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

2015-01-0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5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信息化

凌 云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西安 710124)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

凌 云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西安 71012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企业间的竞争也在日趋激烈,成本竞争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度;必须使企业的成本管理紧随时代的发展。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

1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几乎还处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计划、核算、分析阶段;而没有真正地实现技术化、专业化的成本管理控制。缺乏对产品价值链的核算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成本管理的中心发生了偏移。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内经营管理的需要是实现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有些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而忽略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成本管理仅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

(2)成本管理缺乏市场分析,市场观念不强。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的重要指标,是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并不意味着高效益,而只能说明资源的投入少,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更多。

(3)成本管理中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在的企业仅仅太过于依赖成本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技术运用严重扭曲,完全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对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如在产品成本中人工成本越来越少,用越来越少的人工成本来分配越来越多的制造费用。

2 成本管理信息化具体分析

目前的企业由于未能实现成本管理信息化,使得企业成本分析难以得到精细的数据,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难以发挥更好的作用。下面就成本管理、控制、分析浅析成本管理信息化。

2.1 成本核算信息化

传统的成本核算是先将所有的生产费用归结起来,然后月末再分摊给各个项目。这种核算方法在时间上难以满足企业管理所需的周核算、日核算。在成本核算的精度上也不能做到精细化。在企业成本核算实现信息化后。如产品订产,在成本核算上,按每一订单,实时地将不同工序所消耗的人工及物料直接归集至该订单下的生产费用中。间接费用先归集到成本中,然后分配到各生产订单。这样既做到了产品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又使成本消耗进度与生产进度相关联。既使产品成本核算实现了精细化,又满足了成本管理的要求。

2.2 成本控制信息化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消耗发生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的过程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企业成本控制实现信息化后,计算机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财务信息传递的方式,对企业成本管理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如ERP的成本管理采用的是标准成本体系。它是把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将成本差异计算出来,还可以将差异细分为原料价格差异、原料数量差异等差异性。同时在某一工序出现不合理消耗时,系统会及时自动预警,使管理人员及时跟进解决,达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

2.3 成本分析信息化

企业未实现真正信息化前,成本分析主要在月末报表后进行,主要方法有成本性态分析,它是将成本按其性态进行分类。即根据各项成本费用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进行分析。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后,给成本分析带来了崭新的思路,真正做到了精细化分析。由于成本核算是基于生产订单的,所以成本分析也从生产订单开始分析,每一张生产订单就是一个对象。因为订单中人工、材料消耗的精准性,使分析人员不难从材料的价格与标准成本的比对中分析出差异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成本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反馈、解决问题。同时使成本管理更具市场性。

3 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3.1 成本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动态监控

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较,信息化后的成本管理实现了企业的价值链管理,即成本管理的动态化。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而直接忽略了产品的设计、采购、销售等其他环节的成本费用管理,导致了成本管理数据的丢失,可用性不高。实现了企业的动态管理后,不仅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够向全面管理发展,而且还能够延伸到原料的供应等环节上。不仅实现质量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双重提升而且能使企业的信息覆盖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更多真实、全面的产业链经营数据。

3.2 实现了数据多维度成本分析

现代化企业,经营的方向在不断地细化、延伸,各种数据令人眼花缭乱,企业经营管理者更是忙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这许多的数据,成为企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企业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经营管理者的难题。通过调整市场、采办等各种数据资源,把零碎的、散乱的数据通过强大的数据库系统联系起来,使数据使用者不仅仅能够看到财务的数据,而且能够得到财务以外的各种信息。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再是事后盲目的堵漏补缺。

3.3 信息化可以打造全新的管理模式,实现聚焦管理

相较于信息化技术发展之前,企业往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设置诸多管理机构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机构复杂,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使机构更加简化,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部门或岗位,或将一些不重要的经营管理职能交给专业化程度更高、成本更加低廉的专业机构和组织去做。如可针对材料需求的信息化分析,利用库房的人员和设备直接将材料运送至相应的生产工序,从而尽量避免生产环节的二次库存积压,减少生产环节料管人员的配置。也可将财务的简单账务处理工作转移至外部专业机构处理,使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等。通过这种转移,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上业,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成本管理上的聚焦。

总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现有的经济价值链得到了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由传统向信息化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将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用真正发挥出来,企业必将得到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

[1]曹宏.中小企业有效实施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9).

[2]刘文艳.企业信息化成本管理[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5.039

F275.3

A

1673-0194(2015)15-0071-02

2015-05-20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成本信息化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