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节过后你感染“心理病毒”了吗

2014-10-21李小舟

健康博览 2014年2期
关键词:紧迫感负性跳槽

李小舟

春节过后一上班,身边好多朋友说,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压力和紧迫感。过了元宵节,年就算过去了,职场人必须要上班和工作,很多人的职业压力感也随之而来。

现代人经常说“压力山大”。那什么是压力呢?在我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的压力表面是来自事件,实则来自情绪(如:焦虑、恐惧、烦恼、怨恨),这是一种“心理病毒”。

压力给人带来压迫感和紧迫感,但这种紧迫感和压力感又分为时间性压力和心理性压力。时间性压力就是事情必须在某个时刻完成:心理性压力是对“不确定”的压力,总觉得有种无形的力量压迫着自己,却又不清晰是什么。长期被这种心理情绪笼罩着,会有种焦虑感,甚至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就形成一种情绪型的“心理病毒”。这种“心理病毒”会让人形成一种不良状态,如焦虑、烦恼,并生出怨恨心抱怨社会,指责埋怨周围的人。

指责和抱怨的背后是:问题和错误是别人的,我是正确的。

抱怨指责让你陷入“情绪深渊”

我做过很多类似心理咨询,有一位来访者一见面先是抱怨公司,指责同事,又说老板不公平,很想跳槽。我问他跳过几次槽?他回答5次。

我看着他说:“看来跳槽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呆了一会,说:“是的,我也在寻找比跳槽更有效的解决方式,所以找到您。”

我笑了:“哦,是这样啊!看来你似乎意识到问题不仅仅出在别人身上,也可能在自己身上。”

他点了点头:“是的。但我一直不想承认这一点。”

我问:“如果承认了,会怎样?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他想了想回答:“如果自己承认,说明我是错误的,别人是对的。我不想承认自己不对。”

我点点头,看着他:“嗯,很好!你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己。”我又接着问:“如果你承认自己是错的,后果是什么?”

我害怕别人瞧不起我,领导不器重我、同事不认可我、公司辞退我……他一连串说出很多担心。

其实,他心理底层有很深的恐惧情绪,他担心自己不够好,所以先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误的。他以为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但结果通常是:当他拼命地证明自己对别人不对时,别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也会自动启动,也会用相同的方式回敬他。这样一来,双方都掉进了“情绪深渊”,传染上同样的“心理病毒”,同事关系必然恶化。

我对他说:“当一个人在抱怨别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抱怨自己。只是自己没有觉察到!”

如果每个人都用这种方式,那企业就会形成抱怨的环境,时间久了,就会成为“情绪型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做企业除了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更要看企业员工的情绪,如果员工的负性情绪多,就会像病毒一样复制并蔓延,如果不及时调整引导,最后会导致整个系统失灵,甚至瘫痪。

“心理病毒”不停复制痛苦经历

我还做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少妇离婚两次,都是因为家庭暴力。现在她又要面临第三次离婚,因为家庭暴力让她实在无法忍受,是离婚还是忍耐让她难以选择,于是她找到我做婚姻咨询。

一见面,她给我倒了一肚子的苦水,愤怒而委屈地控诉着老公。我一边听,一边拿起一面镜子,请她对着镜子控诉。她疑惑地看着我,虽然疑惑但她还是照做了,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继续控诉,说着说着,她停了下来,对我说:“李老师,原来我竟然是这样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啊!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发火的时候是如此让人恐怖和厌烦!”

我问她:“如果一个男人天天面对这样一张因为愤怒和怨气而变形的脸,他会是何种感觉?”

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也许问题真的出在我的身上,只是我不知道。

是的,当我们指责和抱怨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是向外的,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对。当我们把眼光收回时,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

“心理病毒”解药在哪里

很多人指责和抱怨他人一般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把抱怨当成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抱怨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二是推卸责任。把失败的原因推给别人,证明错误是别人的。

三是证明自己有能力。错误是别人造成的,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就会成功。

四是想控制别人。想让对方听从自己的意见或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去做,如果对方没有按自己的标准,就会用心生不满,埋怨指责对方。

五是对他人有心理期待。通过指责和抱怨引起对方的重视或关注。

指责和抱怨都是负性能量,科学告诉我们,人的能量场决定局面和结果。所以要学会把不良的负性情绪转化为正向能量,否则就会对自己造成“心理暴力”。即使你的负性情绪是针对别人,但负性能量在自己体内,不管你发射与否,身体都会受到伤害。唯有把负性情绪转化,才会停止“心理病毒”的蔓延。 节后除“心理病毒”试试这些方法:

●转变心念。

●做转念作业和练习;

●做专业的一对一心理辅导:

●把坏事往相反方向想;

编辑/赵湘endprint

猜你喜欢

紧迫感负性跳槽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跳槽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
岛内九成上班族想节后跳槽
我该辞职吗?
忙着跳槽的人
约翰·科特:紧迫感,危机中的关键领导力
一切变革从“紧迫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