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单位的信息化与安全设计

2014-10-29

四川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设计阶段危险源

董 莉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00)

所谓安全设计[1],即是指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将因设计原因产生的危险源消除、减少或避免,是将安全管理向前提升到设计阶段,提高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如果能在安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将更有效提高安全设计水平,因此,本文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建筑安全设计信息平台,而设计单位将借助这信息平台进行建筑设计,将更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 设计阶段安全影响研究

1.1 国外研究

澳大利亚(Australia)的跨行业调研显示37%发生在工作场所的死亡与设计有关[2]。1997年Szymberski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绘制了“进度/安全影响曲线”[3](图 1)。发达国家普遍将施工安全设计作为一项标准。美国建筑工业协会提出了“通过设计预防”(PtD)安全理念[4]。

图1 工程进度/安全影响曲线

1.2 国内研究

在我国建筑设计业中已经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集中体现在四个领域:管理信息化领域、资源整合利用领域、网络技术领域、协同设计领域[5]。虽然建筑设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建筑安全设计方面仍未实现信息化,没有安全方面的信息平台为建筑设计单位提供信息支撑。同时我国针对设计阶段的安全研究主要是关于分析因设计错误而造成的事故及建筑安全设计内容[6];论述建筑设计阶段对施工安全产生的重要影响等[7]研究。

研究发现,我国针对设计阶段信息化的安全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对设计单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安全设计信息平台,并进行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安全设计研究。

2 安全设计信息平台的构建

安全设计信息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设计单位,目的是为设计单位提供可以实现安全设计的信息支撑,即通过集成众多具有代表性项目的信息实现设计单位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同时有助于方便设计单位反馈相关信息,促使设计单位更高效、更安全地完成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

安全设计信息平台的数据来源于已建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危险源和危害及最终的处理方法,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建筑部位及较优的处理方式,在建项目中出现的新的危险源和危害以及建筑设计标准规范。

安全设计信息平台的构成主要包括不同类型项目的分类及编码体系,不同项目中危险源和危害的分类和编码以及处理方法的编制,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建筑部位的分类与编码体系,以及其处理方法的编制,同时在建工程中出现的新的危险源或危害的上传等工作,同时各编码体系之间存在层级关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3 设计单位信息化的安全设计参与方式

设计单位利用上述的安全设计信息平台,将更有助于进行工程的安全设计,提升建筑工程安全性。而设计单位只有将安全信息平台融入到整个设计阶段中才能有效提升安全设计水平。

3.1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划分

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一般包括: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设计→审查→设计交底。为了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施工安全因素,可将设计过程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具体内容如下:

(1)概念阶段:指从业主对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进行思考、构思,收集数据,调查研究,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确立目标,完成设计任务书,直至设计招标文件的完成并进行公布的过程。

(2)方案设计阶段:指从设计单位自看到招标文件已进入设计准备阶段,确定参与建设项目设计的主要成员,分析研究业主的设计任务书,并着手思考、完成方案设计,以及参与项目设计方案的竞选,直至中标并签订项目设计合同的阶段。

(3)初步设计阶段:指在业主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之后,设计单位成立项目组织,完善此项目设计内容的各项系统及机制,依次进行初步设计及技术设计的过程。

(4)施工图设计阶段:指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的过程。

(5)收尾阶段:主要进行的是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以及评审的过程。

3.2 设计单位信息化的安全设计作业流程

基于上述的设计过程以及安全设计信息平台,可以设计一个设计单位安全设计的作业流程,以保证设计单位能应用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方法将因设计原因产生的危险源在设计阶段消除、减少或避免。安全设计作业流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在概念设计阶段,业主应提出设计意图并明确项目的安全目标、设计单位的安全目标和期望,以保证业主及设计单位对工程的安全意识。

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根据安全设计信息平台和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等资料文献确定危险范围、识别危险源并编制项目设计安全文件。

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依据安全设计信息平台,组织安全研讨会以识别出各种设计方案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及危害,并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选择危险源少的方案,再进行方案的内部和外部审查,其中包括安全方面,再进行技术设计的安全研讨。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首先设计专业人员应对施工图设计成果进行安全审核,然后专业工程师进行设计成果安全审核,审核通过的则进行成果确认,如果未通过则需要重新设计再审核。

在收尾阶段,业主应邀请专家会审图纸,同时设计单位对那些仍存在的不能消除的危险应在施工图纸中标识出来,同时对那些已减少的风险及不能消除的风险进行书面说明,以安全技术交底,并完善项目安全文件。

设计单位在信息化的设计作业流程中,还需运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来有效解决设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问题,以达到将因设计原因产生的危险源消除、减少或避免,实现高效的信息化的安全设计。

4 结论

在设计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方法将因设计原因产生的危险源消除、减少或避免,可以减少施工安全事故数,降低我国人力、财力及物力的损失,并全面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将作如下几点总结。

(1)本文构建了安全设计信息平台,以便于设计单位能更高效、更安全地进行建筑工程设计,为设计单位安全设计提供信息保障。

(2)本文基于上述内容研究了设计单位信息化的安全设计方式,其包括了从施工安全角度对设计阶段的划分和安全设计作业流程的设计。

[1]the WorkSafe Western Australia Commission.Safe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Draft code of practice.April 2007

[2]香港安全健康局.建造业安全设计工作坊: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EB/OL].绿十字,2010:3-4,http://www.oshc.org.hk/download/publishings/1/2258/10.pdf

[3]Szymberski R..Construction Project Safety Planning[J].TAPPI Journal,1997,80(11):69 -74.Gambatese,J.A.,Hinze,J.& Behm,Michael.Investigation of the Viability of Designing for Safety.The Center to protect Workers’Rights,USA ,2005

[4]John Gambatese,PhD,PE,R.Design for Safety and Health Components.CIB W099 Conference Melbourne,Australia,2009:21-23

[5]张军.试论建筑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J].建筑经济,2010,(5):75-77

[6]李成宏.工程设计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J].施工技术,2010,(S1)

[7]孙方,孙明义.建筑安全设计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0,(11):46-49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设计阶段危险源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探讨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探究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建筑安全重于泰山
探讨基于设计阶段的暖通工程预算管理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