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经济效益耦合效应初探
——基于山西省煤炭富集区企业分析

2015-01-03张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5期
关键词:富集区山西省会计信息

张明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经济效益耦合效应初探
——基于山西省煤炭富集区企业分析

张明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

本文以环境会计理论为基础,以山西省煤炭富集区企业为背景,研究环境信息披露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在机理。众所周知,山西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大省,不但煤储量丰富而且优质煤品种齐全,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不容乐观,不合理开采以及低效率的使用造成资源过度浪费和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煤炭富集区企业面临着资源、环境、发展等多重约束。上述因素决定必须在煤企转变发展思路,综合权衡影响企业价值的各种因素,环境信息披露也应运而生。

环境会计理论;信息披露;耦合效应

1 研究意义

工业化时代下为追求单一经济增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开发越发失去理智,对经济成果的片面追求造成了生态环境频临崩溃。在当前“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观”政策的指引下,企业寻求能够使“经济数据的增长”“环境效益的提高”以及“社会责任的体现”3种价值观综合平衡。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相应的传统企业会计披露体系也应改变,将环境、资源、社会责任等软实力因素纳入企业考量体系。环境会计理论,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规为依据,计量企业对环境污染程度、环境防治力度、环境开发认可程度,同时根据企业利润情况结合其环境维护和开发治理进行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正是基于此理论,揭示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污染的治理维护情况,了解企业对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理论上,现有文献多集中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归纳(Lang and Lundhokm,1993)以及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论断,另外也有关于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的观点,如李雪芳(2006)通过规范分析得出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得出我国重污染企业倾向于披露环境信息,但能够披露的内容较少,并且环境信息披露内容不具有统一标准;卢馨、李建明(2010)认为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因素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但鲜有文章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相关性的研究。

2 耦合机理与演化过程分析

耦合效应是指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共生理论。本文所研究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煤炭富集区企业经济状况正是基于此理论,实现两者的相互作用机理。具体来说,①煤炭企业自身对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其提升企业声誉,增强企业软实力和社会资本,最终转化为企业竞争力。②煤企的综合发展水平对其环境信息披露有助推作用。此机理在山西省煤炭富集区体现明显。山西省自2009年实行煤炭资源整合以来,“多、小、散、低”的煤炭产业格局发生根本转变,煤炭生产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形成几大煤炭富集区煤炭国有控股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对员工安全和周边环境有较强的责任感,有充足的资金保证环境的维护成本和治理成本,以及与环境相关的信息披露。同时,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热衷也提升了企业价值,赢得了业界良好口碑,进而提升了山西煤炭的整体形象,创造隐性效益。正是基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煤炭富集区企业发展存在某种耦合关系,所以本文提出假设:煤炭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高低与其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即当两者相匹配时会相互促进,系统处于正反馈过程,可以实现良性发展;反之,当两者不匹配时,则会相互制约,处于负反馈过程中,造成经济效益的低下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运用耦合协调理论,结合历史数据,浅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煤炭富集区企业发展的关系。得出结论,山西省煤炭富集区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经济效益整体耦合度处于一般水平,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煤炭行业的整改深入亦有所提升。

因此笔者建议,从宏观层面出发,继续以2010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煤炭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继续推动煤炭工业进入清洁化、高效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大矿开发阶段,同时加快煤企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尽快完善具有统一标准的环境监管制度。

从微观层面出发,煤企应在煤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领域增加研发投入,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需要改变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在资源的开采环节、深加工环节、伴生资源的利用环节、污染物的减排和回收处理环节必须有先进的技术作支撑。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企业价值理念,做到严格统一标准,注重环境会计核算,为相关利益群体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的环境信息,营造良性的煤企环境信息披露氛围。第三,加强内部环境审计,奖罚分明,借助有力的第三方监督。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杰.循环经济型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探析[J].财会研究,2004(11):47-49.

[2]诸建.从生态效率的角度深入认识循环经济[J].中国循环经济,2005,8(1):11-12.

[3]袁纯清.转型发展为主线,为实现山西经济跨越发展而努力[N].山西日报,2010-07-29.

10.3969/j.issn.1673-0194.2015.15.016

F276.6;F234.3

A

1673-0194(2015)15-0037-01

2015-05-11

猜你喜欢

富集区山西省会计信息
低阶煤煤层气富集区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矿床富集区的控矿规律与找矿勘查实践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