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摔跌

2014-12-08大侠

少林与太极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上体沙袋步法

大侠

摔跌,是中国武术四大技法中“踢、打、摔、拿”之一。在现代徒手搏斗技术中,摔跌技类似于摔跤而又不等同于摔跤,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运用技巧使对方失去重心倒地而达其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较之摔跤更敏捷,具有更大的伤害力,实战性和适应性更强,轻则可以打翻对方,重则可使对方致残。

摔跌技不是单独出现于武术搏斗中的,它与踢、打、拿是相辅相成的,它与拿法属于一个类别,是制人而不伤人的高雅技术,比起踢、打二技的凶残暴烈更容易被现代的人们所接受。传统武术中的“沾衣十八跌”就被誉为中国武术的上乘武学。这种技术并非靠踢、打对方所致的跌倒,而是利用巧妙的手法和步法,以螺旋原理,牵制对方身体一点,使其身体失去重心的平衡而跌倒,而不伤残其身体或性命。当一个人被击倒在地时,他无法迅速调整状态再战,即使是武功高强的武术大师也不能,使其在进攻上的精神意志消沉,自动折服。

纵观目前的一些摔倒技术,多以力大胜力小,以拼蛮力为主。现代散打中的摔法,多脱胎于中国传统的摔跤术,虽然传统的摔跤术仍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们不能拘泥于其中的固定模式。比如,中国的摔跤流派从清代到民国时期就分作三大流派:保定跤、北平跤和天津跤,这三大流派中,最接近于武术技巧的就是保定跤,这种跤术轻视用蛮力,重视技术,长于以小制大,所以,我们学摔时就最好参考保定跤,因为单凭蛮力取胜的技术不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特色和现代徒手搏斗技术的需要。

摔跤的目的就是在自身不倒的条件下摔到对方。大家都知道,支撑着人体重心平衡最关键的是双脚的前掌部及脚趾,一旦能让前脚掌翻离地面和前脚掌受到控制不能移动,导致上体东倒西歪,重心超越于两脚掌所能支撑的范围时,人体就会摔倒于地。人体不论怎样摔倒,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脚底翻离地面。要想达到摔倒对方的目的,就要想方设法使对方脚底翻离地面。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中,摔法技巧和招术可谓举不胜举,如用文字来记述,足能让人读上几个月。而我们学习现代徒手搏斗的摔跌技术,是为了深通其原理核心,从简单而直接的训练方法中获取能在实搏时将摔技发挥得随心所欲,自由施展的地步,而不是学教条主义,或为了沽名钓誉写些名目繁多的著作当炫耀。故此,我在这一论就着重于摔跌的技术训练和技法原理的解释,对于一些以蛮力为主的技法招术只作提示,将简单易学、易掌握,实用价值高的招术作参考性的论述,完完全全以实用为本。

一、摔跌技的基础功法练习

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础是任何搏斗技击术第一重要的。摔跌技是武术搏斗中可独立存在的一项系列技术,其基础功夫也相应地有一套独特的训练之法。比如说:拳法有拳法的训练方式,腿法有腿法的训练方式,三者之间有共同的入门基础,而后的层次就有主次之分了。

(一)摔跌法中的腰部训练

腰是人体的轴心,主宰着人体重心的平衡。无论任何拳种,都非常注重腰的灵活训练,特别是太极拳论腰最多。《太极拳论》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后退,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气若车轮,腰如车轴。”等等对腰的解释以及提示习者对腰必须加以留意的训练性。

摔跌技术,完全是靠人体旋拧转折的方法,迫使对方的重心转折过速而使底盘失控所导致的翻跌。这种技术的发挥必须是两脚有如树生根之稳,转折全凭腰为轴心的旋动来完成的,常见的腰部练法有以下几种。

1旋腰

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两手直臂垂直于体侧;上体前俯,两手直臂向左前下方伸出,掌心向下。随之以腰为中心,上体向前、向右、向后、向左翻转绕环一周,控制好身体重心,两脚不要移动。绕环一周后,再如前法向左、向后、向右翻旋绕环一周。如此顺、逆时针交替旋转练习,共做24至36周即可。

