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4-11-17周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体征体温支气管

周国丽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鹤壁 458030)

小儿肺炎指多种不同病原体、吸入、过敏等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其中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受累为主,病毒性肺炎以肺间质受累为主,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症状[1]。为贯彻落实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目标,笔者采用优质护理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和提高治疗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鹤壁市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119小儿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的患儿,经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沈晓明等主编[2]《儿科学》中关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5例,女54例;年龄2~12岁,平均(4.6±1.5)岁;病程1~3 d,平均(1.2±0.4)d;轻症肺炎63例,重症肺炎56例;所有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食欲不振、呕吐或嗜睡等症状。按照入院顺序将119例确诊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编号、分组,常规护理组60例(单号)和优质护理组59例(双号),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以有效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为原则,其中细菌感染根据病原学检查明确病原体以选择抗生素;有明显中毒症状或严重喘憋,或伴有不同程度脑水肿、感染性休克以及呼吸衰竭等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同时选用短效肾上腺皮质激素;选用氧气疗法改善缺氧状态;及时补充液体以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维持体液平衡;积极治疗或预防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和脓胸等肺外并发症[3]。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儿科肺炎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持续吸氧、清除呼吸道异物、输液护理和生命体征观察等措施。优质护理组给予儿科肺炎优质护理措施,包括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正常和强化生命体征观察等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肺功能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肺功能指标:记录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出气体体积(FEV1)、最大呼气中断流速(FEF25%~75%)以及最高呼气流速(PEF)。②临床疗效:干预7 d内,体温恢复正常,肺炎相关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者为治愈;干预7 d内,体温恢复正常,肺炎相关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者为显效;干预7 d内,体温明显下降,肺炎相关症状与体征有所减轻者为有效;干预7 d内,体温尚未恢复正常,肺炎相关症状与体征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分析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χ2校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功能指标

优质护理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FVC FEV1 FEF25%~75% PEF常规护理组 60 3.52±0.45 3.01±0.48 3.63±0.65 5.88±0.79优质护理组 59 1.61±0.42▲1.84±0.46▲ 1.92±0.61▲ 3.76±0.75▲

2.2 临床疗效

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常规护理组治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优质护理组治愈25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优质护理组总有效率91.5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51,P=0.0269<0.05)。

3 讨 论

3.1 改善呼吸功能

保持病房内定时通风以预防交叉感染,环境清洁、舒适、安静和空气清新,室温控制在18~22 ℃,湿度控制在55%~60%为宜;嘱咐患儿卧床休息以减少活动,避免哭闹或刺激等因素提高氧气损耗量;遵医嘱给予持续吸氧,常规鼻前庭导管给氧,控制氧流量0.5~1.0 L/min,氧浓度<40%,氧气湿化吸入,缺氧明显患儿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2~4 L/min,氧浓度50%~60%,若出现呼吸衰竭,立即行人工呼吸机急救,定时记录并评估给氧效果;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消除肺部炎症以改善呼吸功能[4]。

3.2 保持呼吸道畅通

采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可定时调整体位,嘱咐患儿家属定时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咳嗽,配合扣背辅助排痰,若病情许可,护理人员可进行体位引流;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若痰液黏稠,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给予负压吸痰,吸痰过程中注意力度适中,频率不宜过多和过慢,注意对呼吸道黏膜的保护;遵医嘱给予祛痰剂或平喘剂改善呼吸功能;根据患儿生活习惯和消化能力制定营养补给计划,选取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进食,多饮水,保持少食多餐;对于不能进食患儿,可给予静脉输液补给营养,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静脉滴注速度,必要情况下给予输液泵以保持液体均匀输入,降低心脏负担。

3.3 维持体温正常

在积极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基础上,若患儿腋温超过38.5 ℃,在颈部、腋下或腹股沟处,选用头部冷湿敷或头枕冰袋快速降温;或使用冷盐水灌肠。嘱咐患儿适量饮用温开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出汗后定时更换衣服、床单等贴身物品,保持皮肤清洁。

3.4 强化生命体征观察

若患儿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和肝脏增大等表现,则提示心力衰竭,迅速给予吸氧和开放静脉通道,输注强心、利尿和镇静等急救药物[5];若患儿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液,则提示肺水肿,迅速吸入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给予间歇吸入,相邻吸入间隔不宜超过20 min;若患儿病情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下降或退而复升,呼吸困难等症状,则提示脓胸或脓气胸,应配合进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综上所述,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正常和强化生命体征观察等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护理继续研究和推广使用。

[1]李雪梅,王文明,邓华鲜,等.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1064-1066.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2-280.

[3]吴建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64-65.

[4]晋澍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111-112.

[5]梁美华.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83-984.

猜你喜欢

体征体温支气管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