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2015-01-03重庆市荣昌县教师进修学校李先民

校园足球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足球校园

重庆市荣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先民

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重庆市荣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先民

校园足球如今正在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和地方大多数都是按照中央对校园足球工作要求去做的:有的遵循青少年生长规律,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重在激发学习兴趣,以游戏为主开展活动;有的按照教育部门要求每周上一节足球课,通过足球课提升学生运动能力;还有的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更多学生踢足球、以班级联赛等形式激励孩子们参与到足球活动中。虽然招数不尽相同,但基本是朝着正确方向去发展校园足球的。

然而,正如俗话所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实践中,有不少学校在开展校园足球时不按“常理”出牌,奇葩怪招屡出:把体育课全都上成足球课的有之;在校时间有规定,没有踢比赛的时间,于是就把体育课“借来”用于比赛的有之;从幼儿园开始就天天训练甚至比赛的有之。凡此种种不亦乐乎,完全违背了校园足球通过开展足球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普及推广足球运动、扩大校园足球人口的宗旨。

笔者认为,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混淆了视听,搅乱了校园足球正常的生态,必须尽快在学校,尤其是基层学校得到澄清,方能正本清源,让校园足球回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完善人格的三位一体目标上。

笔者认为,基层学校在开展校园足球时需要做到以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一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做好校园足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出,校园足球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增强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方案》开宗明义,把校园足球当作一项教育任务,而非体育运动项目提出来,为的就是要让校园足球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其次才作为一项体育活动来开展。既然是教育,校园足球就“一个也不能少”,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校园足球当作校园里人人都要接受的语文、英语等课一样对待,不仅要让学生得到好的足球技能和战术培养,更要让他们受到足球先进文化的熏陶,成为具有较高足球技能和文化素养的新型学生。

二是不能等靠要。开展校园足球,相当一部分基层学校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时间也很难改变。作为校园足球的特色学校和试点单位,绝不能等靠要,待一切条件成熟了再去搞校园足球,而应当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需要澄清的是,校园足球并非培养运动员,也不是非要打什么正规比赛,是通过普及推广足球运动,通过扩大足球人口让更多孩子喜爱上足球。这就要求基层学校,不拘一格开展足球活动。没有标准的体育场地,篮球场、排球场上照样可以踢。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凡有平整场地的学校都可以踢足球,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无论场地大还是场地小。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许多外国球星都是在不规则的巷子里和马路上成长起来的,没有理由到了我们这里非要有正规的场地才能踢足球。

场地不足或场地较小的学校其实还可以通过改进赛制来化解矛盾。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最适合开展的是五人制比赛,而非大场地或成人化的十一人制比赛。没有场地或场地较小的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开展活动,既可以踢五人制足球赛,也可以搞四对四、三对三甚至二对二的对抗活动。只要能让孩子们动起来,更多地接触到足球,享受足球乐趣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是挖掘课任教师的潜力。据统计,我国现有体育教师40余万名,体育教师缺编达30余万名,开展校园足球仅仅依靠体育教师显然不够。体育教师缺乏的学校完全可以从挖掘课任教师的潜力上下功夫。据报道,北京十一学校现有体育教师几十名,但该校却开设了上百门体育选修课,体育教师乏矛盾如何解决?该校的做法是积极挖掘课任教师的潜力。在该校,武术选修课由科技教师担任,棋类课由数学教师上。

课任教师并非一开始就可以胜任工作,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修,才成为了合格的体育选修课的教师。因此,学校可以对课任教师予以足够的培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有效缓解教师不足的矛盾。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习或掌握一门足球的技术和理论已经不是难题,重要的是有责任心和事业心。从十一学校教师的实践来看,非体育教师的选修课受欢迎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了体育教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热爱,是由于课任教师以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在做到“有所为”的同时,还要做到“有所不为”。

“有所不为”首先就要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工作。《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和2014年11月26日刘延东副总理在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顶层设计,将校园足球当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来认真落实,绝不能偏离这一航线,另搞一套。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再按照以往体育部门的“老一套”以竞赛为主行事,这样必然会重蹈锦标主义、弄虚作假的覆辙,必然会把校园足球引向歧途。

其次,不能人云亦云。随着校园足球的不断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开展校园足球的行列中。开展校园足球不是一时之事,也不是看到领导重视,大家都在搞就一哄而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所谓自己的判断就是看准了适合不适合自己的校情、学情再去做,一定不能因为所谓的长官意志就盲目地开展,以至于既丢了本来的特色又毁坏了校园“生态”。同时校园足球是一件久久为功的百年大计,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树立“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和信念,才能为中国足球打翻身仗奠定基础。

最后,开展校园足球一定要遵照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像幼儿阶段前庭器官发展是敏感期,在幼儿时期注重了“爬”的训练,孩子的平衡感就会得到训练,感觉统合就不会失调,成为一个平衡感很差的人。而这样的敏感期还有很多,比如,幼儿阶段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是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抓紧发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相反,在长大以后再发展就会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尊重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去做,在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做好各项工作,孩子们就会得到健康的成长,孩子们健康成长了,校园足球的明天就会更美好!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足球校园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