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困生“一对一”学习帮扶机制
——以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为例

2014-10-20鲍士水

文教资料 2014年16期
关键词:一对一对子学风

鲍士水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浅谈学困生“一对一”学习帮扶机制
——以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为例

鲍士水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构建学困生“一对一”学习帮扶机制是高校学风建设和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高校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针对学困生成绩提高的“一对一“帮扶机制进行了探讨。

学困生 一对一 学习帮扶

“学困生”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因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导致出现多门课程挂科,从而出现留级甚至不能按照学校的要求正常毕业的学习困难群体。为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并顺利完成学业,高校构建“学困生”学习帮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历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开展学风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一切工作围绕学风建设,通过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习;学习方法交流会教学生学习;优秀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激励学生学习;公正公开的奖助学金评选体系保障学生学习;完善的课堂考勤管理制度强化学生学习;考前动员签订考试诚信书规范学生的考试行为,在学院逐渐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良好学风。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院还精心组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毕业生就业考研经验交流会、对学困生的“一对一“学习帮扶等活动。其中学习帮扶活动的开展取得明显效果,帮扶活动中帮扶者是班级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被帮扶者是班级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帮扶者与被帮扶者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一、全面分析学困生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

各班级班委负责调查本班级所有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出班级成绩后五名同学的名单,把他们列为被帮扶对象,并列出这些学生的平时表现,然后与班级中学习优秀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另外通过分析总结得出某些学生成绩较差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生源质量不同,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补考人数较多,甚至三四门课;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存在茫然心理;③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松懈、学习积极性不高。晚自习有不少同学以参加学校及院里的活动借口,经常迟到早退。课余时间主动看书学习的学生少,大部分学生被动地上晚自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几乎没和任课老师交流过;④自我管理不够、不良行为突出。少部分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不能自拔,导致期末考试有多门课程挂科;⑤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主要精力放在谈恋爱上,在恋爱过程中患得患失,把学习抛在一边;⑥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贫困,经常在外打工挣钱影响学习;⑦以发展个人的特长为主,不能正确处理专业课学习与个人特长发展的关系,把专业学习丢到一边。

二、“一对一”学习帮扶活动的开展

1.组织形式多样的“一对一”学习帮扶活动。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学院组织全体被帮扶对象开会,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学习的自信心,然后各班结合本班级实际开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帮扶活动。学院2011级水文与水资源规划系及环境工程系5个班级学习帮扶活动采取的是集中的帮扶形式,通过以下方式开展活动,一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帮扶小组。帮扶小组由班级指定学习成绩优异的帮扶者与被帮扶者组成,在小组内部帮扶者与被帮扶者采取个人自愿的方式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二是制订帮扶计划。依据学期课程安排确定帮扶的内容和时间,帮扶者利用课余时间或晚自习帮助被帮扶者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解决弱势学科中存在的学习问题,并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三是制定帮扶纪律。规定学习小组成员每周必须至少三次一起学习,由组长做好考勤;每个成员应按时参加活动,要做到不迟到、早退或缺席,如遇特殊情况,小组成员须事先向帮扶组长请假;帮扶者与被帮扶者每月上交一份学习心得,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每个小组在学期末交一份较详尽的帮扶活动总结材料。四是加强监督考核。每个帮扶小组选举产生一位组长,负责组织监督本小组的学习。各个班委成员也要督促各帮扶小组活动的开展,对帮扶效果显著的小组及小组中成绩进步快的同学,在每学年的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对帮扶效果不明显的小组,小组成员要一起查找原因,共同商讨更好的学习帮扶方案,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五是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各帮扶小组组长定期收集并及时向任课老师请教,或者是请任课老师在课余时间为他们进行集中讲授。

2011级地质资源与工程专业5个班级采取分散的帮扶形式,让被帮扶者从班级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中自由选择帮扶者,结成“一对一”的对子,签订帮扶协议,协议规定了帮扶者与被帮扶者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帮扶对子采取自由灵活的帮扶方式,每个帮扶对子制订帮扶计划,自己选择帮扶时间,并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由各班级的学习委员负责管理和监督这各个班级的帮扶对子。被帮扶者与帮扶者自由选择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和方式,除了对帮扶者进行相应的课程指导外,也帮助其寻找学习较差的原因。从根本上改变被帮扶者的不良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目的。

2.及时总结并相互交流经验。辅导员每两周组织各班级的学习委员或帮扶小组组长开一次交流会,由各班级学习委员汇报本班近期“一对一”学习活动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对于帮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学习部组织各班级相互交流学习,对于帮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并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经验交流,了解各班级帮扶活动的信息,及时解决帮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各班级之间构建你帮我带的竞争机制,促使帮扶活动更顺利地开展。每学期考试结束后,认真分析被帮扶同学的成绩,对取得明显进步的同学,学院会在每学期召开的学风表彰大会上对帮扶者及被帮扶者给予表彰。

3.认真总结帮扶活动取得的效果。2012—2013学年学院2012级、2011级、2010级、2009级四个年级共签订210对帮扶协议,经过一年的帮扶以后,有181个被帮扶对象成绩取得了进步,进步率达到86.2%。其中成绩进步5名以内的共72对,成绩进步5至10名的共84对,进步达到10名次以上的共25对。通过参与“一对一”帮扶学习活动,不但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端正、学习方法更科学、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而且拉动整个班级甚至整个专业的学习成绩。通过参与“一对一”帮扶学习活动,不仅使被帮扶学生成绩得到了提高,而且帮扶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专业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通过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老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通过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学生课堂出勤、课堂纪律也有了明显改善,营造了良好学习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我系学风建设。2011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11-1班某同学进校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方法不正确,期末考试挂科较多,很少参加团组织生活。自从参加班上组织的学习帮扶活动后,在优秀学生的帮扶下,他的学习态度逐渐端正,学习方法得到改进,而且养成了自觉上晚自习的好习惯。

三、“一对一”学习帮扶活动的局限性

帮扶活动营造出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是个别帮扶者的积极主动性较差,不能及时督促被帮扶的同学学习。二是各班级帮扶小组制定的帮扶纪律,经常由于帮扶小组中个别不良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持续执行。三是个别被帮扶者不能积极响应帮扶小组的安排,习惯于独自学习,不习惯集体学习。另外到了大三下学期学生由于经常到校外实习、复习考研;大四学生忙于找工作、毕业设计等任务繁重,基本无暇顾及帮扶活动,大一学生又处在大学生活适应期,学习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在班级内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的最佳时间是大一下学期、大二及大三上半学期。

[1]王子鸣.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01):97-98.

[2]周树军.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建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

猜你喜欢

一对一对子学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文化滋养文字 情境创生情趣
——《古对今》教学活动设计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春联里徜徉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