绕环时,两脚不要移动,两臂随腰放松绕动,腰肌不得紧张,开始练习时速度缓慢,幅度逐渐加大。

2俯腰

并步站立,两手叉指贴于腹前,二目平视前方。两手直臂上举至头上方,两臂贴近耳侧,掌心向上,上体前俯,两手直臂下按于脚前地面。右手绕经右脚后,抓握左脚踝部,同时,尽量伸拔脊柱,降低上体,直至前额贴于小腿前。

接着动作还原直立姿势,向右转体90度,继上体前俯,两手按于右脚侧地面,稍停后,上体直起,两手交叉向左转体,重复右侧下俯动作。开始练习时,俯腰不必过于勉强,随着练习时日的渐增,柔韧性自会增强。俯身和直起身体时,动作都宜缓慢进行。

3甩腰

开步站立,两臂上举,以腰、髋关节为轴,上体做前伸俯身,上体与地面平行,继向后仰伸臂,前后甩腰要快速,两腿保持直立姿势,动作紧凑而有弹性。

4晃腰

开步站立,两臂侧平举,上体挺腹后仰,向右转动,两臂也跟着摆动。晃动时,若向右晃,右手必须尽量向左脚跟处摆动;向左晃时,左手则尽量向右脚跟处摆动。挺胸展腹,腰随晃动而顺势稍作弹动。

(二)摔跌技中的步法练习

在第一论中的步法训练后,于踢、打二法足矣,而于摔跌技时,还是不够的。因为前面的步法主要在于接近和远离目标,摔跌技于接近之后,必须用一些小巧的步法配合,方能借势借力,使重心平衡和身法变化得势,于施技时能利于发力,完成技术的任务。

1圈回步

以左弓步站立,两手前伸作格抓势,接着右脚向前方上进一步,右手同时前伸,上体拥力,随即右脚向外侧划一小圆继向后退一步,同时,上体左转,两手向左后下侧甩按,右脚跟抬悬,脚前掌蹬地踏实。如此动作反复练习,左右交替共做100至200次为宜。

2插转步

以左侧身立腿站立,两手作双排手势,接着,右脚从左后侧向左前方插一步的同时,上体右转180度。反复左右交换练习100至200次为宜。

以上两种步法是摔跌中可以单独表示出来的练法,其余有一些小步法只有在器械和相互对练的辅助中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可以单独练习的步法就要时时训练,以及做一些假想的摔跌动作,以此提高步法和身法的灵活性,并使身体左右转折、旋拧,不同的脚步交换运动。

3扣跟步

在一棵有碗口粗的树干上,与己齐肩处绑一横杠,有如人体左右臂一样。练习时,假设与敌对峙,进步上前用左手捞抱住横杠,右臂环抱树干,紧随上右脚用脚后跟及小腿从前向后扣击树干近地面段,上体向前继向左侧旋力,然后退身又以左脚作扣跟练习,左右交替练100次。

4上进步

采用滑车作辅助练习,滑车是摔跤界早年留下来的一种器械,现在可以仿其意自行做一个,或直接于一树干齐人高段固定一横木,将一条绳子挂于横木上,绳子的一端拴一重物,用布包或筐都行,内装石子或泥沙,重量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来定。以右侧身对桩,两手抓握住绳子,猛地左转体,右脚向左前上进步,上体左旋拧,将绳子另一端的重物拉起来,然后退步松绳,反复地退步再上步练习,左右交替而作,以100至200次为宜。

(三)摔跌的沙袋辅助练习法

沙袋,也称人型袋,是圆柱体长形沙袋,高与练习者肩齐,扎紧口,重约120至150斤,作为专门贴身摔打的力量练习方法,此法不但有锻炼两肩的担负力量和爆发劲,而且使两手的抓揪劲、身法的转拧、步法的变换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常见方法以倒、背、拧、挑四种为主。

