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Auto CAD》教学方法浅谈

2014-12-22辛玉欣

关键词:装配图零件图机械制图

辛玉欣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14-02

随着上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高职高专的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而由此带来的还有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且学习不能持久、对自己的前途较为自卑、不会主动学习、思考等特点。与此同时还存在同一班级学生成绩及求学态度差异较大的问题,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经常出现教师讲课热情高涨、而学生听课百无聊賴;能保证教学内容学生“消化不了”,而保证学生“能够消化”则无法完成针对以后工作岗位所应给予的教学内容等不如人意的现象。因此正确认识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思想状况,根据在校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选择适合在校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原有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在以往教学活动中,课程主要是以教会学生使用软件的各项命令及设置为主,与Auto CAD在以后工作上的应用相脱离,导致学生虽然较熟练地掌握了Auto CAD软件,但是仍不能准确地表达专业相关的零件图、装配图等,甚至无法读懂已有的图纸。如此一来,许多实习或者毕业后从事绘图工作的同学,刚开始信心十足,但实际工作时,却往往针对一副简单的测绘图纸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去修改,由于无法面对学习时与工作中的巨大落差,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及自我否定心理,从而导致放弃其所从事绘图员工作。

2.课堂上以软件操作设置教学为主,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计算机相关的操作能力普遍较差,若只注重软件操作能力教学,无非会使很多学生对学习该课程产生畏惧心理,毫无学习兴趣而言。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初期,经常会遇到各种学生无法及时掌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好该课程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这种“挫折”往往会导致有些学生放弃该课程的学习。

3.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一味的把软件的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只能按照老师所说的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操作,完成绘图,使学生更加没有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机会。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的操作

1.与《机械制图》相结合,赋予Auto CAD灵魂

众所周知,《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初步的图示表达能力。而高职院校的学时较短,以至于学生机械制图相关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而Auto CAD则是把想要表达的图示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因此也可以说Auto CAD是在具有一定机械制图基础之后,把相关内容更高效、更精确、更美观地表达出来。然而,在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学生并不能高效、准确地绘制相关机械图纸。而Auto CAD只讲操作命令及相关设置,则授课内容相当枯燥,学生也是相当“机械”地按照老师所讲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课程变得枯燥无味。而不能把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在Auto CAD的课堂上充分体现,也失去我课程设置的初衷。如果在Auto CAD课程教学过程中,跟机械制图相结合,学生既可以巩固并提高识读机械图样及表达机械图样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觉得可以“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简单的命令变得有用、有趣,赋予Auto CAD灵魂!

2.角色体验,让学生感悟责任,提高自信心

Auto CAD课程相关的工作岗位有许多,以其中一个工作岗位——绘图员为例。绘图员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根据实际零件来测绘完成零件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从难到易的顺序,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把老师所提供的零件或者模型,转化成零件图。在学生测绘过程中,需要自己选择视图进行绘制,这能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要选择哪个或者哪些视图才能正确、完整地将零件或者模型表达清楚。然后学生需要测量零件和模型中相关的尺寸,并标注在视图上,尺寸的选择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而尺寸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零件或者模型表达是否正确。起初,学生在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上会有很多问题,例如视图选择不恰当,导致零件或者模型不能表达清楚;视图表达过于复杂;尺寸错标、漏标等。为了使学生尽快避免上述问题,采用各小组交叉检查的方法,而检查的同学则是像“客户”或者“领导”审查对方工作一样,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努力发现其中错误和不好的地方,并吸取其他同学较好的方面,以促进自己对机械图样识读及绘制能力。随着教学任务的不断深化,随着学生对机械制图相关知识的不断内化和Auto CAD相关操作的不断熟练,学生逐渐可以掌握绘图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基本上可以较快地适应类似绘图员一类的工作,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更加有信心!

3.项目引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思考

在基本的操作命令及零件和模型的测绘完成以后,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零件图的识读、绘制基础,并能够较熟练的操作Auto CAD工具软件的绘图、编辑、修改命令和基础的设置。但在工作中,学生遇到的不仅仅是零件图或者零件测绘这些工作,还会遇到装配图,所以装配图的识读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且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快速、准确绘制装配图的能力,这需要用到块、属性块以及设计中心。为了在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装配图识读与绘制,我采用了项目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经典的案例和企业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零件图到装配图完成成套的图纸,并结合企业的绘图规范,包括图纸选择、视图表达、尺寸标注、相关技术要求及标题栏等的填写,使学生的绘图技能更规范、更全面、更适应企业需求。

《Auto CAD》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将上述方面融入教学过程,虽然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提高,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总结经验以外,还需要不断地了解企业需求,洞查学生特点,灵活多变地将每一个部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猜你喜欢

装配图零件图机械制图
实物模型拼装、图块拼接与AUTO CAD软件在装配图绘制中的有机结合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轴承的配合制选用”的教学心得
浅谈机修钳工实训中的零件测绘
《机械制图》中装配图的识读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板平对接焊接接头装配图参数化绘图命令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