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骨折病人椎管内麻醉术后早期饮水的可行性探讨

2014-11-20陈晚英吴留娟麻会玲常青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口渴椎管胃肠道

陈晚英 吴留娟 麻会玲 常青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471002)

椎管内麻醉是下肢骨折病人手术时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病人术后常规需禁食、禁饮3~6h[1]。在此期间,病人常有口唇干裂、口渴、咽喉部疼痛、恶心、呕吐及焦虑等不适。为解除病人痛苦,2008 年10月至今,我们对200例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病人在规定时间段少量饮水进行了观察及探讨,结果表明,下肢骨折内麻醉病人在术后30 min~6h 内适量饮水是安全可行的,早期饮水有助于缓解口渴、焦虑等不适感,较术后3~6h进食水的常规护理更为合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男136例,女64例;年龄14~78 岁,平均46 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48例,踝关节骨折75例,跟骨骨折51例,趾骨骨折11例;其中,股骨骨折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2例,双侧胫腓骨骨折3例,双侧跟骨骨折15例。手术麻醉类型:腰硬联合麻醉175例,腰麻5 例,硬膜外麻醉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1.2.1 对照组 予常规护理方法。即术后禁食、禁饮3~6h,常规予口腔护理,准备润唇膏,口唇干燥者定时用棉签蘸水润唇或涂润唇膏保湿。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麻醉平面低于T12平面(腹股沟)者,在责任护士指导下,术后30min内(时间自病人手术结束后算起)口渴明显时予吸管吸入适量温开水漱口,但不要咽下,0.5~2h每隔0.5h饮水10ml,2~4h每隔0.5h饮水20ml,4~6h每隔0.5h饮水30~50ml。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口渴程度、咽部不适、恶心及呕吐等情况。截取两组患者术后30min~6h 的不适记录。其中观察组为术后30min 饮水后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组间护理效果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

表1 两组护理方法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3.1 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病人术后早饮水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病人麻醉平面根据手术要求调节,一般控制在T10左右[2],手术后麻醉平面下降较快。根据临床观察,术后30min麻醉平面多数可下降至T12(腹股沟)平面以下,此时麻醉作用对胃肠道的影响已较小,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麻醉平面在逐渐下降,胃肠道功能也较快恢复。因此,在做好椎管内麻醉病人术后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根据麻醉平面下降情况,如患者有肠鸣音,指导病人早期饮水是安全可行的。本观察组100 例病人,术后30min内有4例出现恶心,经少量饮水、调节镇痛泵给药量后,症状缓解,余96例病人按观察法饮水,未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

3.2 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病人术后早期饮水的优点椎管内麻醉病人术后普遍存在口渴情况,部分病人同时表现有唇干、咽喉干痛、恶心症状,在术后12h内最甚,并且是造成病人术后不舒适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有一半以上病人有接受进水试验来改变这一不适的意愿[3],与麻醉致唾液腺分泌减少、术后早期患者不自主张口呼吸有关。过去我们在对病人术后护理时,按常规要求,病人在术后3~6h后可根据病情适当进食(水),病人常感到口干舌燥、咽喉干痛,部分病人有饥饿感及恶心、呕吐,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非常痛苦。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临床护理中探讨病人术后的饮水时间及方式,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根据病人术后麻醉平面下降情况指导病人术后3h内适量饮水,通过观察,该方法较常规护理具有如下优点。

3.2.1 有效缓解口渴,防治口唇干裂 椎管内麻醉病人因术前4h即开始禁饮水,术前30min给抑制腺体分泌药物应用,口腔腺体分泌减少,病人术后常诉口渴,并伴有其它不适症状。同时,因术后常规禁饮食3~6h,口部肌肉活动减少,表皮易角化,而发生口唇干裂。在专业护士指导下,让病人适量饮水,可使腺体分泌增加,促进了上皮代谢,口唇得到及时湿润,有效减轻病人口渴程度或缓解口渴症状,并使口渴干燥得到防治。

3.2.2 防止口、咽部感染 术后早期适量饮水,促进了咀嚼肌的运动,改善了黏膜的血运;促进腺体分泌,增强了其杀菌效能[4],可明显缓解口渴等不适,消除口腔异味,减轻咽部干痛,预防咽部炎症的发生。

3.2.3 能有效防治或缓解恶心、呕吐 椎管内麻醉病人手术后需常规禁食水3~6h,主要是因术后6h内胃肠蠕动未完全恢复,进食过早,可引起病人恶心、呕吐、呛咳、误吸等。但病人禁食水10多小时,胃内无食物,加之胃酸刺激、麻醉刺激或镇痛泵副作用,常有恶心、呕吐症状。常规需用药或关闭镇痛泵,以缓解症状。而观察组病人饮水时,早期因量少,水经口、食道过程中已部分吸收,只有少部分水进入胃内,不致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并且可使胃酸得到稀释,症状得到缓解。

3.2.4 饮水吞咽动作可间接刺激胃肠蠕动 椎管内麻醉病人手术后需常规禁食水期间,因口咽部干燥不适,常不愿作深呼吸和吞咽动作。让病人饮水,会使患者口腔舒适感增加,心理上感觉良好;同时,少量饮水除了能刺激消化液及激素的分泌,引起神经反射,对胃肠道也是一个直接的刺激,加强了胃肠动力,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5],并可减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营养素的摄入,有利于伤口及骨折愈合。

[1] 熊云新.外科护理学[J].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4.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35-638.

[3] 陈秀云.张瑶.刘研.联合麻醉病人术后饮水需求及影响因素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6):1625-1627.

[4] 王立云.胃肠减压病人适量饮水与传统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5):363-364.

[5] 于江丽.张黎明.全麻腰椎手术后饮水干预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3:1489-1491.

猜你喜欢

口渴椎管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
李天王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