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2015-01-03黄海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5期
关键词:馆藏数据库文献

黄海清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 海宁 314408)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黄海清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 海宁 314408)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字资源凭借其形式多样化、传输速度快、检索便捷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依托与载体,也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说,数字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数字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建设原则,然后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有效对策。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建设对策

高校图书馆是学习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水平对高校的教学以及科研水平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数字资源建设不单单能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还能推动图书馆工作、形态以及地位的转变,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但不可否认,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如何改进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推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有效建设,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1 数字资源建设概述

1.1 概念及特点

数字资源建设,即借助数字化手段把声音、文字、动画、图像等信息,做数字化的加工与处理,并对已有的数字信息资源,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采集、选择以及组织,确保形成可资利用的数字资源体系。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一方面是指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另一方面是指网上数字资源的馆藏化。数字资源建设具有共享性、动态性、复杂性、依附性、可检索性、跨时空性等特点[1]。

1.2 建设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一方面是数字资源和传统印刷文献资源两者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是不同类型与品种数字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

(2)优化经费配置。合理分配印刷性馆藏资源和数字资源、重点数字资源和普通数字资源之间的经费比例,结合各种资源的具体利用情况,适当调整经费的分配比例。

(3)共建共享原则。对相同领域或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高校图书馆而言,强化协作建设数字资源,能有效防止重复建设,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共同建设还能有效弥补各自的不足。

(4)标准化与规范化。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统一、标准的解决方法,软件的重点标准是兼容性与规范性,采购数字资源时要确保操作规范,如试用、评估、跟踪调查等都需要有相应的规范操作。

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2.1 建设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高校就开始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主要是自建书目数据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维普、知网、万方等商业数据库的出现,高校图书馆也逐渐引进各种商业性的文献数据库。特别是最近几年,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借助国家对211工程、985工程等院校的资助,紧抓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拓展带来的机遇,积极落实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着力购进需要的中外文献数据库。很多高校每年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花费的资金,已经达到全年文献经费总额的1/3,甚至是更多。数字资源的数量以及品种都在逐渐增多,在馆藏里占据的比重也逐渐增大。现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数据库数量基本都有数十个之多,一流名牌大学图书馆更是有超过百个的[2]。

各个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引进商业数据库的同时,也着力于建设特色数据库,很多高校都自建了具备地区特色、本馆资源特色以及本院校学科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如专题文献库、学位论文库、特色馆藏库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简写CALIS)和地区中心都把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纳入了各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重点发展项目,在技术、资金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如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等,都把特色数据库以及学科导航库的建设列为了重点建设项目,推动了所在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

为了节省建设与管理维护的费用,国内高校图书馆都积极开展全国性以及地区性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如2001年9月,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面启动了数字化工程,买断了人大复印资料、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在省内创建了镜像站点,服务于省内所有高等院校;河南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利用教育厅出资、联合采购等途径,采购了10个数据库,为省内80多所高校图书馆免费试用[3]。此外,上海、重庆、北京等地的高校图书馆也在着力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程。

2.2 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数字资源建设具有复杂性,包括设备的购置、硬件软件的升级与维修、人员培训、馆藏数字化等都需要资金。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是依靠常规经费维持正常工作,勉强能支撑信息自动化系统的运转,专项资金很少,只能用于必要的馆藏数据库建设。就长远发展来说,资金是很短缺的,数字资源建设也就没有保障。

(2)人员素质不高。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低下主要表现为“4多4少”现象。成人学历多,正规学历少;其他专业多,对口专业少;单一人才多,复合人才少;懂传统业务多,懂现代业务少[4]。这样的人员结构,对数字资源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开发的有效性都有影响。

(3)缺乏长远规划。数字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受经验以及思维的限制,缺乏长远规划,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很普遍。各个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数据库上不能兼容、互相操作性差、检索语言不统一、分类不规范等,这些都阻碍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创建,容易出现资源重建或漏建,也浪费人力、财力和物力。

(4)标准不一,设置不明。目前,数字资源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各个高校图书馆都是结合自身想法对数据库进行分类,有的高校图书馆是根据语种分类,有的高校图书馆是根据资源类型分类,有的高校图书馆是根据首字母或是学科分类等。也有的高校图书馆在栏目设置上不够清晰明确,主次地位不分、名称也不统一,甚至还有的把不同级栏目放在一起。还有的图书馆数据库导航设置缺乏统一规范,甚至把不同资源归为同一类。

(5)共享程度不高。现今,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仍然是独立引进数据库为主流,少数高校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是使用集团采购与联合共建的形式,鉴于这种情况,各个图书馆必然就要同时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就特色数据库建设而言,只有少数数据库,如CALLS中文现刊目次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各地高校图书同盟规划的少数特色数据库等,使用协作形式创建数据库,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各自为阵,独立创建数据库,这就难以形成规模与特色效应,难以推动图书馆间实现资源共享[5]。