1倒法

面对沙袋,左手抓住沙袋口,右脚上半步靠近沙袋,上体侧屈,肩部顶住沙袋,右手插进沙袋底部,左手用力下拉,右手用力上抬将沙袋扛起,然后两脚向右坐步将沙袋向左摔出。

2背法

双手抓住沙袋口,两腿屈膝下蹲,背向沙袋,上体尽量前俯,两手用力下拉,同时,低头撅臀,将沙袋背起。两手继续向下用力,两脚猛然向后坐步将沙袋摔出。

3拧法

右手抓住沙袋,左手撑住沙袋中部,右腿弓左腿蹬,上体向右后拧转,左手用力撑住沙袋,右手抓住袋口身体后转,目视左脚后跟。

4挑法

在地面距离1米处横置沙袋,练习者屈膝半蹲,左手置于右肩前,右手在左膝旁自然下垂,右腿向前一大步,右手插进沙袋下面,大臂贴紧沙袋,然后蹬腿拧腰,腰臂同时用力,将沙袋向上挑起向后抛出。

(四)地秤辅助缠腿翻的练习

地秤的制法:找石匠分别用铁錾子凿圆形石扁,直径约1尺,中心凿穿一空眼用作穿木杆之用,按30、40、50、60斤不同重量决定厚度。然后用35~4尺如鸭蛋粗木棍打入地秤的中心眼内,用木楔固定紧,即可用于训练了。

首先选30斤地秤开始,用一手抓握木杠上端,右脚跨过木杠成骑杠势,继右脚以脚掌、小腿部作缠绕木杠近石扁处,用力缠提,将石扁旋离地。用脚反复绞缠,左右脚交替而行。

二、实战中的摔跌技用法

在徒手搏斗中,要想成功运用某一摔跌技术,都得通过千百次的苦练。不但要单独进行基础训练,揣摩每一技法的动作要领,而且更要与陪练者相互实作,掌握其中精要部分的细节动作。摔跌技术的真正内含是用语言不能表达的,只有靠实际的练习和对练才能领悟并掌握。千招会不如一招熟,摔法归总起来也不外是防守反击性摔和主动攻击性摔两方面组成,不论是防拳、防腿、贴身后的动作都是采取别、压、勾、扛、推、拧等让其下盘失去重心平衡而跌倒。下面我将论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摔法,以供习者与陪练共同切磋,达到身手灵活并能随心所欲、自由发挥摔跌技术。

(一)防守性的摔跌技术运用

1闪躲中施抱双腿摔法

双方对峙,当对方前移右步之际,左脚向我右侧方摆步,同时,右摆拳向我方头部右侧打来。我方见其势猛,迅疾右摆步低头下闪,在下闪之际,左脚直进敌裆前下,两手快速而准确地抱住对方两膝弯,用力收紧上提,同时,右肩抵住对方腹部,手、腿、腰、肩一齐发力,将对方摔倒于地。

防守对方拳攻时用下闪之法对付,按拳理来说是不怎么恰当的。因为一般情况的出拳是虚是实很难断定,有些是虚招,一低头下闪时,近则挨膝撞,远必遭脚踢。所以,我方明知此理后,欲想下闪抱敌双腿摔时,就要掌握好时机,对方的拳没有发实之前,不要盲目乱闪,在对方拳刚至我头侧时,我上抬臂作防护状之瞬间就下闪潜伏,而且是闪冲连贯,不能让对方的膝、腿发出,使用一般冲力就将敌撞翻。再则,我不主张抱双腿时的扛摔,因为扛摔不但耗费体力,而且容易被对方反摔。摔跌技术靠的是“巧、快”,斗蛮力则不可取了。习者可于训练中多体会,反复实践后自会领悟的。

2防拳攻击的切子摔法

双方对峙,当对方前滑步,右直拳击打我方面部,我方见其拳至,上提左手向外格住,在刚格住敌右小臂,我方左手旋腕扣指擒抓其臂,右拳扑向敌面,同时,右脚上步绊于对方右腿后侧,在我方右拳刚至其面部,而其右偏头闪避。我方顺势右臂抱缠敌颈,猛地左旋拧体,将对方摔倒在地。

