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时点”银行理财产品隐退

2014-12-05李彩凤

投资与理财 2014年21期
关键词:季末时点理财产品

李彩凤

“冲时点”银行理财产品隐退江湖了,随着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季末冲高的现象的弱化,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也越来越少,银行为保存款,从而拉长了理财产品的期限,开始主推收益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致使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收益率普涨的现象。

近日,《投资与理财》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并且查看各大银行官网发布的理财产品发现,以往理财期限为7日、15日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榜上无名,且月末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也没了动静。究其原因,与银监办“236号文”不无关系。

9月11日,银监会、财政部以及央行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236号文),要求商业银行的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并严禁商业银行通过高息揽储吸存、通过理财产品倒存、通过同业业务倒存等手段对存款“冲时点”。自然而然,在银行理财产品上,理财期限、预期收益和发行时点发生变化也就不奇怪了。

“冲时点”理财产品退隐江湖

长久以来,每逢月末、季末、年末,银行就如商场打折促销商品一样,会发行一些预期年化收益率略高的“冲时点”理财产品。相比之下,下一月初理财产品收益率就会走低,这已经成了市场的“潜规则”,而选购“冲时点”理财产品也成了投资者购买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所掌握的必杀技。但是“236号文”出台后,这样“月初低,月末高”的轨迹被打乱了。

“原本划算着买个时间刚好到季末的产品,然后可以接上买季末收益稍微高点的产品,但是当时我跑了几家银行,预期收益率与之前基本差不多,有的甚至更低。”宋先生前段时间对《投资与理财》记者表示,原以为临近第三季季末,银行会大肆发行超高预期收益的“冲时点”理财产品,自己多倒腾一下,能多点收益,可是没想到“冲时点”理财产品爽约了。

除了爽约第三季季末,估计第四季度也要爽约了。按照往年的惯例,第四季度为银行资金最紧张的一个季度,为迎接考核,这段时间银行会发行较高收益理财产品来吸储。但是从最近发布的理财产品可以看出,预期收益不但没有上升,还出现了下滑。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10月11日至10月17日共有90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售,除了长期限(一年以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较上周有所回升,其他各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较上周有所下降。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累计发售89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1%,较上周下降0.07个百分点。此外,美元产品、澳元产品、港币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出现了下滑。而在产品期限上,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发行的产品普遍为中长期理财产品,像7天、半个月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几乎绝迹。

一位银行理财经理说,“在‘236号文’的要求下,银行减少了短期理财产品发行,以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更为平稳。投资者需要接受一个新观念:银行季末理财时代结束了!”

理财产品“到期日”分布更均匀

“236号文”出台之前,为了应付银监会的月末、季末、年末存贷比考核,银行通常会踩着时点将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日设置到月末最后几天,有的甚至精确到30日,如此一来,只要投资者晚一天取回现金,那么这笔钱就会在31日(考核的关键时间点)当天成为活期存款。

然而,银监会发布“236号文”后,可以看到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之日发生了一些变化,分布更为均匀了。到期日不但设置在月末,而且月初、月中都有出现。

进入招商银行官网,从理财产品列表中,我们不难发现,产品到期日并未集中在某一时间点。例如,产品名称为“招银进宝之睿享9期6号理财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5.30%,期限为83天,产品到期日是2014年12月4日;产品名称为“安心回报之美元岁月流金526号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率2.90%,期限为182天,产品到期日是2015年3月12日;产品名称为“招银进宝之鼎鼎成金11393号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率5.40%,期限为71天,产品到期日是2014年11月26日。

有业内专家分析称,自10月以来大多数银行改变了策略,将以往集中月尾的揽储压力分散到了平时,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节奏将更趋平稳。

长期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普涨

随着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季末冲高的现象的弱化,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也越来越少,银行为保存款,从而拉长了理财产品的期限,开始主推收益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致使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收益率普涨的现象。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整个9月中,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量比8月有所下降,但长期限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涨幅明显,投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共发行了137款,环比增加了41.24%。而在10月11日至10月17日共有90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售,平均投资期限为126天。从收益率上看,1年以上平均收益率为5.44%,较前一周上涨了0.13个百分点,而1个月以内平均收益率为4.42%,较前一周下降了0.09个百分点。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长期的理财产品,虽然没有短期产品流动性强,但其收益率高。“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为了维持较高收益,必然会选择拉长期限,这也符合期限越长收益越高的理性投资逻辑。”某国有银行的大堂经理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节日最多,“中秋节”、“国庆节”、“教师节”扎堆在一起,虽然“冲时点”的理财产品隐退了,但是商业银行的“过节”热情却与日俱增,高收益理财产品数量是2013年同期的3倍多。银率网分析师认为,随着存款偏离度概念的提出,“月末效应”、“季末效应”等银行理财产品特征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各式各样的“节日题材”,这也是商业银行将吸储的重心转移到日常的一种有效手段。未来,银行会更加喜欢过节。

猜你喜欢

季末时点理财产品
O2O模式下我国网约车企业收入确认的探析
合富商业:一季度整体供求回落明显,季末复苏势头渐露
论“前后”的时间义
建造中船舶特定化属性分析
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再探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