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阈下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2015-01-03魏建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魏建新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7)

信息化视阈下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魏建新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7)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发达的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开展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关系到了一个企业的兴旺衰败。文章主要介绍了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当前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信息化视阈下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信息化;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行业间的竞争更为白热化,为了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对自身的管理模式不断革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关系到了一个企业的兴旺衰败。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找出一条适合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道路。

1 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发达的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开展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是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制定管理制度、设计业务流程、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分析人力资源报告等过程中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的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在其员工适量不多的前提下,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1]。

1.1 时代发展的必要

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如火如荼地霸占了人们的生活,虽然当时的计算机普及程度不高,仅仅有一些CCED、Foxpro开始流行,但是由于他们的变换过程相当复杂,因而仅有小部分人接触,直到2000年后,随着各种游戏软件、应用软件的相继上市,计算机成为了服务人类的工具,一系列Excel、Word等办公软件相继开发,为现代职场人士的办公带来了简单和便利。企业管理者们当然也要及时接受新鲜事物,将计算机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因而相继推出了ERP、MRP、MIS、EHR等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2]。大多数中小企业应用的都是德国所研发的SAP-HR信息管理系统。

1.2 工作量增大的必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小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增强,已经没有所谓的铁饭碗的存在,因而导致人力资源信息量的急速增加,这种庞大的信息处理量,仅仅依靠人员的手工完成是不可能的,因此,急需要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及科学决策。当今,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程度的提升,劳动服务部门、专门的保险管理部门等部门的分工更为专业化,各种信息对于求量化、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管理已然成为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密不可分的手段和措施[3]。

1.3 网络发展的必要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推进和融入,人们已经逐渐离不开网络了,尤其是手机的网络功能,更是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起到了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通过建设人力资源招聘网站或主页,能够将人力资源信息在线上公开发布,成为了服务大众更好的方式和渠道[4]。目前,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往往都是现在网上申请、人员审核,之后进行一轮轮的面试,最终确定人员名单。这个过程中要调动人力资源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保险部门等各个机构,利用网络实现人事调动、社保转移等过程,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办事成本,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信息化水平。

2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2.1 目光短浅

在我国,很多企业都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但依旧存在着目光短浅的状况,并没有将眼光放在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上,但是部分企业高层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作用。在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他们往往将眼前的利益看得最重要,在改革创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开展过程中的时效性有待商榷,仅仅为了完成任务[5]。有的企业领导没有对信息化有一个充分的、全面的了解,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仅仅利用了一些信息化的软件或者是系统程序,而其实质上依旧是人工操作。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在选择信息化技术系统的时候,仅仅选择对企业有近期利益的,却没有关注到长远的发展,这种狭隘的眼光无疑是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不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好高骛远

在制备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资源的时候,企业大多数都是让每个部门上报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软件,汇总后再统一委托开发或者是寻找需要的软件,这样的流程由于过于个性化,导致每一部门的需要都大相径庭,为了能够谋取更大的利益,每个部门都会想尽办法尽量往齐全了说,即便是不怎么必要的软件也一应凑上数去,加大了不必要开支。而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与企业的现状是脱轨的,这么好高骛远只会造成企业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2.3 实力不足

有一部分企业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力,仅仅是为了追赶当下的潮流,高估自己的实力,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自我开发,显然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急功近利的表现。虽然开发应用软件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关键是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机结合,这项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从长远角度去统筹规划的。

2.4 认识不够

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系统开展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系统在实践应用中的重要性,没有显现出当前先细化管理系统的优势。没有形成统一化的系统规划,缺乏规范化的项目的组织,只是仅仅现用现开发,由于系统的实施没有一定的条理性和规范性,导致目前的态势混乱不堪。如此下来,就会由于缺少坚实的基础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后续开发过程,导致大量的数据信息出现重复、条理不清晰等缺点,导致工作人员在数据的采集以及确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重复操作,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更使得工作人员怨声不断。此外,若是不能够及时更新数据,只会导致工作人员做无用功,不但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会打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 信息化视阈下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3.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制度及基础建设

企业若要进行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最初的着手点必须是制度,只有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例如,要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文件归档规章制度以及网站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重新审视、修改和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守则和确认的工作标准,从全方位的角度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得管理、技术及制度3方面的工作有机协调,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进行,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完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设备,所谓的基础设备就是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网络的排布都要邀请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在企业中,向所有的员工全面传播和普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信息化基础建设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革新办公模式,使其适应于现代办公自动化,在以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人工的手段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但是人工手段的工作效率不高,还会在信息收集环节中出现差错。当今社会的节奏日益加快,原有的人工信息收集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使用计算机技术来代替人工手段,有利于实现办公室的自动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上的正确率。第二,要保证软件与硬件基础设施上的有机结合,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可以说是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中的2个重要方面,软硬件设施可以说是进行事先办公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和后盾力量。第三,将网络建设工作充分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利于通过技术手段来打造一个更高程度的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得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升。

3.2 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

为了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最关键的就是创新管理方法,将差别化管理融入管理方式中,所谓的差别化管理指的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机械能管理中,使其与其他竞争企业存在差异。遵循柔性管理的原则,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管理当中,实现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别化。企业人力资管信息化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都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管理,各个部门的员工都有权利进入网络系统中体验个性化服务,通过网络信息渠道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实现从上到下的一体化、平等性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企业领导时刻掌握员工的工作状况。第二,使用数据库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处理。利用数据库技术,能够方便、及时地调用储存在其中的任意一条员工信息,对员工的信息做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缺点,以便充分利用每个人的特长,发掘员工存在的特点。最后,改进工作的设计方法,从员工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设计,从而提升员工几倍的素质与技能,在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工作设计的时候,尤其要突出固定化、步骤化的特征,不能够延续旧有的、传统的工作设计方式。此外,员工也是工作设计过程中的一份子,要根据自身需求对上级提出整改意见,企业工作设计是决定员工日常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性环节。因此,企业高层要重视员工在工作设计中提出的意见,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改革和创新工作设计方法,就能够提高对人力资源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效果,尤其要关注到工作设计中的弹性化,有利于提升员工工作中的人性化和人文关怀。

3.3 重视企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工作

为了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必须得到所有人员的参与与重视,最基础的就是要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掌握最基本的信息化技术与信息处理系统技术。各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当下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落实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最大动力,就是企业所有员工对于信息化管理理念的认同,并将其融入到管理工作当中。企业需要一大批管理性质的高级人才,来实现信息处理的有效化,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因此,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从基础开始,将现代化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教授给他们。在培训工作中,要充分强调员工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处理传达给每个员工,使其对现代化信息处理方式感到认同,并从内心深处去接受这些新的理念思想,并将其落实到工作当中。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是发达的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开展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要,是工作量增大的必要,是网络发展的必要。但是,当前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目光短浅、好高骛远、认识不够。因此,在信息化视阈下,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中,我们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制度及基础建设,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重视企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工作。

[1]赵静杰,李妍.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4).

[2]周跃进,盛昭瀚,陈辛.基于多代理的自组织团队演化仿真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2):8-10.

[3]朱景坤.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4]尹晓敏.《劳动合同法》背景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规避[J].现代教育科学,2014(5):70.

[5]张瑞玲,丁韫聪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11).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5.056

F272.90

A

1673-0194(2015)15-0102-03

2015-05-19

魏建新(1976-),男,广西贵港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