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瑜伽对高校女教职工心理调节影响的调查研究

2014-10-20宋永晶冯永波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机能瑜伽教职工

宋永晶+冯永波

一、前言

伴随着瑜伽国际化步伐的加速,瑜伽运动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健身项目之一。现如今高校女教职工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经常感到焦虑、易怒、无助、身心疲惫而无法得到缓解,急需一种方法能彻底放松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将绷紧已久的神经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舒缓。瑜伽以结合、相应、心灵的统一等为特点,深受高校女教职工的喜爱,笔者对部分高校女教职工的瑜伽练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湖北经济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长江大学、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宝鸡文理学院等8所高校中,抽取长期参与瑜伽锻炼的高校女教职工3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瑜伽对人的心理问题的辅助治疗作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为后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材料和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30份,收回29份,回收率96.67%,其中有效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90%。(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瑜伽教练和参与锻炼的高校女教职工进行访谈,了解目前困扰她们锻炼的问题和心得。(4)数理统计法。对经过统计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基本的分类归纳整理,运用EXCELL2007、SPSS12.0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5)逻辑分析法。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高校女教职工锻炼前后情况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运用相关的理论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的思维与认知功能状况比较

表1 在瑜伽运动前后的作业完成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瑜伽运动前,能完成的女教工不到一半,其中完成较好的为33.33%,完成很优秀的只有13.33%,大部分不能完成好,甚至还有20%的完成不了。经过一段时间瑜伽运动治疗后可以发现,完成得非常优秀的比运动前提高了一倍多,超过50%的人都非常好地完成了任务,体现了瑜伽运动对人的思维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存在着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2.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心理情绪恢复状况比较

表2 在瑜伽运动前后的情绪变化情况表

通过瑜伽运动,锻炼前后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可以反映女教职工的情绪变化,问卷题目测试主要反映忧虑性、紧张性、兴奋性、消极性和积极性这五种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瑜伽运动前,女教职工的忧虑性、紧张性和消极性保持很高的比例,分别为26.67%、36.67%、26.67%。通过瑜伽运动可以发现,在情绪变化中,尤为明显的是积极性变化由以前的6.67%上升到26.67%,兴奋乐观性也上升了,其他的消极情绪均有很大比例的下降。

3.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身体机能变量的统计及均数比较

表3 瑜伽运动前与运动后各身体机能变量的均数比较表

注:P<0.001。

从表3可以看出,瑜伽运动前后女教职工的身体机能健康水平存在明显不同。瑜伽运动前的身体价值、运动能力和身体吸引力三方面远远低于瑜伽运动后,这说明了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身体机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且变化和发展的趋势都是好的,瑜伽运动对缓解高校女教职工的压力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通过瑜伽运动,高校女教职工的思维与认知功能、满意度和心理状况均得到改善。研究结果表明,瑜伽运动可以对高校女教职工的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2)瑜伽运动前后女教职工的身体机能健康水平存在明显不同,尤其在身体价值、运动能力和身体吸引力三方面瑜伽运动前远远低于瑜伽运动后。

2.建议

(1)通过瑜伽的锻炼,为高校女教职工制订适宜的计划,由教练每天督促按时完成。(2)瑜伽运动不是万能的,不能作为真正解决压力的唯一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配合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方式进行。

一、前言

伴随着瑜伽国际化步伐的加速,瑜伽运动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健身项目之一。现如今高校女教职工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经常感到焦虑、易怒、无助、身心疲惫而无法得到缓解,急需一种方法能彻底放松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将绷紧已久的神经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舒缓。瑜伽以结合、相应、心灵的统一等为特点,深受高校女教职工的喜爱,笔者对部分高校女教职工的瑜伽练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湖北经济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长江大学、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宝鸡文理学院等8所高校中,抽取长期参与瑜伽锻炼的高校女教职工3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瑜伽对人的心理问题的辅助治疗作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为后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材料和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30份,收回29份,回收率96.67%,其中有效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90%。(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瑜伽教练和参与锻炼的高校女教职工进行访谈,了解目前困扰她们锻炼的问题和心得。(4)数理统计法。对经过统计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基本的分类归纳整理,运用EXCELL2007、SPSS12.0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5)逻辑分析法。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高校女教职工锻炼前后情况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运用相关的理论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的思维与认知功能状况比较

表1 在瑜伽运动前后的作业完成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瑜伽运动前,能完成的女教工不到一半,其中完成较好的为33.33%,完成很优秀的只有13.33%,大部分不能完成好,甚至还有20%的完成不了。经过一段时间瑜伽运动治疗后可以发现,完成得非常优秀的比运动前提高了一倍多,超过50%的人都非常好地完成了任务,体现了瑜伽运动对人的思维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存在着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2.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心理情绪恢复状况比较

