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

2014-12-22焦阳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

焦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89-02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10余载,一路伴着新课程改革走来,且行且思考。多年来,“课改”“高效课堂”已经是每位教师最常挂在嘴边、写在纸上的词,然而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这样的场景仍然比比皆是:课堂以教为中心,以控制学生、满足教师的表演欲望为主,教师上课的目标就是讲完自己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以至于下课铃声响了,老师浑然不觉,还是要激情飞扬地把没来得及讲完的内容完成,丝毫不管学生的心是否早已飞到操场。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完全忽略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降低了学生学的能力,学生没有话语权,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学生会深吸一口气叹道“终于下课了!”亦或是一些教师靠挤占其他课程,拼时间、拼体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靠题海战术、报补习班提高學习成绩,家长们一边在面对社会上众多补习班的选择方面无所适从,一边抱怨“学校老师上课到底教不教呀?”以至于我们面临的教育现状就是:教师喊累,学生也喊累,全社会都在呼吁“减负”。

我认为,学生要学好语文,先要爱上语文课堂。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情智,轻松和谐;能激发起孩子们思考欲望;能展示孩子们的个人见解;下课铃响了仍让人意犹未尽。教师要想给孩子们一个这样的语文课堂,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给孩子们一个喜欢的语文课堂。

教育名家的语文课堂各有千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不再是以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直接参与者。

学生不喜欢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重讲授,轻互动;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参与;重成绩,轻人文。究其根源,就在于教师对于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仍然态度不够坚定,知之甚少、观念滞后、消极对待的人也大有人在。一节课连教师都上的索然无味,学生又怎会喜欢?因此,转变教育观念绝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每位教师能够提高职业荣誉感,长期坚持潜心学习,静心思考,内化入心的一个过程。只有热爱教育,才能倾心投入,才会感受到教育的乐趣所在。

我在执教语文课时,一直坚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课上就少了教师繁琐的分析,多了学生自主地一遍遍朗读。重点句段让学生反复读——评——说,“你读出了什么?”“你听出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读?”若遇到知识点,教师相机点拨。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在读中议。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品味文章的精彩。同时,我在教学中会根据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为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倡导“海量阅读”,再通过“分享好故事”“美文共赏析”“名著大家谈”等方式,为孩子们搭建读书交流的平台。

二、做足准备,给孩子们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

个人的从教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修炼,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杂家”,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若只是简单地照着教学参考写个教案,恐怕课堂上就只能是教师按照自己设计好的环节牵着学生走,导致语文课上“伪问题、假问题”频频出现,课堂显得单薄、浅显、狭窄,学生看似心领神会,实则口是心非。

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潜心深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将教材读厚,再读薄。之后还要认真分析学情,预设多种课堂中的可能生成。教师备课时需要一种逆向思维,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做学生,预设自己在初次接触到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已知和未知等情况,以此为依据设计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问自己五个问题:“学生需要什么?我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我预计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怎样让学生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是否达到了要求?”这样才能在课上合理分配讲、学、练、测评的时间。只有做足了准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恰到好处的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

三、放下架子,给孩子们一个平等的语文课堂。

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带上甜美的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把坏心情带进教室,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没有耐心。这样的课堂,只会令学生讨厌,更谈不上什么趣味了。

课堂上,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因此,老师应该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这样,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了,令课堂更富生气。

如果学生上课违纪,教师最好能用眼神制止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最好课后找他单独谈,问清原因。如果学生发言不正确,教师一定不要指责他,否则,课堂上也许再也听不到他发言的声音了。如果学生回答问题虽然不是很准确全面,但不乏独到之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稍有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真正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而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平等、开放的语文课堂总会有太多让我们期待的精彩和未知,孩子们总会带给我们太多的意外和惊喜,让我们惊叹于孩子们的潜力之大。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教师同行们共勉吧!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