防拳的摔法技巧很多,这里只是其中一法,用传统的切子摔倒对方的。切子摔法是用手臂切对方脖颈部,同时,用腿封住对手前腿的一种摔法,此技可以在双方刚接触时作用,也可以在没接触时突然施摔。徒手搏斗中,双方都是集中在斗拳脚上的,突然发出切子摔法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切子摔法在对手腿、拳进攻落空时突然使用效果更佳。但要注意的是,进步要快速,旋拧要猛,上体保持前倾姿势。假如上体不前倾就没推力,还会被对方反切摔倒。

3防腿攻击的接腿绊摔法

双方对峙,当对方左垫步之际,提起右鞭腿踢击向我方左胁部之际,我方略以前拥身左臂下捞,右手左推,将对方右小腿控制在我方左腋部。左臂抱住敌腿不放,右脚上步绊于对方左脚跟后侧,右拳猛向敌面部摆击,同时,左旋拧上体,将敌摔倒。

防腿攻击的摔法重点在于接腿动作上,在接腿时,不论是中、低位攻来的腿脚,方法都可由里向外,由外向里接腿。接低腿时要即时到位,接住腿要牢固,否则容易被对方逃脱,摔与用力要合一,绊腿或转步动作迅速,一旦接住腿后的动作必须用旋转拧体,以此迅速减小对方底基,使其抓缠抱身,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则应立即用缠腿法踢对方支撑脚,使敌在下我在上,摔下时可重压在对方身上,也可重创敌人。

4抹眉破背摔法

双方对峙,我方刚一出右拳就被对方用双手抓住,转身欲使背摔将我摔挞。我方待其刚一摔之际,立即挺身用胯前顶,随之左手掌向外横抹按击对方印堂及眉部,使其重心后移之际,我方趁势用左脚勾踢其右足跟及小腿后侧,将敌方反摔于地。

在使反摔中的方法要视情况而决定技法,不可盲目乱动。双方肉搏,乃是斗智、斗勇、拼体力的运动,谁下的苦功多,方法巧,谁就能在相持中占上风。这一式中,在对方使背摔之际,我则应迅速用左手向后抹按,同时,用左胯前顶。抹眉、勾踢用力要一致。通常情况下,我方在任何一条手臂被对方抓住时,在大脑中的第一反应是对方要施摔了,这时就得防患于未然,掌握被抓手臂后的任何一种摔法,采取相应的破解动作,以及反摔措施。这些技术都得靠自己与辅助对练中获得。

(二)进攻性的摔跌技运用

1直拳掩护下的掏腿摔法

双方对峙,我方主动发难,左脚前移半步之际,右脚猛向对方裆前上进步,同时,左直拳击向对方面部,如果对方后撤退右脚一步用右拳阻我左拳而化掉我方的进攻时,右手猛然下伸至对方右腿后,随即左手推压对方上体,左脚用力后绊缠拉对方右小腿,将其摔倒。

进步直拳要快速而迅猛,必要时可连续地使用左右直拳,尽量打乱对方的视线,让其全部注意力集中到防守头面部来。至于需要用什么样的摔技就视当时的情势来决定了。可掏单腿绊摔,也可抱双腿摔,抱腰旋摔,以及切子摔均可。最重要的目的是要突出直拳的掩护下施摔,如果直拳不能吸引敌方的注意力,就无法使摔技发挥,在这里介绍的每一种技法,用于实战时都是有预谋的。

2摆拳掩护下的拱子摔法

双方对峙,我方主动发难,右插步进身接近对方,同时,左刺拳接摆拳打向对方头部右侧,如果对方左摆步偏身避让,我方迅疾上进右脚一步于对方右腿后方,前拥身之际右手前臂拦抱向对方腰腹部,右侧臀部猛拱对方右侧大腿后,左手抓住对方右肩,右臂向左后下方猛搬旋拧,将对方摔个仰翻跌。