表2 在瑜伽运动前后的情绪变化情况表

通过瑜伽运动,锻炼前后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可以反映女教职工的情绪变化,问卷题目测试主要反映忧虑性、紧张性、兴奋性、消极性和积极性这五种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瑜伽运动前,女教职工的忧虑性、紧张性和消极性保持很高的比例,分别为26.67%、36.67%、26.67%。通过瑜伽运动可以发现,在情绪变化中,尤为明显的是积极性变化由以前的6.67%上升到26.67%,兴奋乐观性也上升了,其他的消极情绪均有很大比例的下降。

3.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身体机能变量的统计及均数比较

表3 瑜伽运动前与运动后各身体机能变量的均数比较表

注:P<0.001。

从表3可以看出,瑜伽运动前后女教职工的身体机能健康水平存在明显不同。瑜伽运动前的身体价值、运动能力和身体吸引力三方面远远低于瑜伽运动后,这说明了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身体机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且变化和发展的趋势都是好的,瑜伽运动对缓解高校女教职工的压力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通过瑜伽运动,高校女教职工的思维与认知功能、满意度和心理状况均得到改善。研究结果表明,瑜伽运动可以对高校女教职工的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2)瑜伽运动前后女教职工的身体机能健康水平存在明显不同,尤其在身体价值、运动能力和身体吸引力三方面瑜伽运动前远远低于瑜伽运动后。

2.建议

(1)通过瑜伽的锻炼,为高校女教职工制订适宜的计划,由教练每天督促按时完成。(2)瑜伽运动不是万能的,不能作为真正解决压力的唯一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配合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方式进行。

一、前言

伴随着瑜伽国际化步伐的加速,瑜伽运动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健身项目之一。现如今高校女教职工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经常感到焦虑、易怒、无助、身心疲惫而无法得到缓解,急需一种方法能彻底放松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将绷紧已久的神经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舒缓。瑜伽以结合、相应、心灵的统一等为特点,深受高校女教职工的喜爱,笔者对部分高校女教职工的瑜伽练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湖北经济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长江大学、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宝鸡文理学院等8所高校中,抽取长期参与瑜伽锻炼的高校女教职工3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瑜伽对人的心理问题的辅助治疗作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为后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材料和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30份,收回29份,回收率96.67%,其中有效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90%。(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瑜伽教练和参与锻炼的高校女教职工进行访谈,了解目前困扰她们锻炼的问题和心得。(4)数理统计法。对经过统计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基本的分类归纳整理,运用EXCELL2007、SPSS12.0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5)逻辑分析法。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高校女教职工锻炼前后情况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运用相关的理论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的思维与认知功能状况比较

表1 在瑜伽运动前后的作业完成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瑜伽运动前,能完成的女教工不到一半,其中完成较好的为33.33%,完成很优秀的只有13.33%,大部分不能完成好,甚至还有20%的完成不了。经过一段时间瑜伽运动治疗后可以发现,完成得非常优秀的比运动前提高了一倍多,超过50%的人都非常好地完成了任务,体现了瑜伽运动对人的思维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存在着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2.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心理情绪恢复状况比较

表2 在瑜伽运动前后的情绪变化情况表

通过瑜伽运动,锻炼前后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可以反映女教职工的情绪变化,问卷题目测试主要反映忧虑性、紧张性、兴奋性、消极性和积极性这五种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瑜伽运动前,女教职工的忧虑性、紧张性和消极性保持很高的比例,分别为26.67%、36.67%、26.67%。通过瑜伽运动可以发现,在情绪变化中,尤为明显的是积极性变化由以前的6.67%上升到26.67%,兴奋乐观性也上升了,其他的消极情绪均有很大比例的下降。

3.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身体机能变量的统计及均数比较

表3 瑜伽运动前与运动后各身体机能变量的均数比较表

注:P<0.001。

从表3可以看出,瑜伽运动前后女教职工的身体机能健康水平存在明显不同。瑜伽运动前的身体价值、运动能力和身体吸引力三方面远远低于瑜伽运动后,这说明了在瑜伽运动一段时间前后身体机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且变化和发展的趋势都是好的,瑜伽运动对缓解高校女教职工的压力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通过瑜伽运动,高校女教职工的思维与认知功能、满意度和心理状况均得到改善。研究结果表明,瑜伽运动可以对高校女教职工的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2)瑜伽运动前后女教职工的身体机能健康水平存在明显不同,尤其在身体价值、运动能力和身体吸引力三方面瑜伽运动前远远低于瑜伽运动后。

2.建议

(1)通过瑜伽的锻炼,为高校女教职工制订适宜的计划,由教练每天督促按时完成。(2)瑜伽运动不是万能的,不能作为真正解决压力的唯一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配合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方式进行。

猜你喜欢

机能瑜伽教职工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机能时代
迎接瑜伽日
亲子瑜伽有魔法
动物中的瑜伽高手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每月新鲜
冰上瑜伽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