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唇沟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术

2014-11-02范巨峰张岩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鼻唇透明质双侧

吕 伟, 侯 莹, 范巨峰, 张岩崑, 周 璐, 李 晶, 周 牮

注射微创美容

鼻唇沟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术

吕 伟, 侯 莹, 范巨峰, 张岩崑, 周 璐, 李 晶, 周 牮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透明质酸材料注射填充矫正鼻唇沟凹陷的方法。方法采用表面麻醉,应用透明质酸进行双侧鼻唇沟注射填充治疗, 每侧用量为1.5~2.0 ml,治疗后6个月评价鼻唇沟的改善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本组共33例患者。治疗后复诊均达到理想的鼻唇沟改善效果;随访6个月,鼻唇沟凹陷填充效果仍然存在,局部未发现硬结、红斑、感染、肉芽肿等情况。结论应用透明质酸材料注射填充修复鼻唇沟凹陷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效果持久,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鼻唇沟; 透明质酸; 注射法; 填充

鼻唇沟(俗称法令纹)是前面颊部与鼻翼及上唇结合处的解剖标志。年轻者的鼻部及上唇与颊部过度平滑流畅,但随着面部老化过程的进展,鼻唇沟逐渐加深,是中面部老化最明显的表现之一。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组织填充、颧脂肪垫悬吊、SMAS筋膜悬吊、埋没导引等[1]。在软组织填充治疗中,透明质酸材料应用最为广泛。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们应用透明质酸产品对33例鼻唇沟凹陷患者进行注射填充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3例患者。女性21例,男性12例;年龄38~52岁,平均43.4岁。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双侧鼻唇沟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治疗,其中有5例患者同时行下颌前沟与鼻唇沟填充;7例患者同时填充前面颊三角区。所有患者使用同种透明质酸填充产品。

2 治疗方法

2.1 适应证选择 选择鼻唇沟凹陷的健康者,除外存在全身性疾病、出凝血功能异常、面部有皮肤感染灶者,以及不能正确评价自身情况或精神异常者。女性应避开月经期。

2.2 治疗前准备 术前至少1周停用影响出凝血功能的药物及营养品。患者在治疗前常规拍摄正位、斜位及侧位标准照。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对面部老化程度进行评估,并预估每侧所需的填充剂量,透明质酸常用量为每侧1.5~2.0 ml。

2.3 注射填充方法 注射前,在注射点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进行表面麻醉30 min[2-3]。患者取半坐位,用记号笔标记双侧鼻唇沟拟进行填充的范围。注射区域以75%乙醇常规消毒。使用30 G细针头,自鼻唇沟最外下点与皮肤表面约15°进针至皮下,分别向鼻翼下缘及其上方约1.0 cm处进针,采用定点大量注射方法,将一侧预估量的1/3均匀注射于皮下层进行基础量填充;再抽取预估量的1/3,以交叉注射法注射于鼻唇沟真皮深层。最后将剩余1/3填充剂采取扇形注射方法[4],填充在真皮层内,并与周围组织进行过渡衔接。同法再行另一侧填充治疗。见图1。

2.4 注射治疗后处置 注射后可以局部冰敷1 h,因透明质酸材料渗透性较好,一般无须进一步按摩。但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青紫或苍白现象发生,并及时对症处理。治疗结束后,用75%乙醇轻柔擦去标记线,并拍摄术后标准照存档。

3 结果

本组共33例患者,每侧鼻唇沟填充治疗透明质酸用量为1.5~2.0 ml,平均1.6 ml。表面麻醉药物在保证作用时间后,效果基本满意,偶有疼痛不适,但患者均可耐受。随访患者至治疗后6个月,术后4~7 d肿胀基本消退,均达到理想的鼻唇沟改善效果(图2~7);术后6个月,观察填充效果仍存在,局部未发现硬结、红斑、感染、肉芽肿等并发症。