这一例是用摆拳掩护下主动采取拱子摔跌的技术。拱子摔法是搂住对方的腰,用臀部将对方拱起摔向体侧。使用拱子必须贴身搂抱,在徒手搏斗时,常有相互搂抱的现象,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突然使用拱子摔,是能将对方拱起摔倒的。但要注意,将对方搂住后,臀部没有靠紧对方时,是不能发力的,因为臀部不抵靠紧就发力,这时没有支力点,就不能将对方拱起来摔倒。摆拳击出后所能用的摔技,只有用拱子摔最直接而且最容易,因为摆拳一出,对方很显然会左偏身或下沉身,而我方的预谋目的在摔,所以,先刺拳接摆拳完全成了虚招,只要对方注意力在拳上,偏身更是送上来我拦腰搂抱。

3勾拳掩护下的缠腿摔

双方对峙,我方主动发难,前滑步用左拳作虚晃,随之,右勾拳击打向对方腹部,待对方收腹用右手来压我右拳作防守时,我方立即进右步用右臂夹抱对方颈部,左腿缠住对方右小腿,猛向前勾踢,左臂夹住其颈向左后旋拧将其摔倒。

勾拳为近身击打的拳法,而缠腿摔又多为两人在扭抱时才能发挥,二者相得益彰。需要注意的是,我方在进身时要果断,缠腿要及时,施摔发力合一。在这一例的运动中,对方防我方的勾拳时,颈部必然是空露出来的,如果不能让对方的颈部露出,我方的夹臂抱颈就不能发挥,抱不住对方时,缠腿也就无法发挥,在我方攻出右拳的同时,左刺拳就不要收回,而是趁机前伸,只要左手抱住敌颈或头部,就向回猛拉,使对方上体后倒或前仆,同时缠住敌右腿向前上猛勾,加快其旋倒的速度。至于缠腿的脚在平时训练“地秤”时就将力量和硬度修出,习者不妨多与对练伙伴反复实战此法,以备真实打斗。

4腿攻掩护下的夹脖摔法

双方对峙,我方主动发难,左脚向对方身前地面上进一步之际,提起右腿向其胸腹蹬击而出,在对方见我腿到而收右步,左脚旁闪让过我的右腿时,我方立即顺势向前落步拥身,右臂趁机向前横拦抱向对方颈部,在右手刚触到其颈时,左手迅速抓握住右手腕,合力夹抱敌脖颈,左旋身将其拧翻。

在通常情况下,用腿攻击对方多以勾踢、缠腿等摔跌法为主,而这种技法又要在拳法的掩护下才能完成。所以,我就讲以腿攻作掩护的夹脖摔。要想夹抱到对方的脖颈,必然要迅速进身贴近对方时才能办到,用低腿是不行的,只有用中、高腿进行快速猛烈的进攻,迫使对方后退仰身或侧闪时,我方乘势落步伸臂抱夹,时机、距离、角度三者是相当重要的。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方式方法我已讲明,具体的实作就要靠习者去反复实践训练了。

武术中的摔法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速度快,无固定抓“把”,使用抱、绊、踢、搂等招式施展出中华武术摔跌技的独特技术风格,其间既有主动进攻的摔法技术,也有被动反击的摔法技术,同时既有远距离接抱上、下肢摔法,又有近距离搂抱对手头、躯干、四肢的贴身摔法。一切的技术在运用过程中,要适时针对场上的对抗情况和对手的技术特点调整自己的应战策略,灵活变通,见机而行,能摔就摔,该打就打,好踢便踢,不可拘泥一法。有效地使用各种策略,争取主动权,牵制对方,调整进攻和防守的节奏,以达到准确无误地发挥快摔、防摔、抗摔的技术水平。这一切都是靠科学而务实的训练手段,通过刻苦的训练才能得来的。这一论里虽短短千言,已是将摔跌技的核心道出,如能将基础锻炼扎实,勤于对练,成功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上体沙袋步法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吊沙袋赶走老寒腿
少林后天罗汉功十八势(三)
空中菜园
左手创造奇迹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想不到我的左手那么管用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
内家十二象太极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