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传统 探索发展

2014-12-06王敏杰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局3175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运动量部位标准

王敏杰 (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局,317500)

突破传统 探索发展

王敏杰 (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局,317500)

在浙江省小学体育区域联盟第五届研讨活动中,采用了同课异构的形式呈现片段教学流程,笔者在观看展示课(教师1执教)和评课教师上课(教师2执教)2节排球正面下手发球课后,认为这种评课后的再上课是一种突破,能够引领一线教师提升自身能力。

一、以生为本,转变思想

教师1的课是典型的以师为本,学生在教学中始终是按照教师的意愿和要求去做各种练习;教师2的课是典型的以生为本,在课堂中,教师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去抑制学生,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主动去探寻技术动作。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探索和掌握技术动作,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对发展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比较有利。比如,在击球过网的练习中,教师1先是示范再讲解,然后是学生进行练习;教师2则是让学生先练习把球打过网去,再通过典型学生动作示范,进而做一些动作要领的讲解,最后是学生巩固练习。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一名引导者,只是出现在大家需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技术引导,学生自己至始至终都是课堂的主人翁。

二、探索动作,突破技术

教师1的课以学生掌握标准技术动作为目标,从课的开始时击球部位的教学到直臂摆臂,到抛球击球等教学环节,是以学生掌握标准技术动作为目的进行教学。教师2的课则较少涉及标准技术动作的教学,始终是让学生在参与运动中探索技术动作,在课的开始让学生运用手的不同部位进行打球练习,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哪个部位击球最舒适,到站在不同距离位置进行发球练习,让学生通过不同距离的感受来体验把球发过网的动作的差异。这样的课都是让学生在运动中探索技术动作,而不是教师填鸭式的技术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而且练习密度大大增加,提高了学生的练习效果。如,在击球部位的教学上,教师2通过让学生自己击球,找到认为最适合自己击球的部位,没有对具体击球部位作要求,也就是让学生在探索技术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样的理念打破了标准技术规范,突破了竞技体育的范畴,回归了体育教育的本质。

教师1的课通过标准的技术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正确标准的技术动作,符合传统的技术教学。教师2的课,没有给学生一个标准的技术规范,都是让学生自己在运动中摸索总结,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而且在没有标准动作的规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特点,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式方法及技术动作。虽然这样不一定是标准的技术动作,却是最适合学生的,这样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发展学生创新发散思想的一个过程,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参与运动的体验,和传统的被动学习相比效果提升较高,学生的体能也得到提高。

三、任务诱导,改变手段

教师1的课是一步一个脚印按照技术动作学习规律循序渐进,从击球部位开始逐一按照各个技术动作要求进行教学,结构严谨、自然有序。教师2的课,是从课的开始部分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至于怎样完成任务,则靠学生自己的身体验去寻找答案。从开始布置学生寻找击球部位,每一次都给学生一个任务,逐步诱导学生符合最后的技术动作要求。这样任务诱导式的教学,让学生不会感觉在学习,而是自己在主动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任务,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任务,通过教师简单的技术语言辅导,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朝正确技术动作方向前进。如,在如何控制击球力量的教学上,教师1通过一步一步的程序教学,让学生掌握击球力量的大小控制,标准的程序性教学;教师2的教学设计则是通过站在不同距离位置对网发球,通过控制距离让学生体会力量的大小对击球过网的感觉,逐步设定任务目标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控制击球力量的技巧。

教师1的课结构严谨、循序渐进。教师2的课通过任务式的教学,布置任务诱导学生朝自己预设的目标前进。教师2的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课堂纪律会稍显吵闹杂乱,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任务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固有模式,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感觉在玩中学,学中玩,实现了快乐教学、快乐学习。

四、运动足量,优化结构

教师1的课紧张有序,他从手部击球动作教学开始,讲解示范、徒手练习、纠错辅导、再练习和拓展练习,一环接一环,课堂始终在一种紧张有序的气氛中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讲解和示范,运动量也明显不足,导致练习密度不够。教师2的课堂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悦,氛围热烈,情绪高涨,课堂纪律会稍显混乱,但每一个练习环节教师都是给一个任务,学生马上就能进入练习环节,学生练习时间明显增加很多,运动量相应也提升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都会积极地投入练习,每一次练习环节,就达到二、三十次练习次数,练习密度大大增加。在教师1的课中,学生发球和击球的练习次数为70~80次,在教师2的课中,学生发球和击球的练习次数为120~130次。

教师1的课是按照教学程序一步一步进行,按照教学规律一环一环落实,给观课者的感觉是课堂气氛紧张有序,运动量稍显不足。教师2的课首先在运动量上就得到了保证,而且这种运动量的保证是在一定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完成的,学生在一种无形的技术学习中,达到运动量,对终身体育观的建立也是有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运动量部位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大树的日常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运动量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