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2014-12-22韦洪强

关键词:高中教学改革创新

韦洪强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脚步也随之加快,而信息技术的飞跃性发展,则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质的变化。对于高中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必须掌握好这一门技术。而通过调查显示,现实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掌握这门技术的效率。对此,本文将详细的探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创新的策略,以期能够对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  信心技术  教学改革  创新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3-02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深刻的感受到只有熟练的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更加快速的适应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加高效的生活、工作。因此,高中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将信息技术列为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但是,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前还处于改革的时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的摸索探究,以创新的方案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领悟开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老师还在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告诉学生只要学好文化知识在高考时取得高分就是他们的学习目的,从而忽略了类似高中信息技术这样具有应用意义的新兴课程的开设目的。开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并能够在生活中进行简单的应用;另一方面,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逻辑思考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日后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但是,有很多老师却往往忽略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层意义,只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知识灌输。

1.2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所在的地域发展水平和周围所处环境不同,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无法准确评估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即便是在同个班级学习的学生,也可能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而影响其信息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不同。由于在高中之前的中学和小学教育中,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内容都不同,导致了进入高中以后的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也有差异;自学能力不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少主动的学习知识,只是被动的按照老师示范的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有些同学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学习兴趣,甚至连这种简单的操作都不愿意去动手;信息技术基础素质不同。一部分同学能够掌握基本的图文处理技能,但在遇到实际的需求时,常常不知如何下手。

1.3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的还有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即不仅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要对信息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老师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对其自身和周围同学的信息活动过程进行正确的评价。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真正理解教学评价的含义,还比较倾向于总结式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妥善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1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传统学科区别对待,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态度来理解新课标的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基础,要大胆摒弃传统教育理念中一些落后的思想,比如类似学生只要学好文化知识就是教学目的教学观念。另外,教师应该在上课前认真准备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并且选择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向上,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的课堂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投入到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状态中。

2.2在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教学内容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都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教学过程,在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要对知识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是关于信息技术知识的一个知识体系,还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不断深入挖掘和创造。同时当今社会是信息迅速发展,快速传播的时代,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多结合实际,不能完全拘泥于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就进行选择和重组,并将相关的时事新闻和最新研究成果与学生分享,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2.3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标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要从教学方法、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生的情感观等不同的维度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时,要结合学生的思想,设计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课程评价体系,提高课程评价的效果。教师应该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最终目标,建立人性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只有这样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并且进行创造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不断的寻找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改革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焱丹.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1):4907

[2]吴湉.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2009(6):80

[3]贾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常见问题和对策研究[J].信息通信.2014(5):286

[4]任晓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9):34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改革创新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