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部弹力纤维瘤误诊为脂肪瘤一例

2014-11-02苗小金张永玉隋晓慧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脂肪瘤肩胛弹力

苗小金, 张永玉, 隋晓慧

个案报告

背部弹力纤维瘤误诊为脂肪瘤一例

苗小金, 张永玉, 隋晓慧

弹力纤维瘤; 脂肪瘤; 纤维母细胞瘤

弹力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按软组织肿瘤组织学的WHO分类(2002年),其属于良性的纤维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肩胛下区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深面[1-2]。2013年6月,我们收治1例背部弹力纤维瘤患者,术前曾误诊为脂肪瘤。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影像学特点等作一简要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左背部皮下肿物1年余入院。查体:心、肺、腹部未见异常。患者于右侧卧位和坐位时,左背部肩胛下方可见拳头大小隆起,表面皮肤颜色正常,皮下深部可扪及7.0 cm×5.0 cm×2.0 cm大小肿物,边界不清,质韧,无压痛,肿物在体表的隆起程度随体位而变化;俯卧位时,肿物表面无明显隆起,触之不及。彩超示:在肌层下方可见一不均质稍强回声肿物,约65 mm×50 mm×19 mm,边界欠清,距皮肤13 mm;CDFI:内部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疑似脂肪瘤。

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在局部麻醉下行左背部肿物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物位于背阔肌深面,形状不规则,质地韧,紧贴肋骨骨膜,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并反折于前锯肌深面,用电刀将肿物与周围组织分离切除,送病理;结果示:弹力纤维瘤(图1)。

图1 大量弹性纤维呈球状(HE ×200)

2 讨论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弹力纤维瘤是局部组织对损伤的一种反应,而不是一种真性肿瘤[3-4]。由于肩胛下角与胸廓之间反复机械刺激,纤维结缔组织与血管长期受损,局部血运障碍及营养紊乱,从而造成纤维组织代偿性增生[5]。

脂肪瘤通常被认为是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多见于肩背、颈项、乳房、臀部等,除了好发于皮下外,还可以发生于肌间隔或肌肉深层,表现为局部肿块,质地柔软。术中可见完整薄层纤维膜[6]。

本例患者误诊的主要原因:①背部真皮层厚,脂肪瘤触诊扪及不清楚的情况比较常见。②临床工作中发现,背部脂肪瘤位于肌下的病例较常见,因此,彩超结果报告为肌下肿物,怀疑脂肪瘤,但并未引起临床医师的更多重视。③临床病例少,缺乏诊断经验。

2.1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因长期过度劳累而致局部组织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由于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过度增生,小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腔狭窄致营养障碍,由此发生变性所致,也可能伴有遗传因素[7]。

2.2 临床表现 据文献报道,自1961-2005年,全世界发生弹力纤维瘤的患者仅300例[8]。常见发病部位为肩胛下角区域(99%),也可发生于颈部、大腿、肘部、坐骨结节等部位。临床症状以局部疼痛不适及肩部活动时有异物感为主[9]。在肩关节处于前屈和内收位置时,肿物较明显;外展或内收肩关节时,患者可感觉肩胛骨有撞击感[2]。

2.3 影像学检查 超声示肿物边界不清,无包膜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肿块内无明显血流信号,与肿物位置深有关[10]。CT和MRI能够清楚地显示背部弹力纤维瘤的部位、大小、结构成分和邻近组织的结构关系。表现为肩胛下区菱形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和前锯肌深面,以及与胸廓相贴的软组织肿块,外形不规则,呈扁丘状,边界较清楚,类似于肌肉密度或信号,并出现脂肪组织密度或信号,邻近骨质无异常,周围软组织受推压而无侵犯[11]。

2.4 病理 肿瘤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组成,特征性改变有玻璃样变性的胶原纤维,呈弯曲宽带样、串珠样、锯齿状及大小不等的球形物质,以及弹力球呈散在或灶状分布[7,12]。

2.5 诊断 观察典型的肩胛下角区域肿物,可取站立姿势。将上臂上抬向前,并用力内收,使隐藏在肩胛下的肿物明显突出,再结合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做出诊断[9]。

2.6 治疗 以手术切除为主。因弹力纤维瘤与肌肉结合紧密,采用锐性分离则出血较多,所以应选择电刀切除。选择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术中要确切止血,创面内置负压引流管,术后减少上肢活动,给予局部加压包扎。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9]。

对一些无法手术切除的病例,可考虑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使弹力纤维瘤达到完全缓解,但要注意放射治疗后的并发症,如可能出现的肉瘤病变[2]等。

[1] 池诏丞, 许亚明, 邢宝成. 背部弹力纤维瘤1例报告[J]. 吉林医学, 2008,29(21):1933.

[2] 徐立辉, 牛晓辉. 弹力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6,5(4):236-238.

[3] 赵 辨. 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825.

[4] 雷林革, 张 伟, 张德郁. 腋窝弹力纤维瘤误诊男性副乳1例[J]. 疑难病杂志, 2010,9(1):16.

[5] 马立峰, 郭 艾, 刘振宇. 背部弹力纤维瘤一例报告[J].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7(3):185-186.

[6] 王 炜. 整形外科学[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466-467.

[7] 李 维, 司廷臣, 刘莉萍. 弹力纤维瘤96例临床病理分析 [J]. 浙江临床医学, 2011,13(1):99-100.

[8] 李 宁, 高禹舜, 赫 捷. 弹力纤维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1,2(6):28-29.

[9] 王昌明, 宋世兵, 蒋 斌, 等. 背部弹力纤维瘤10例诊治分析[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9,24(10):827-830.

[10] 李 曼, 墨 研, 宋慧芳, 等. 弹力纤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11(2):138.

[11] 孙 洋, 高振华, 孟悛非.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CT和MRI诊断[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21(6):431-433.

[12] 朱继兰, 张鸣镝, 韩金花, 等. 肩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与CT诊断[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19(4):387,394.

264200 山东 威海,威海市立医院 美容整形科

苗小金(1975-),女,山东威海人,主治医师.

10.3969/j.issn.1673-7040.2014.01.015

2013-10-12)

猜你喜欢

脂肪瘤肩胛弹力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肩胛下肌损伤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肩胛舌骨肌的超声解剖及临床应用价值
肩胛下旋综合征研究进展
后纵隔Ⅱ型髓样脂肪瘤1例
脂肪瘤,留还是不留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