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尺动脉近端腕上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2014-12-03冯博马世伟王春渤张志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腕部前臂手部

冯博,马世伟,王春渤,张志宇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沈阳 110024)

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的发展,手部损伤日益增多,常因压砸、撕脱等造成严重的手及腕部皮肤缺损。目前修复方法很多,有岛状皮瓣、转移皮瓣、带蒂皮瓣、游离皮瓣等,但各有优缺点,从而使手部外形及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又由于手外科工作量巨大,如何选择简便、快捷、疗效确切,而又同时达到供区隐蔽、损伤小、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一直是手外科医生的不懈追求[1]。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首先由张高孟报道[2],该皮瓣不损伤主要血管,位置恒定,血供较为确切,临床用来修复手及腕部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8~57岁,平均30.5岁。其中手部挤压撕脱伤16例,手背、手掌感染创面5例,手部瘢痕挛缩二期手术修复2例。腕部皮肤缺损5例,手掌皮肤缺损8例,手背皮肤缺损10例。19例为急诊手术,4例为择期手术。皮瓣切取范围6.5 cm×3.5 cm~18.0 cm×6.0 cm。

1.2 手术方法

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测尺动脉腕上皮支解剖位置。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肢外展,常规消毒,清创或切除瘢痕组织,修复肌腱、血管、神经及骨的损伤,前臂于中立位,按照手或腕部皮肤缺损的大小放大20%切取皮瓣。皮瓣设计:以豌豆骨上4 cm为皮瓣蒂旋转点,以豌豆骨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为皮瓣轴线,皮瓣上界不超过肘横纹,皮瓣两侧可达前臂掌、背侧侧中线。沿尺侧腕屈肌肌腱桡侧缘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尺动脉血管神经,确认由尺动脉发出的腕上皮支在切取的皮瓣内,沿设计皮瓣于深筋膜下切取皮瓣,锐性分离至蒂部,保留约2 cm筋膜蒂,沿途切断皮瓣与尺动脉之间的交通支,若受区有可供缝合的皮神经,可保留前臂内侧皮神经与之吻合,皮瓣向远处转移修复创面。供区创面直接闭合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

1.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预防感染、保暖、患肢制动对症治疗。如果出现静脉危象,及时更换敷料,拆除皮瓣蒂部或皮瓣四周缝线,解除压迫。

2 结果

本组23例皮瓣,有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皮肤接近,弹性良好,耐磨,外形美观,不影响患肢功能(图1、图2)。

3 讨论

尺动脉腕上皮支在腕近端距离豌豆骨(3.73±0.56)cm处自尺动脉发出[3],行于尺侧屈腕肌下方,解剖位置恒定。皮瓣切取范围较大,近端可到肱骨内上髁肘横纹处,两侧可达前臂掌背侧侧中线,远端可至豌豆骨,可修复手掌侧、背侧、尺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图1 腕上支皮瓣

图2 腕上支皮瓣移植术后

该法优缺点:手术在临近区域进行,对患者全身影响小;皮瓣切取简单,不需要二次手术断蒂,为患者节省费用、减少痛苦。皮瓣切取后可直接缝合,供区创面遗留线性瘢痕[4],且皮瓣位于手背尺侧,位置相对隐蔽,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皮肤接近,弹性良好,耐磨,外形美观,不影响患肢功能。血管位置恒定,不牺牲主要血管,对手及前臂血运无影响。又能吻合皮神经,有利于手部皮肤感觉恢复。而传统的前臂皮瓣牺牲了1根主要动脉,对手部血供有一定影响。若前臂桡动脉或尺动脉之一已损伤则限制了前臂皮瓣的使用。鉴于此,我们对其进行改进并取得满意效果。缺点:由于其血管蒂较短,旋转范围有限,难以修复手掌桡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5]。

[1]李国强,王夫平,周健辉,等.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皮瓣修复手指损伤12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1):85-87.

[2]魏义涛,钟桂午,梅劲,等.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5)447-451.

[3]倪国华,董献瑞,杨志立,等.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应用体会[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1,15(2):115-116.

[4]李东柱,周祥吉,李庆喜,等.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游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J].创伤外科交流,2011,13(3):265.

[5]李强,刘标,申屠刚,等.改良的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3,17(4):324-327.

猜你喜欢

腕部前臂手部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腕部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愈合情况影响分析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手部烧伤整形患者的术后人性化护理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