区工作者”,纳入社区党组织的统一管理,接受双重领导。居委会由5人的编制,扩展到了上百人的队伍。在党的领导下,百步亭打破了条块分割,整合了社会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效果。

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生活的主体是多元的,社会治理的主体也应是多元的,创新社区治理,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百步亭集团首倡“理性利润”观念、追求“长远利润”和“多赢效应”的义利观,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社区治理上,由“政府办社会”转变为“企业服务社区”,为党和政府分忧。派出所、城管执法队、交通会所、工商站、流动法庭、社保、计生等职能部门进驻百步亭社区后,政务下移,服务居民,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公务员在这里干得怎么样,都要由社区居民来评判。公务员在百步亭转变了工作作风、改变工作方式,主动上门办证、送证,服务居民。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百步亭居委会、业委会等都由居民选举产生,建立了“居委会——主管楼栋长——楼栋长——小小楼栋长”的居民自治网络,调了动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管理的热情。在百步亭社区,志愿者服务已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成为了居民的一种生活品质,“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百步亭的标志之一。

2.3 坚持从实际出发,重视综合治理

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从现有的物质条件出发,正确认识所处的客观环境,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我们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百步亭正是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社会治理经验,才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治理模式。百步亭“成名”后,前来参观学习交流的社区、团体越来越多,但是百步亭依然还是百步亭。沈阳、深圳照搬百步亭的做法建了两个社区,但只是从零开始、全盘移植,更多的社区工作者面对着百步亭厚厚的宣传资料,深感纸上谈兵易、开花结果难。学习推广百步亭经验,不是要完全照抄、照搬。百步亭不可复制,但工作方法可以;方案不可复制,但思路可以。学习百步亭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而应该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形成特色。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方面利益关系复杂,新老矛盾相互交织,协调好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必须重视综合治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我们要综合运用经济调节、法制规范、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规范人们的的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区治理,我们既要运用法律机制和利益机制来约束、规范人们社会行为,又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培育人们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当前,我们要顺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创新社区治理的有效手段,提升社区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于燕燕.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思考——百步亭社区公共服务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7(7).

[3] 张艳国,胡盛仪,李广平.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中的百步亭发展之路——武汉市百步亭花园社区调查[J].江汉论坛,2010(6).

[4] 夏露露.百步亭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学习月刊,2012(22).

[5] 作者不详.中国社区的旗帜和谐社会的缩影——百步亭创新模式探析[N].湖北日报,2009-03-04.

[6] 顾兆农,田豆豆.和谐社会的基石 武汉“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法”的调查报告[N].人民日报, 2012-08-31.

[7] 鲁珊,高道飞.那些可以复制的百步亭经验[N].长江日报,2012-07-26.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服务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你睡得香吗?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