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治疗方案对哺乳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疗效对比试验

2014-11-23王申锋钱明珠张海棠

中国兽医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拉稀头孢曲松胃肠炎

王申锋,钱明珠,张海棠

(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学系,河南 郑州 451450;2.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3.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病毒性、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为100%)为特征,5周龄以上的猪很少死亡。本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暴发性流行。本病常可与产毒素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临床上出现腹泻,呕吐和脱水,机体电解质失衡,很快发生酸中毒,造成心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病变以空肠和回肠的绒毛显著萎缩的特征。

尽管临床上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治疗效果参差不齐,而且对哺乳仔猪的治疗报道较少,本试验旨在探求哺乳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最佳治疗方案,希望能对以后的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选择 根据发病时间、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选择患传染性胃肠炎的哺乳仔猪163头。

1.1.1 发病时间 猪群于2013年2月5日开始发病。

1.1.2 发病情况 母猪转入产房后有个别的拉稀,一般拉稀1~2 d痊愈。先产的几窝仔猪,产后3~4 d开始有部分小猪精神委顿、厌食、呕吐和明显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水样并有气泡,内含凝乳块,腥臭,但不见有血液,病猪迅速出现脱水、消瘦等症状;后躯沾有黄色粪便,病猪有渴感,常找地方饮水,被毛粗乱,明显脱水。发病后不到2 d的有一半以上的仔猪拉稀,且多为整窝发病。仔猪多在发病后2~7 d死亡。本场的种猪、保育猪、育肥猪都有不同程度的拉稀。

1.1.3 剖检变化 死亡乳猪尸体脱水明显。剖检可见胃膨胀,滞留未消化的乳凝块,胃底充血潮红、出血。3日龄小猪约50%在胃横膈面的憩室部黏膜下有出血斑。小肠扩张,有大量泡沫状液体和黄绿色含有凝乳微粒的糊状物。小肠壁变薄而透明,肠系膜血管充血,小肠黏膜绒毛萎缩,上皮脱落,浆液性和卡他性炎症。大肠充血、潮红、扩张,含有稀薄液体,并见卡他性炎症。特征病变是肠系膜淋巴管内缺少乳糜,用放大镜检查可见空肠绒毛短缩。心、肝、脾未见明显变化。肾皮质苍白,髓放线淤血。

1.1.4 实验室诊断 取腹泻早期病猪空肠涂片,用丙酮固定5 min,加入荧光抗体,37℃染色30 min,pH值7.2磷酸缓冲液洗10 min,然后以缓冲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检查,黏膜的上皮细胞内呈现亮绿色荧光,为阳性[6]。

由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判定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1.2 试验药物 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购自郑州普尔泰兽药有限公司;头孢曲松钠(1.0 g),购自上海市新康制药厂,葡萄糖生理盐水。

1.3 试验分组及治疗方案 试验分为两组,A组选用刚拉稀不久还没有脱水的仔猪,治疗方案1(见表1)。B组选用轻微脱水(脊柱已突出)的仔猪,先腹腔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10 mL以补水,然后治疗,治疗方案2(见表2)。

表1 A组-治疗方案1

1.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24 h内拉稀停止,48 h内无拉稀的仔猪;有效:48 h内拉稀明显减轻,粪便由液体变成稀软粪便的仔猪;无效:48 h内死亡的和治疗无效的仔猪。

表2 B组-治疗方案1

1.5 实验动物的管理 保持产房安静,温度25℃,温差在2℃以内,每天进行2次通风换气,每次20 min。控制母猪饲喂量,产后采食量的增加要有一周时间的过度。保持产床清洁,及时清理粪便,保持乳房干净,使用戊二醛消毒液,两天消毒1次。保持产仔箱干燥,清洁,箱内温度在34℃左右。照顾吃不上奶的仔猪。保证自动饮水器能正常供水,以保证能喝到清洁的饮水。

2 结果与分析

2.1 A组的治疗效果 见表3。

表3 A组的治疗效果

由表3可以看出,单独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钠无效,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黄芪多糖,显效的有9头,有效的有12头,无效的有14头,总有效率为66.67%;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显效的有19头,有效的有15头,无效的有4头,总有效率为92%;由结果可知,各个用药方案之间,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黄芪多糖的治疗效果显著的高于单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两个方案(P<0.01),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的治疗效果显著的高于单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和联合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黄芪多糖3个方案(P<0.01),联合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黄芪多糖与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的两个方案的治疗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是以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的治疗效果最高,总有效率92%。

2.2 B组的治疗效果 见表4。

由表4可知,单独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钠无效,联合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黄芪多糖,有效的有11头,无效的有13头,总有效率为37.5%;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有效的有18头,无效的有5头,总有效率为78.26%;由结果可知,各个用药方案之间,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黄芪多糖的治疗效果显著的高于单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两个方案(P<0.01),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的治疗效果显著的高于单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和联合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黄芪多糖3个方案(P<0.01);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与联合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黄芪多糖的两个方案的治疗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是以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的治疗效果最高,总有效率78.26%。

表4 B组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3.1 治疗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从A组和B组对比疗效的结果可以看出,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明显,治愈率越高。猪传染性胃肠炎引起严重腹泻,如果治疗延误,猪体脱水严重,引起代谢紊乱,酸中毒,导致死亡,所以,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3.2 不同用药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牛建强[2]报道,使用黄芪为主的中草药,配合使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治愈率达91.1%,张子龙等[3]用黄芩为主的中草药,配合使用氨苄青霉素的治愈率达93.8%,这与本试验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也是β—内酰胺类)和黄芪多糖的治疗效果一致;凌新容报道[4],使用中草药和氟哌酸,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这与本试验联合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喹诺酮类)和黄芪多糖的治疗效果不一致。分析盐酸环丙沙星和黄芪多糖的疗效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本场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已经很长时间,菌株产生了耐药性,而头孢曲松钠是刚刚使用,细菌敏感性高。

3.3 疫苗接种的影响 虽然大部分资料都显示,2周以内的哺乳仔猪死亡率高,可达100%。但是通过本次试验可知,经过治疗效果不错,这可能与本厂做过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注射,猪群有一定水平的抗体有关。但是此次本猪场发病猪只很严重,这可能与本厂只做了1次普免,没有加强免疫,导致抗体水平不高所造成的。

4 结论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案较多,本次试验表明,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的联合应用效果最好,对早期病仔猪的总有效率达到92%。在今后的防治中,建议对哺乳仔猪传染性胃肠炎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首选头孢曲松钠和黄芪多糖联合应用。

[1]王天有,刘保国,赵恒章.猪传染病现代诊断与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0-291.

[2]牛建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1995(3):21.

[3]张子龙.中西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J].甘肃畜牧兽医,1997(2):31.

[4]凌新荣.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疗体会[J].吉林畜牧兽医,2011(1):72.

[5]姜平,郭爱珍,邵国青,等.兽医全攻略猪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71.

猜你喜欢

拉稀头孢曲松胃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WGZ1165/17.5-2型锅炉前包墙过热器拉稀管断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怎样防仔猪拉稀
什么原因可致蛋鸡拉稀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