4 讨论

4.1 鼻唇沟的解剖及形成 鼻唇沟位于前面颊部与口周区交接的部位,为面部正常的解剖分界线。鼻唇沟内侧皮下组织致密,脂肪量少,外侧皮下组织则比较疏松,脂肪量较多。当面部老化出现时,往往表现为鼻唇沟加深。鼻唇沟的形成与皮肤老化弹性减弱、皮下组织容积减少、颧脂肪垫下垂、面部韧带松弛、反复的表情运动及鼻唇沟皮下组织的解剖特点有关。体位的变化也会影响鼻唇沟的形态,患者平卧时会减轻,而坐位时,由于面颊部皮肤松弛下垂,鼻唇沟加深明显[5-8]。

4.2 鼻唇沟部位注射透明质酸的优势与技巧 鼻唇沟是中面部明显老化的表现之一。临床常采用面部提升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治疗风险高,效果有时不尽人意。而注射填充治疗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好、创伤更小的治疗方法。自体脂肪、透明质酸类产品、胶原类产品和羟基磷灰石类产品均可应用于鼻唇沟填充,其中,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较为常见。但吸脂获得的脂肪颗粒通常较大,植入目的区域后会有30%~50%的吸收率,效果不易控制,可能会出现双侧不对称的情况,而且需要进行多次治疗。羟基磷灰石也常用于鼻唇沟的填充,但需要注射至皮下层,精细雕刻的效果不如透明质酸产品。透明质酸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填充材料,其用于鼻唇沟填充的优势是能很好地修复鼻唇沟外下方的细小皱纹[9-12]。

图1 鼻唇沟填充范围图2 治疗前正位图3 治疗后1个月正位图4 治疗前右斜位图5 治疗后1个月右斜位图6 治疗前左斜位图7 治疗后1个月左斜位

Fig1 Filling areas of nasolabial fold.Fig2 Frontal preview.Fig3 Frontal postview at 1 month.Fig4 Right oblique preview.Fig5 Right oblique postview at 1 month.Fig6 Left oblique preview.Fig7 Left oblique postview at 1 month.

鼻唇沟填充的目标是恢复面颊部与上唇之间过渡流畅的轮廓,而不是完全消除鼻唇沟,如果鼻唇沟被全部填充,面部外观将显得不自然。填充鼻唇沟时,先采用定点大量的注射方法进行皮下较深层次的基础量填充,可以使鼻唇沟凹陷获得初步的整体改善;再采用交叉注射的方法进行较浅的真皮深层填充,使皮下各层组织的容积均匀恢复;最后采用扇形注射的方法在真皮层进行填充,可以充分发挥透明质酸材料的优势,矫正皮肤表面的细小皱纹。由深层至浅层的分层立体填充方法可以均匀矫正凹陷的鼻唇沟,使其与颊部及上唇平滑过渡,并且不易出现局部的硬结现象。在填充时,如将透明质酸注射至鼻唇沟上方,会使前面颊部组织容积增加,局部隆起后使下方的鼻唇沟更加明显。透明质酸材料的特点决定它可以用来进行真皮内注射,可以有效地改善鼻唇沟下段皮肤的细小皱纹,但是也会增加出现红斑和淤青的风险[4,13-14]。

4.3 风险及对策 一般水肿发生在注射后24 h内,常与过度矫正和过度按摩有关,可口服或肌注皮质激素消除水肿。据报道皮下淤青是除局部红肿外最常见的并发症[13],本组治疗中尚未发现此类情况发生。预防出血的措施包括:熟悉局部的解剖结构,注射时避开血管位置;使用Carruthers医师建议的“进针推药”技术[15],其原理是进针注射,靠填充剂将小血管推离针的前进路径,也可应用钝针注射,可进一步减少组织撕裂和损伤;术后可即刻冰敷,如出现淤青必须马上压迫止血;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治疗前应停用降血粘度药和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注射后,可能会出现双侧不完全对称,必要时可在复诊时补充注射。透明质酸注射过浅会导致结节形成和丁达尔现象[4],可作小切口挤出透明质酸。对于深部的结节、注射过量、不对称等可采用透明质酸酶治疗[2,13-14]。

