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2014-11-17张伟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急性期中风活血

张伟生

(广东省汕头市饶平县中医医院,广东 汕头 515700)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分水岭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等,属中医学中风病范畴,此类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1]。据统计数据显示[2],缺血性中风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3/4以上,其中约50%~70%患者处于急性期。临床报道显示,在缺血性中风患者急性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是降低病死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关键。目前西医的常规治疗的手段主要包括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改善循环等。但是,患者仍极少部分能恢复到以往的状态,本研究将对我院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以祛湿化痰,活血通络为治法,观察运用化痰活血组方(全蝎6 g,僵蚕15 g,郁金15 g,丹参30 g,石菖蒲12 g,瓜蒌皮、远志、桃仁各15 g,川芎10 g,甘草6 g),探索化痰活血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的纳入标准:①病例来源: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②肝肾功能正常者。③神智清醒,能自行服用中药。

1.2 方法

本组共收集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有关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诊断标准[3]的患者92例,均为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其中男61例,女31例,年龄44~75岁,平均(60.41±7.21)岁,病程1~48 h,平均病程(25.43±10.63)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52±0.74)分。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消除血肿,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天;及尼莫地平片20 mg,3次/天;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辨证均为痰热腑实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组方:全蝎6 g,僵蚕15 g,郁金15 g,丹参30 g,石菖蒲12 g,瓜蒌皮、远志、桃仁各15 g,川芎10g,甘草6 g。伴肝阳上亢者,在化痰活血组方基础上加用钩藤10 g,天麻、赤芍、柴胡各10 g,丹皮、怀牛膝各10 g。伴有风痰阻络者加用白术、防风各12 g,半夏、秦艽各10 g,白芷9 g。伴气虚血瘀者加用黄芪30 g,赤芍、炒白术、当归各12 g,炙甘草10 g。煎汤口服,2次/天,连续服用30 d。

1.3 疗效评价

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价:根据参考文献[4]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SSS评分进行评定。②临床疗效[4]:基本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显著进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但<89%;好转:大部分生活可处理,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但<45%;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变化,可病情加重及死亡;总显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8.70%,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0.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2.61%,治疗组为91.3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S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表2 两组患者SSS评分比较

2.3 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常规、血生化及心电图均无异常变化,也无与化痰活血方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传统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发病的特点属于中医学“中风”的范畴[5]。其病机主要为气血逆乱,血随气上,致使脑络淤阻无法外泄而停留于体内并产生如痰饮与瘀血戕伐正气最终导致标实本ā而发生缺血性中风[6]。因而,治疗应以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

化痰活血方以瓜蒌皮为君药,起润肺化痰,利气宽胸之效。以石菖蒲、远志为臣药,以达开窍豁痰、安神、祛痰消肿之效;以桃仁、川芎、丹参、僵蚕、郁金、全蝎为佐药,以达破血逐淤、熄风镇痉、通络止痛之效。甘草为使,凑调和诸药之效。同时本研究根据患者病机不同,在化痰活血为基本方基础上随证化裁,以达协同增效之功[7]。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8.70%,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0.43%,,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化痰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该研究时间较短,样本量较小,结果的可信度受到限制,一个大样本、随机、双盲、长期、详细和先进研究手段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1]马丽虹,李冬梅,李可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269.

[2]彭素兰.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1,3(8): 10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志,2010,43(2):146-153.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徐敏.试论《内经》“贵时,声变”观念与中风病辨证论治[J].北京中医药,2011,30 (11): 829-832.

[6]潘峰,黄燕,郭建文,等.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意向性和安全性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5):653-656.

[7]刘剑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4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 (12):47-48.

猜你喜欢

急性期中风活血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