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以合肥市热力公司废弃厂房为例

2014-11-25刘梦茜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安徽建筑 2014年3期
关键词:展览馆合肥市合肥

刘梦茜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合肥城市的用地性质发生了许多调整,原有旧厂房的区位由最初的城市边缘区变为现在的城市中心,因此大量厂房都搬迁新址,从而出现了许多废弃的工厂厂房。这些厂房有些被用作仓库,有的则被闲置处理。经调研、分析和比较,选取了合肥市热力公司的废弃厂房进行了实地调研及分析,在厂房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造,以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1 厂房现状

1.1 基地区位分析

合肥市热力公司位于永红路与回龙桥路交叉口附近、南一环路以北约2000m2的土地。基地北侧永红路对面为居民区,南侧回龙桥路对面为新闻出版大厦。该基地主要为一栋旧厂房、一栋热力公司办公楼以及一栋居民楼。

1.2 基地周边设施

1.2.1 教育设施

教育设施有合肥市实验小学、合肥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合肥市永红路小学、合肥六中、合肥师范学院,最近的幼儿园为北边800m处的光明五班幼儿园。

1.2.2 行政设施

永红路对面有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回龙桥路对面有安徽省版权局、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以及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1.2.4 医疗设施

基地向南约200m处有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及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庐阳医院。

图1 厂房改造前一层平面

图2 厂房改造后一层平面

按2006年~2020年合肥总体规划,本基地属于合肥老城区。且基地位置优越,临近三孝口商业区,在其500m范围内无论是道路设施、商业设施、教育机构,还是餐饮和娱乐设施都比较齐全。

1.3 基地周边道路

基地紧邻永红路,永红路为城市支路,双向四车道,车流量较小,停车较多,行车的大多为周围居民。其东边的金寨路属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车流量大。南一环属城市次干道,双向两车道,车流较为顺畅。永红路和金寨路由东西向的回龙桥路相联系。因此可知基地交通便捷,可达性高。

2 改造条件

该厂房虽然为两层,但底层层高较小,但在厂房分类上还是偏向于单层厂房。厂房内按水平方向布置生产线。该厂房结构简单,采用大跨度、大进深;利用天窗和高侧窗采光、通风。单层厂房的适应性强,既可用于生产重型产品,又可用于生产轻型产品;既可建成大跨度、大面积的,也可建小跨度、小面积的。

2.1 合理布置用房

该厂房的辅助用房多沿柱边布置,车间行政管理用房和一些空间不大的生产辅助用房布置在一起,建于厂房北侧,但厂房正南面的住宅楼,作为生活用房来说影响了厂房的采光和通风。

2.2 生产环境

2.2.1 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该厂房为自然采光,厂房上部大面积的开窗能使厂房内部大部分能够获得良好的采光。

2.2.2 有良好的通风

该厂房主要采用自然通风,缺少必要的排风通道。

2.2.3 控制噪声

该基地周边有相对较多的住宅小区,因此厂房应有降噪措施或隔声间。

2.3 结构形式

该厂房主体采取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屋顶则为钢架结构。施工方便,耐火耐蚀,适应面广,可以预制,也可现场浇注。钢结构则多用在大跨度、大空间或振动较大的生产车间,但要采取防火、防腐蚀措施。

3 改造原则

改造主要从艺术、文化以及现代感三个方面考虑,将改造方向确定为:艺术中心、展览馆、商业工厂、流行体验店以及书吧。

艺术气息:主要通过艺术中心、展览馆的设置来体现。

文化气息:主要通过书吧的设置来体现。

现代感:主要为商业工厂和流行体验店。

4 改造设计内容

合肥有很多的废弃的工业厂房,且徽文化源远流长,基于安徽省一直都很重视教育文化的方面发展,正好能够创造这种环境供有创意、有想法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交流讨论。

