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的思考

2015-01-03王广卫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5期
关键词:校园网校园政治

王广卫

(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250014)

针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校园网的问世与发展必然具备了革命性的意义。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让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渠道,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教学的效果,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这必然将促进高校在教育上的深层次变革。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即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较差,以及网络监管技术明显落后于网络文化的发展。因此,如何让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的意义

(1)是高校各项管理体系的有力保障。针对于高校庞大的体系,校园网俨然成为了各项管理体系的有力保障,其服务于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党务管理系统、教学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考核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所涉及的范围极广。显然,在校园网的平台下,不仅可以让我们通过各种管理软件的应用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让师生学习、生活的服务管理水平与反映速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同时也真正地让高校的管理实现了信息化与网络化。

(2)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催化剂。校园网的建立与应用能够有效地改版师生之间传统的信息单向传输模式,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协同学习的互动模式[1]。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始终都将保持着主动、放松的状态,对于自己的思想与观点都能够自由、大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在教学模式上,通过校园网的建立与应用也将带来巨大的转变,平等的双主体关系将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间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将逐渐从说教者转变为管理者与引导者。而针对于学生而言,其也将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与主动的探索者。显然,这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将在无形之中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催化剂。

2 当前高校校园网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待增强。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将具备诸多优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得到有效加强,同时也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但从很多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校园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针对于网络文化所具备的消极影响,很多从事网络思想教育的工作者在认识上都严重不足,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把握并不准确。另外,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工作方式上都较为单一,针对于校园网中所出现的一些错误言论,他们仅仅是将其进行简单地拦截、删除,并没有给予正面的教育与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认识不到错误的学生就会认为这种思想教育缺乏平等民主的氛围。最为严重的情况是,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准确地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所制作出来的教育网站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显然,这些都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网络监管技术明显落后于网络文化发展。要想让高校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对校园网络的需求得到满足,显然高校就必须进一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监管上明显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具体来说:①在计算机与网络监管技术的开发上,并没有实现与网络新业务的与时俱进,通常都是出现了网络问题之后,相应的网络监管技术才会产生,在技术上防范手段严重滞后;②新的网络管理手段与监管技术并没有进行及时地的推广。目前,很多校园网建设与管理的人员在知识的更新方面还存在着滞后性,这就在新网络技术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道德失范问题上埋下了隐患,网络监管的技术明显落后于整个网络文化的发展。

3 高校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的有效途径

(1)制订良好的建设规划,实现应有的效益和效果。作为一项任务重、技术性强、风险高、投资大的系统工程,校园网的建设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但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校园网的建设越来越倾向于数值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综合化,所以高校的校园网建设部门就必须做好校园网建设的长远规划,以此来规避如建设标准滞后、功能性不强、重复性建设等问题的出现。无论是基层技术人员还是领导层、管理层,针对校园网的建设工作都应该认真做好总结,参考并学习其他高校校园网建设的成功经验,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且落实在行动之中。由于在校园网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很难在技术与资金上保证一步到位,所以相关校园网建设的人员应该从高校的实际出发,制订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建设策略,以此来让校园网建设的效益与效果得到提高,并规避各种风险。另外,在立项阶段,高校应在校园网建设的前期对其进行可行性的论证以及总体的规划。具体来说,必须在总体的规划下来划分校园网建设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将工程分部实施,将建设资金分期投入,并不断加强应用系统的建设。而在建设项目启动以后,还应该着力做好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形成“一边建设、一边开发与完善”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出来的校园网,必然会让广大师生早受益、多收益。

(2)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管。①进一步加强校内公用电脑与公用机房的管理力度。针对校内的公用机房(如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等)以及教师办公室公用电脑的管理,应该实行专人管理——实时登记——认证上网的制度,而在所有的公共机房中,都要安装监控设施;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IP地址的基础管理。高校师生所使用的电脑实行实名登记制度,要通过对现有网络的依托来对机房网络进行技术上的深入改造,将机房中的二级路由更换为交换机,并对教师办公电脑与学生机房进行校园网内网的IP规划,同时部署相应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2]。总的来说,校园内所有的电脑都应该实行认证上网制度,所有的数据都应该精确定位到校园内所有电脑的终端之中;③针对校园网络应该着力构建起信息预防与应急处理体系,以此来形成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具体来说,要进一步落实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将校园网接入到当地公安部门的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从而建立起联网预警机制。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不仅能够让校园网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能防止不法分子侵入到校园网络之中,真正让校园网的安全得到保障。

(3)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OA系统与Web站点。①建立OA系统。所谓OA系统,即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它的实现主要是依托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无纸化办公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由于低碳高效的特点,OA系统在校园管理中必然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必将伴随着高校的发展。而如今,我国高校办公形式的逐渐多元化、项目流程化以及办公模块的通用性逐渐增强,这就使得OA系统在高校校园内的实现更加简单、便捷。比如“vebservice”技术,其就能有效地实现分布式OA系统的集成,但其也会带来一些风险,权限控制模块以及网络安全模块会成为OA系统的屏障,通过在统一的UDDI中心注册之后,即可以实现风险的降低以及其扩展性的增加;②建立Web站点。对于校园网站来说,ASP.NET与SQL数据库相结合的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其全部功能,同时也能够实现教研管理、网络宣传等工作,能够根据高校实际情况来构建起相应的DNS、FTO、E-mail、课件点播以及用户管理等。在学生对开放性课程的认知度不断增加下,Web站点的各种服务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专业流媒体服务器的引入就显得刻不容缓,其能够缓解Web服务器的压力。而通过引进各种单一功能的专业服务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稳定、更加快速的Web站点浏览体验[3]。

4 结语

总之,对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而言,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已经成为了其中相当关键的环节,具有重大意义。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要想得到持续性、稳定性的发展,就必须对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实现对其的进一步完善,让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的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

[1]杨晓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3.

[2]胡宇博,董丹.高校校园网建设与发展状况的思考[J].才智,2011(28):240.

[3]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校园网校园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政治攀附”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