透明质酸注射于鼻唇沟上部,有可能损伤内眦动脉或发生血管栓塞。原因是在深层注射时,将大分子的填充剂注射至较大的血管内,从而导致血管栓塞、皮肤坏死。如发现周围皮肤组织苍白,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在此区域用力按摩,如果经过处理后苍白持续存在,可以在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口服水杨酸制剂。经过早期及时的处理,多数可以迅速得到改善,不会发生皮肤坏死、结痂和形成瘢痕。

综上所述,应用透明质酸材料注射填充修复鼻唇沟凹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效果持久,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1] 刘美辰, 马继光. 鼻唇沟年轻化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8):1448-1450.

[2] 梅喜雪, 王 斌, 向 红, 等.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 2007,16(8):1134.

[3] 华 伟, 米新陵, 严 霞, 等.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Er:YAG激光面部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15):2005-2006.

[4] 范巨峰. 注射美容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64-70.

[5] Goldstein SA, Goldstein SM. Anatomic and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in midface rejuvenation[J]. Facial Plast Surg, 2006,22(2):105-111.

[6] Turk JB, Goldman A. SOOF lift and lateral retinacular canthoplasty[J]. Facial Plast Surg, 2001,17(1):37-48.

[7] Kane MA. Treatment of tear trough deformity and lower lid bowing with injectable hyaluronic acid[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5,29(5):363-367.

[8] Gosain AK, Klein MH, Sudhakar PV, et al. A volumetric analysis of soft-tissue changes in the aging midface using high-resolution MRI: implications for facial rejuvenation[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5,115(4):1143-1152.

[9] 王 娜, 苑 丰, 王志军. 理想的注射美容填充剂[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0,21(3):164-166.

[10] 李晓燕, 汤利文, 周 凯.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面部除皱术[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8,19(2):127.

[11] 梁帮荣, 徐美辰, 袁继龙, 等.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鼻唇沟凹陷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3,24(8):481-483.

[12] 刘 萍, 刘 毅, 张瑞莉, 等. 颗粒脂肪与透明质酸填充鼻唇沟的效果分析[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2,23(10):584-586.

[13] 胡晓根, 杨 玥, 张维娜, 等. 透明质酸颜面部注射充填术后的并发症及其治疗[J]. 中国美容医学, 2010,19(5):654-656.

[14] 黄明欢, 宋建星. 透明质酸填充注射在医学美容中的临床应用和并发症[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21(5):866-869.

[15] Carruthers J, Carruthers A. Hyaluronic acid gel in skin rejuvenation [J]. J Drugs Dermatol, 2006,5(10):959-964.

Fillingofnasolabialfoldwithhyaluronicacidinjection

LYUWei,HOUYing,FANJu-feng,etal.

(DepartmentofPlasticSurgery,BeijingChaoyang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20,China)

ObjectiveTo introduce a filling of nasolabial fold with hyaluronic acid.MethodsUnder superficial anesthesia, all patients accepted treatment of bilateral nasolabial fold by hyaluronic acid injection, and 1.5-2.0 ml filler was injected in each sid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lasted 6 months, the improvement of nasolabial fold was evaluated and adverse effects was recorded.ResultsAll the 33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improvement after the therapy. The effect was still acceptable at 6 months follow-up without induration, erythema, infection and granuloma.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hyaluronic acid filler in repairing nasolabial fold is a very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with these advantages, like the lasting effect and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clinic.

Nasolabial fold; Hyaluronic acid; Injection; Filling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金资助(2011-3-019)

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整形外科

吕 伟(1980-),男,北京人,住院医师.

范巨峰,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整形外科,电子信箱: jufengfan@vip.163.com

10.3969/j.issn.1673-7040.2014.01.008

R622

A

1673-7040(2014)01-0023-03

2013-11-22)

猜你喜欢

鼻唇透明质双侧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透明质酸酶在透明质酸软组织填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鼻唇沟年轻化的最新进展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肉毒素和透明质酸联合治疗眉间纹疗效分析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