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作文教学

2014-12-22陈高鹏

关键词:学生主体作用写作兴趣

陈高鹏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妨尝试:先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再引导学生写日记,自由表达真实自我;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发现生活的美;并注重从欣赏包容的角度来批改和讲评学生作文,还要让学生参入到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中来,让他们成为作文批改和讲评的主人。也就是说老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策略,来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  学生主体作用  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29-01

时至今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课程理念不断更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一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可是一直困惑着我们语文老师的问题是: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假如学生对写作没有半点儿兴趣,那么,老师付出了劳动,也不可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呢,机械重复花费了心血,也不可能多劳多得,苦尽甘来。

孔子尚且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这里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标”。

这是培养兴趣发挥主体作用的基础。既然已经明确了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那么,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包括作文目标、学期目标、写作意义。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源泉和动力。换句话说,学生明确了以上写作目标才有可能对写作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可能成为作文教学中的主体。这就好比举世闻名的航海家麦哲伦一样,当年在他准备带着他的船队出发之前,他肯定在心中早已拟定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于是才有了他那样伟大的壮举。所以首先要在学生心中确立写作目标,这个目标有三点:

(1)作文目标。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作文目标即好作文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在心里确立一个“模式”,好依“葫芦”画瓢。要知道,对中学生光凭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是无济于事的,得来点实际的例子: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下优秀作家的作品,感受一下优秀作品的文学魅力,这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可望不可即;那么,就再让学生欣赏一下中学生自己身边的优秀作文,让他们感觉看得见摸得着。最后引导学生自己谈谈这些作文好在哪里,小结一下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2)学期目标。如果把一学期的写作当作一次长跑,那么,在“写作长跑”前,就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规则,明确前进目标:每月评比日记和作文,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民主集中的原则,凡被多数学生公认的作文为班级优秀作文;每月优秀作文较多的学生就荣获当月“作文之最”或“小作家”的称号;然后累计每月的成绩,凡一学期优秀作文篇数最多的学生就荣获班级本学期“作文之最”或“小作家”的称号;并把评比结果及时公布在班级专栏里。有了这样一个适当的激励机制,学生会觉得通过努力完全能够达到,自然对于写作是跃跃欲试。

(3)写作意义。引导学生探究写好作文的好处,再小结:如果作文写好了,自己的语文成绩就相应提高了,学习其他课程就更有信心了;作文写好了,自身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当然也就提高了,那么,在生活中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也就相应增强了。这样,就为自己的人生奠定了走向成功的基石。既然如此,何不积极主动地参入到属于自我的写作实践中去呢?!

值得注意的是,评选班级优秀作文的“门槛”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也就是说开始最好不要设得太高,这样会把许多学生拒之门外,会打消他们的写作兴趣,会使他们不再积极主动参入写作,那么我们想把学生变成作文教学的主体这个愿望就难以实现。

二、从训练写日记入手,引导学生表达“真实自我”。

这是培养兴趣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在学生初步明确了写作目标有了一点儿写作兴趣的情况下,趁热打铁,先引导学生练习写日记而不是写作文。

(1)比较。这里,我们先要区别一下“日记”和“作文”这两个不大相同的概念:在学生看来,作文,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不惜“自欺欺人”,它带给学生的信息是作业的、限制的、必须的、生硬的、冰冷的、虚假的、无情趣的;恰恰相反,日记,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自由写作,它带给学生的信息却是自我的、自由的、内心的、温暖的、无限制的、真实的、有情趣的。

(2)小结。经过了上面的比较,我们不言而喻:写日记的过程就成了学生表达自己心声的过程,不仅表达了学生自己真实的熟悉的和喜欢的内容,而且还表达了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三、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

这是激发兴趣发挥主体作用的重点。实践证明,除了要引导学生练习写日记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入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作文教学和写作实践中的主人。这里,需要说明三点:

(1)强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更不可能有好的创作。

(2)强调要写好作文,不仅要观察生活,而且关键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生活“美”的心灵。

(3)要强调既然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就不要过多地片面地追求“创设情境”,如让学生集体看一场电影,观看一次实验,或参加一项活动,然后就让学生写一篇作文。

四、从“信任包容”角度看学生作文,让学生参入批改和讲评。

这是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挥主体作用的强化。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还要注重以信任之眼光以包容之爱心认真地批改和讲评学生已经写好的作文,并让学生参入到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中来。

(1)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叫人痛心的是老师往往只注重作文指导,相反忽略了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学校也常常专门组织老师去听作文指导课,而很少听作文讲评课。

(2)要用包容的胸怀和欣赏的眼光去批改和讲评学生的作文。

(3)要更新观念,让学生当作文批改讲评的主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曾尝试了以下做法:一种做法——经过几次“学生写,老师改”后,有时让学生当一回批改作文的主人“小老师”。

所有这些事实表明:用欣赏眼光去批改和讲评学生作文的同時,还要有包容之心——决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作文,一味地去评头论足、求全责备,把学生批驳得体无完肤。这样会把学生对写作已有的一点儿兴趣弄得荡然无存,这样学生就再也不会主动参入到作文教学中来了。另外,取消作文批改讲评“一言堂”,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参入到批改和讲评中来,刻不容缓,它也是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老师不能把以上几点分割孤立开来,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持之以恒地运用,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才有可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真正“活”起来,才有可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效果即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才有可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早日迈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作用写作兴趣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探讨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乐学 会学 勤学
提高高三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