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对话提高阅读效果

2014-11-24朱丽群王炽明

师道·教研 2014年9期
关键词:草塘蔡桓公扁鹊

朱丽群+王炽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的交流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文本的互动对话过程。

一、生本对话,激发灵感

语文阅读课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实际上就是学生要读书。正如张田若教授所言“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阶段要强调朗读和诵读,通过读出声音来与文本对话,如果能做到感情朗读,那是与文本有较高层次的对话了。如何去跟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使学生阅读的过程不仅是改造原文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过程——这也是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给予引领与培养的。教师应给足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时间,让其认真读课文。首先,认真阅读,使学生能正确地解读文本,包括正确地理解文中的新词难句,破译句子的含义,真实地再现文本世界,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避免“误读”。通过认真阅读,唤醒学生自身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当不同的学生在深入阅读,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文本反复思考时,就会对文本产生多元的解读,不仅重建了文本意义,还重建了原认知结构。这样一个“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悟、体验、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潜心会文的过程。而这也正是阅读教学对话成功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我创设了以下的对话情景:

师:(给大家观看了威尼斯城的风光课件后)同学们想对它有更深的了解吗?

生:想。

师:好,那就打开课文,自读。边读边想,你对威尼斯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疑惑用笔做上符号。

学生在读中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了解文本带给他的对于威尼斯的新印象,在做读书符号的时候感悟、体验、解读文本,得出了对文本的初步认知。所以当老师再提问时,学生有了很多创新鲜活的话题。

师:能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吗?

生:我发现了威尼斯的小艇样子很美,行动灵活。我是从课文第二自然段发现的。

师:你看见的小艇像什么?

生:它在我脑海中像一只香蕉、像一弯新月、像一把镰刀……

学生全身心地体验、品味,获得独特的阅读见解,发现学习中的疑难之处,领悟作者谴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由对原文的认知升华变成对原文的改造,阅读的过程中与文本的碰撞产生了火花。

二、生生对话,思想交融

阅读教学为学生对话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因此必须让对话走到学生中间,即让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生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在碰撞,在交融,一起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在执教《扁鹊治病》总结全文的时候我问学生:“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各抒己见,其中一个学生发言说他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他认为扁鹊不应该跑到秦国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即使不能挽回蔡桓公的命,总可以延长蔡桓公的寿命吧!生命无价!这位学生的看法很有见地,也唤起我要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同学们,扁鹊应该怎么办?请你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学生有的说:“扁鹊应该跑到秦国去,不然他不但不能救回蔡桓公,说不定还会搭上自己的生命。”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虽然蔡桓公开始不听扁鹊的劝告,但现在他已经知道错了。肯定会配合治疗,说不定会治好!”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蔡桓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就像现在的癌症,肯定是不能救活了”就这样你来我往,学生纷纷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不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体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三、师生对话,相互营养

师生对话无疑是语文教学中最具智慧性的互动方式。如在执教《可爱的草塘》一文时,当学生欣赏着碧海连天,物产丰富的草塘时,我引导学生:此时此刻,你想做些什么呢?有的说:“我想用画把草塘画下来。”有的说:“我想用照相机把它拍下来。”有的说:“我想到北大荒去看一看,玩一玩。”……突然有个学生天真地问:“老师,你想干什么呢?”“我想高歌一曲。”“老师,那你给我们现场来一曲吧!”一曲《草原》在班上轻轻地响起。课堂上,老师不是一味地充当说教者,而是放下了师道尊严,把自己当成孩子,与学生同感受,共命运。这样,师生关系拉近了,情感融洽了,对话教学自然充满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草塘蔡桓公扁鹊
神医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初夏
讳疾忌医
从“讳疾忌医”说起
画里的草塘
冀东地区草塘坨航磁异常的查证效果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