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构建初中语文生态课堂

2014-11-24廖红梅

师道·教研 2014年9期
关键词:贝多芬初中语文生态

廖红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应该被充分地重视起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构建,做到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构建初中语文的生态课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初中语文的生态课堂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使用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建立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建立新式的师生关系模式,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一起努力。教师通过以更为友好的态度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大门,让学生学着去接受教师,不再觉得教师可怕,更为和谐、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也让学生更容易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之中。另外,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能再对学生贯彻“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课堂的和谐、自由的环境,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小时候有没有想过山的那边会是什么的经历呢?你们那时候想象的山的那边是什么呢?妈妈会回答你们说山的那边是什么吗?如果山的那边不是你所想象的事物,你会不会失望呢?教师可以回答自己的经历,如:我的小时候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我问的是河对岸有什么呢?我的妈妈回答的答案我已经忘记了,但是长大一点后,去了河对岸发现河对岸还是有一样的人,一样的生活内容,我也并不觉得失望,感觉到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以后,反而有一种亲近感。教师通过这样的生活化的提问和自己的经历的讲述,让学生感受到更为亲切的课堂感受,可以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首诗的内容,在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和作答的时候,便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完全是符合构建生态课堂的要求的。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更为生动的教学感受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被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其方便性,直观性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方便之处。构建初中语文生态课堂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PPT、图片、Flash动画等多种方式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体验。例如在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时候,初中学生可能对于贝多芬的事迹不太了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贝多芬优美的曲子,如《小步舞曲》《浪漫曲》等让学生先对他的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予以体验,还可以播放贝多芬的传记电影,或者相关的纪录片等,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对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感受更为深切。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的、生动的画面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更好地进行语文内容的学习。

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每个学生在实际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理解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分层教学,从每个学生个体出发,研究他们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以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可以将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别分成A、B、C三组,A组为学习能力强的一组、C组为学习能力差的一组、B组则为学习能力一般的一组。对于三组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进行教学、布置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都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时候,对于A组学生而言,可以让他们搜集有关济南的冬天的资料、图片、视频等做成自己的PPT,在课堂之上结合课文的内容予以展示和讲解;对于B组的学生则需要他们对课文进行熟悉,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深情地朗诵,并指出其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等;对于C组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可以熟悉文章就可以了。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初中语文生态课堂,必须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出发,维护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构建和谐、自由的课堂环境,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程度。

责任编辑 罗 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贝多芬初中语文生态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亦远亦近贝多芬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