(6)知识产权问题。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十分重要,其私有保密性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公开性,两者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是需要各个高校重视并重点解决的问题。

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对策

3.1 重视知识产权,正确处理知识产权问题

就高校图书馆来说,数字资源建设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就是虚拟馆藏建设过程中的版权问题。要处理好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两点着手:①强化图书馆员知识产权普法教育,借助培训教育的方式,让图书馆员掌握“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自觉遵循规定建设数字资源;②强化版权保护意识,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合理、正确地处理好著作权人和读者间的关系,在给读者提供服务的时候要切实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对已经创建数据库使用权的,要明确规定合理合法的范围。此外,还应重视数字资源建设的安全问题,向广大读者传递安全使用网络常识,有效保护数字资源的安全。

3.2 增加资金投入,合理调整资金投入方向

要建设数字资源,就必然要调整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高校图书馆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合理调整馆藏资源结构,提升电子文献,尤其是数据库经费的占据比重。随着信息网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资源备受读者青睐,虽说传统纸质文献也有很多好处,但在信息网络时代是很难满足海量数据和资源的保管需求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在争取更多资金投入的时候,还要合理调整馆藏资源结构,逐渐降低纸质文献的资金比例,特别要减少纸质文献的复本数量,合理调整文献信息采访工作的计划。针对电子文献信息要强化采集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比例,逐渐提升馆藏文献里电子文献的比重。

3.3 提升人员素质,打造高质高能的人才队伍

数字资源建设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同时要掌握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知识。所以,强化人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极为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①注重吸收人才,为高校图书馆注入鲜活力量,吸收的人才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化处理能力,要掌握网络技术以及本校重点建设学科与专业前沿知识;②强化已有图书馆员信息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合理分配人才以及制订发展目标,大力展开“本土人才”的培养工作,展现图书馆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落实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打造一支高质量和高能力的图书馆人才队伍。这不单单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求。

3.4 创造良好条件,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高校图书馆应注重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具体从以下3点着手:①营造数字资源共享环境,强化资源共享意识,落实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②高校图书馆应拓展资金来源途径,为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提供资金保障。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要协调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于积极贡献文献资源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与补偿,制订完善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利用数字资源的适当、合理有偿共享,促进数字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资源拥有者与合作者的竞争力;③强化数字资源标准化组织建设,这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的关键。

3.5 强化馆际合作,有效避免重复采购资源

现今,各个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是采购自己的数字资源库,受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建成理想规模的数字资源库,但因为缺乏沟通交流,很多高校都出现了数字资源重复采购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应强化馆际之间的合作,一来能降低高校图书馆在采购资源方面的资金支出,二来能有效避免重复采购的情况。这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公共图书馆的做法。各个省、市或是地区高校可以先试着联合起来采购资源,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逐渐推广。同时,要注重馆际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共同整合数字资源检索平台,统一检索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3.6 落实长远规划,实现馆藏资源统筹发展

①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的统筹发展。通常来说,纸质资源的建设重点就是需要长时间保存的重点图书及专业图书等资源,还有价格比较低廉且流通量较大的教学参考用书。而数字资源的建设重点是如学位论文、期刊论文等检索频率高且参考引用量较大的文献资源,还有价格高、很难得到纸质版本的古籍善本、外文文献等资源;②引进资源与自建资源的统筹发展。结合高校教学科研的需求,积极引进各种商业性数据库,形成图书馆的基本馆藏资源,同时要重视自建数据库的发展,对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如馆藏特色资源、珍贵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教师课件等。此外,还应不断挖掘网上免费的信息资源,筛选出适合本校的资源,创建学科、专业导航系统以及专题网络信息库;③数字资源建设与基础设备建设的统筹发展。数字资源的保管与利用需要有较好的硬软件条件以及良好的网络环境,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资源建设及发展的影响很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高校图书馆应该将这笔经费归纳到数字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里,做好全盘考虑,尽量使数字资源与基础设施实现同步建设与发展;④数字资源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的统筹发展。高校图书馆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强化各种专业人才的引进、更新、开发以及教育,落实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努力争取每年都能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积极对图书馆员展开培训,强化数字化教育,利用培训与科研有效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参与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中,积极补充人才以及技术方面的欠缺。通过多种渠道,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智力等方面的支撑与保障。

4 结语

历经多年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很多便利,得到校内师生职工以及校外相关人员的一致认可与支持。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检索不单单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更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图书馆方面的有效应用。数字资源的存在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但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为此,各个高校图书馆要正视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需求,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推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进而更好地为广大读者以及高校图书馆服务。

[1]李钢.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多维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1):36-38.

[2]薛菲.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3(5):135-136.

[3]田丽梅.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8):51-52.

[4]付丽娟.浅析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3(23).

[5]王中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策略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9).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5.112

G251

A

1673-0194(2015)15-0199-03

2015-05-29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院级课题(2013dfy017)。

猜你喜欢

馆藏数据库文献
馆藏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