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留学 一次“烧钱”的旅行

2014-12-05李彩凤

投资与理财 2014年21期
关键词:预科班文凭月薪

李彩凤

很多中低收入家庭留学生出国读书是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交的学费,怎样才不为了出国累垮一个家庭?何时才能反哺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对于一趟“烧钱”的留学之旅真的值得投资吗?

年初,有一篇报道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某海归留美7年耗资超772.4万元,回国后月薪仅3000元,按此计算,该海归需要花上214.5年才能赚回其读书的成本。就算其月薪在未来能翻涨一至两倍,赚回成本也要上百年。同样工资的国内毕业生,其学费和生活费不过是每年1万元人民币左右,7年下来就总共7万元而已,后者成本不过是前者的1/100。”

与该海归相比,那些认为卖房卖车、勒紧裤带熬几年孩子就能出来的父母,那些为了支付孩子一百万至二百万的巨额留学费用而不惜贪赃枉法的父母,他们该情何以堪?

越来越多这样的例子,在记者身边发生。随着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的猛增,与20世纪80-90年代的精英留学相比,如今的海外留学经历已经不再引人注目了。据了解,有一半以上的留学生回国后找不到工作,即便是费力找着的工作多数也与留学无关,薪资在3000元-4000元也是平常事。随着海外学习成本的攀升与国内求职薪水的低微形成越发鲜明的对比,引发了不少当初倾其一生积蓄送孩子远赴海外求学家庭的思考,这样的一笔投资真的值得吗?

何时才能收回的巨额留学成本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35.35万人,成为我国历史上归国留学人员最多的一年。

留学生“归国潮”已经到来, 35万归国留学生,与700多万国内高校毕业生,形成两股就业潮,叠加一起涌向就业市场。与过去相比,如今大部分“海归”已经不再被国人贴上精英的标签。有的因为学习内容并不合适中国市场,有的因为缺乏社会经验,有的因为“眼高手低”,所以让用人单位更愿意聘用国内高校生,甚至就连海外学习英语也不再那么重要了,有招聘人员就曾表示,本地毕业生的英语已经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英国留学回来的张筱,在家待了大半年的时间,到了一家培训机构上班,每天的工作内容很简单,与留学所学内容无关,月薪4000多元。“我爸说,如果拿当初送我出国的那些钱在北京买套房子,如今都已经翻了好几番了。如今依靠我这点月薪,在北京买个厕所都买不到。”张筱如是告诉《投资与理财》记者。

巨额的留学成本,并没有为海归们换来与之相对应的薪水。4000多元的月薪,在海归群体里其实已经不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显示,在海归中,年起薪不足4万元的占36.5%,不足6万元的占67.2%。而同年度,北京市社会平均年工资为69521元。

目前,留学热潮正在从中高收入家庭向中低收入家庭蔓延。2009年以前,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留学生仅有2%,而到了2010年年底,这一比例飙升至34%。巨额的留学成本对于三四线城市的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已经成为了不知道何时才能补上的窟窿。“她这一走,我一套近200万元的房子就没了,家里的一大半资产啊!指望她赚回来那不知道要到何时了。”记者的朋友赵姐在8月16日送女儿出国后就这么说。

留学文凭光芒不再

如今,留学生在花费数百万元取得学位回国后,在薪资上基本没有特殊待遇,在就业市场上也没有了太大优势。

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随着英语国家的“海归”增多,以及国内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多,一张留学文凭已经不是高收入工作的保障,有时甚至不如一张接地气的国内本科文凭。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表示,持有海外或本地大学学位在国内工作的起薪差别不大。海外学位确保一份高薪工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留学文凭早已没了早前的光芒。现在,海外留学生的比例很高,他们的学习内容也并不特别适合中国市场。中国不再只将最聪明的学生输送海外。如今,留学生中很大比例是水平一般或低于平均的学生。他们由于在中国不能进入大学,所以才选择留学。他们就读的海外学校也不是一流的。目前,80%-90%的中国人在海外就读的大学,大多数中国人从来没有听说过。

投行一位负责招聘的王经理在接受《投资与理财》记者采访时表示,“通常金融行业海归较多一些,但是我们公司现在不打算聘用海归。”经过了解才知道,此公司之前有聘用多位留学归来的硕士担任销售,但结果并不理想,而且他们干的时间都不会太长,想法特别多,没有国内学生踏实。王经理说,“他们认为自己在国外走了一趟,知道很多,有些甚至瞧不起客户”。

中国著名企业家马云也认为,在中国要获得商业上的成功,靠外国名牌大学的文凭是没有用的。他曾说过,“当你想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优秀的时候,不要去关注他们念的是哈佛还是斯坦福。”

不能不算的时间成本

出国留学是一场豪赌,除了赌上最具话语权的金钱成本,以及越来越逊色的留学文凭,留学的时间成本也不能不计算在内,时间就是机会,要知道机会成本是远远大于金钱成本的。

通常,到美国读本科是4年,研究生是2年,博士是5年。如果在国内读完本科可以直接申请博士,这样也需要6年时间。如果整个申请过程都顺利的话,大概需要花费半年的时间。但是,每个国家的教育体制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很多学生担心出国后,不能适应当地的上课模式,一般都在国内先上一年的预科班,以便出国后接上轨。这样,剔除上预科班的学费,出国前上预科班的时间成本就很明显了。而且,对于普遍归国后不能立马就业的学生,至少还需要算上半年的时间。

“出去了这么多年,回来一无所有,还不如趁早找个稳定的工作,国内同学大多成了单位的顶梁柱了,都在谈论车子、房子、孩子。”李妍从法国留学回来,特别沮丧地跟记者聊着。她来自湖南的一个小城市,并非富二代官二代,本科学的法语,研究生转了奢侈品管理专业,除了读一年语言外,因为专业不一致,又降了一级,从大三开始读起,花了四年将硕士读完。如今28岁了回到中国,虽然奢侈品管理还是一个较热门的专业,但因为她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年纪大了拿着个高学位至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或许,有人会说,留学不仅仅是为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海外愉快的经历也是留学生最大的财富。但是很多中低收入家庭留学生出国读书是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交的学费,怎样才不为了出国累垮一个家庭?何时才能反哺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对于一趟“烧钱”的留学之旅真的值得投资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科班文凭月薪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班级管理路径探究
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跟马云创业
定个小目标
高职院校预科班学生管理方法的创新性研究
基于高职教育的预科班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