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4-11-17罗贤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钢板关节骨折

罗贤丰

(海南省定安县中医院骨外科,海南 海口 571200)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约75%为关节内骨折[1]。受伤人群多为中青年男性。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加之跟骨骨折多为高能量伤,故治疗困难,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跟骨骨折多因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挤压所致。亦可因撕脱或扭转外力而引起跟骨结节骨折和跟骨前缘骨折。有时可并发下肢其他骨折,如胸腰椎压缩骨折及颅底骨折。跟骨作为内外足弓的共同后臂,是全身重量的动态稳定和适应的基础,以及通过小腿三头肌作为推动步态的杠杆臂。所有这些功能在损伤中都易遭受严重破坏[2]。因此必须早期正确处理,以减少后遗症。跟骨骨折的治疗大体分为闭合复位与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为了探讨跟骨骨折的最优治疗方法,比较经过3年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海南省定安县中医院骨外科诊断为跟骨骨折的患者100例。均经X线确诊为闭合性跟骨骨折,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5.44)岁;病程1.5 h~7 d,平均12.5 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摔伤31例,跌倒扭伤2例,打击伤3例。对照组50例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4±5.72)岁;病程1.5 h~7 d,平均11.38 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摔伤30例,跌倒扭伤3例,打击伤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一步进行临床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术前均详细了解受伤经过,行摄踝关节正、侧位、双斜位X线片、踝关节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骨折块的大小、部位、移位情况及踝关节周围韧带、肌腱损伤情况。全部患者给予抬高患肢,患处给予冷敷,视患者肿胀情况确定手术时间。对照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内固定,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年,平均1.58年。

1.3 疗效标准

根据AOFAS踝-足评分系统,参考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的足部评分标准评分(满分100分),显效(90~100分),有效(75~89分),无效(50~74分)[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检验标准。

2 结 果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足部平均评分(85.69±5.4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71.48±4.25)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比较表

3 讨 论

跟骨为内外弓的共同后臂,其形态和位置对足弓的形成和负重影响极大[4]。跟腱附着于跟骨后结节,如结节因骨折而向上移位,可造成腓肠肌松弛,使距小腿关节发生过度背伸动作,从而妨碍足跟及足趾的正常功能。跟骨如骨痂形成增厚可引起站立时足跟底疼痛,足跟外翻畸形甚至可以引起痉挛性扁平足;跟距关节遭受破坏时亦可引起严重的后果[5]。因此,跟骨骨折必须做好早期治疗,以免发生失用综合征。

影响治疗方法选择的因素有多种,包括患者的全身情况、骨折为开放性或闭合性、是否存在并发损伤、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局部肿胀程度、术中术后出血多少、发生切口并发症的概率、骨折复位的难易程度和复位质量、术后临床效果、患者的配合程度等[6]。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应当指出,不仅开放性骨折存在软组织问题,绝大多数闭合性骨折也伴随有软组织相当程度的损伤,部分患者还伴有足部骨筋膜室综合征。因早期手术有时不能正确判断其损伤情况,故对于闭合性损伤,多主张在肿胀明显消退后再进行手术,但通常于10 d以内进行,不能延迟到伤后14 d以上,因那时骨折开始出现硬化,复位操作和复位质量将受到影响[7]。

保守治疗包括早期功能疗法、闭合复位,以及石膏、支具或其他外固定器固定等。其优点是减少由于操作带来的软组织损伤,减少由于切开带来的创口愈合和感染等问题的发生。但临床实践证明,对于有移位的关节内跟骨骨折和部分关节外骨折,保守治疗多不能达到骨折准确复位和可靠固定,无法满意地恢复跟骨的外形、后跟轴线及关节面的正常形态,常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后遗症较多,临床结果不佳[8]。与保守治疗相比,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手术具有显著的优点,能较好地满足骨折复位和固定的要求,达到理想的效果,恢复跟骨的正常形态特点,很少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可满意地恢复后足生物力学,在术后早期进行后足关节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防止疼痛和后足关节僵硬的发生,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9]。

本临床研究着眼于闭合性跟骨骨折的治疗,比较了保守闭合复位与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的优劣,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足部平均评分(85.69±5.4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71.48±4.25)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切开复位的效果要由于闭合复位。

总之,通过临床观察与目前的文献报道显示,对有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特别是关节内跟骨骨折,应给予复位固定,而手术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1]王群.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04-506.

[2]韩继洲.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临床研究[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3):310-311.

[3]路迪生,康两期,丁真奇,等.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17(11):1042-1043.

[4]王旭东,孙永胜,曲剑林,等.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14):370-371.

[5]张冠英.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382-384.

[6]巴特,孟春力,崔广发.Ⅱ型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55例[J].现代中西医综合杂志,2010,19(16):2010.

[7]陈展字,丁忠均,陈晋川.78例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研究[J].西南军医,2010,12(3):433.

[8]朱永展,李逸群,吴峰.早期清创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Ⅱ期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2,25(2):103.

[9]唐三元,杨辉,付海鹰.跟骨骨折的钢板内固定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8,14(5):275.

猜你喜欢

钢板关节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