4.1 展览馆

选定的厂房一层光照条件不是很好,层高也较一般的房子较低,而且交通流线基本上已经定形,所以很适合做展览馆。展览馆设计的三个主要的方面是光照、流线和储藏。展览厅的照明主要以人工照明为主,因此对厂房本身没有太多的要求。而交通流线方面,既要保证人行分流,又要求保持游客能便捷地参观而不重复。另外,展品的储存问题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值得注意。

4.2 餐厅、咖啡厅

餐厅等饮食类建筑对于建筑本身的要求并不高,但是真正独特并且具有吸引力的餐厅却存在一定难度。工厂自身的特点,比如说大空间、高层高、独立空间、采光通风良好等,都为餐厅的改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发挥的空间。

4.3 书店

同样作为文化产业的部分,厂房本身大空间的特征为存放书的书架提供了很好的发挥空间。但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且一层层高较低,采光较差。

4.4 商业中心

废弃厂房改成商业空间的例子屡见不鲜。合肥热力公司所处的地方距离三孝口商业不远,且其北段也紧邻百大CBD,但就厂房的特点来说,改成商业区的难度较大。

综合以上情况,根据厂房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计划将厂房改造成一个综合性质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一层以展览馆、餐厅、户外活动空间为主,二层设置了展览厅、酒吧、书吧等内容,工作人员的区域则统一设置在西边一侧的房间里。

5 结 论

从社会文化方面看,根据厂房改造的方向,改造后的展览中心以“文化为引领,休闲及亲子娱乐”为特色。展出的展品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外部景观环境及娱乐设施与建筑体相契合,内部通过对比协调的方式,咖啡厅及图书馆与建筑本身的对比等,体现了新时期的相互包容。改造后的展览馆将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与欣赏价值观,体现当代推崇的“精神”。

由合肥热力公司改造后的综合展览设计作为博物馆、图书馆、影厅和体验馆四馆合一的文化综合体,这不仅是一个充满创意的文化知识容器,同时又是大量公众活动的中心。该艺术中心的建筑建设强调旧厂房的再利用,应该做到城市综合关系得以协调,保证建筑性质得以品质提升,空间组合得以充分实施,技术问题得以次第解决。

从建筑学科方面看,建筑结构不变动情况下使用功能发生变化对旧建筑的各种必要的设施进行重新配置,使其功能发生变化,保留有价值的部分,去除多余的部分。这样,才能使建筑体现历史的韵味与新生的朝气。改造并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环境与室外的一致变化,重在烘托气氛。旧建筑外部环境通常十分单一杂乱且缺乏特色,重置延续原有空间意向。对原有墙面和楼盖面进行粉刷和修补,突出其旧工业化的形象并和周边新的建筑形成对比;而经过整体清理和原设计空间还原,使老建筑本身所呈现的美充分体现出来,从而烘托出老场房建筑本身所具备的艺术气质和氛围。

从经济效益方面看,建筑是消费的载体,通过为人们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展览中心,吸引人们进入消费,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在满足和丰富人们的视听等感受的同时,自身也通过门票、体验馆、3D影厅、咖啡馆等的经营获取利润,达到“双赢”。

从资源与环境方面看,在建筑物质寿命之内经过多个建筑使用功能的转变,很自然地形成建筑寿命长于它的功能寿命,而经过改造而非拆除的形式,可在此基础上,发挥已有的功能形式,完善整体性。相比拆除,改造往往可大量减少额外的建筑材料拆装和运输成本,同时减轻了施工对城市交通和资源的压力。

[1] 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2] 日本建筑学会.建筑设计资料集成——休闲住宿篇[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 黄晞.室内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5] 陈易,陈申源.环境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 王珑.旧厂房的适应性改造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

[7] 夏天,屈萌,杨凤臣.顺理成章地发生,莱锦创意产业园设计[J].建筑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展览馆合肥市合肥
篆刻作品欣赏
合肥的春节
中国展览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合肥的春节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合肥市朝霞小学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生态合肥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