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5例疗效观察

2014-10-17王家卿张楠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

王家卿+张楠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85-02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治疗后都能痊愈。而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由过去的手术治疗转变为中西医内外科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笔者自2013年1月-2013年7月共收治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本科2003年1月—2013年7 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共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2~67岁,病程4~20 h。胆源性26例,非胆源性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急性胰腺炎平均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局部出现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并发症,经B 超或CT 检查进行证实;(2) 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如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或消化道出血等;(3)Ranson 评分超过3 分;(4)急性胰腺炎APACHE Ⅱ评分超过8 分[1]。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a、禁食,持续胃肠减压;b、吸氧、补液、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预防胰腺及肠缺血;c、其他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d、抗生素:选用头孢类抗生素,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e、营养支持等治疗:完全肠道外营养液。

2.2治疗组采用中药清胰汤加减:银花、连翘、黄连、黄芩、厚朴、枳壳、生大黄(后下)、木香各15 g,败酱草30 g,地榆30 g等。上述药物每日1剂,水煎浓缩至200 mL,每次取100 mL胃管内注入后夹管1~2 h,每日2次。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依据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液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住院天数等制订。判定标准[2]:痊愈:症状、体征3天内缓解,7天内消失,血淀粉酶正常,B超、CT检查基本正常。显效:症状体征7天内显著好转,血淀粉酶恢复正常,B超、CT检查胰腺水肿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7天内减轻,血淀粉酶有下降趋势,B超、CT检查胰腺水肿有所改善。无效:7天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下降或加重。

3.2治疗结果见表1。

4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的现象越来越多,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它成为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大部分胰腺炎是轻型和自限性,但25%可进一步发展成为病情凶险的重症胰腺炎[3]。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其致死率仍较高,最高可达26%,临床上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治疗过程非常困难。故早期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重点。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属“腹痛”范畴,证属阳明腑实证,治法为通腑泄热,行气导滞。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强调六腑以通为用,腑气不通是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机。暴饮暴食,饮酒引起肝郁气滞,中焦气机阻滞不通而致腹痛,腑气升降失常而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湿热蕴结而发热,应针对腑气不通的基本病机进行治疗。采用清胰汤加减配合西医来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满意。其中大黄、芒硝攻积导滞,地榆、败酱草清热解毒,枳实、川楝、白芍理气行滞,解痉止痛;清胰汤诸药配合,增加胃肠蠕动功能,促进毒素的排出,恢复排气排便,减少肠道细菌的生成,改善毛细管通透性,进一步减轻全身炎症反应[4]。

笔者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合中医清胰汤加减治疗,经治疗后10 d内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血尿淀粉酶、CT或B超检查)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15 d;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3~6个月后可行胆囊切除、胆道取石术等,使急症手术变为择期手术,有利于患者的健康。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

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培乐,李听钰,粱军,等.中药清肝利胆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8(6):461-462.

[2]徐志林,张亚琳,张苏河.临床胰腺病学[M].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97.

[3]尚文璠,黄穗平,余绍源,等,中西医结合治疗159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6):421~423.

[4]李文茂,李方明,刘祖明,等,改良清胰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264~265.endprint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85-02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治疗后都能痊愈。而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由过去的手术治疗转变为中西医内外科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笔者自2013年1月-2013年7月共收治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本科2003年1月—2013年7 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共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2~67岁,病程4~20 h。胆源性26例,非胆源性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急性胰腺炎平均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局部出现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并发症,经B 超或CT 检查进行证实;(2) 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如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或消化道出血等;(3)Ranson 评分超过3 分;(4)急性胰腺炎APACHE Ⅱ评分超过8 分[1]。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a、禁食,持续胃肠减压;b、吸氧、补液、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预防胰腺及肠缺血;c、其他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d、抗生素:选用头孢类抗生素,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e、营养支持等治疗:完全肠道外营养液。

2.2治疗组采用中药清胰汤加减:银花、连翘、黄连、黄芩、厚朴、枳壳、生大黄(后下)、木香各15 g,败酱草30 g,地榆30 g等。上述药物每日1剂,水煎浓缩至200 mL,每次取100 mL胃管内注入后夹管1~2 h,每日2次。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依据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液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住院天数等制订。判定标准[2]:痊愈:症状、体征3天内缓解,7天内消失,血淀粉酶正常,B超、CT检查基本正常。显效:症状体征7天内显著好转,血淀粉酶恢复正常,B超、CT检查胰腺水肿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7天内减轻,血淀粉酶有下降趋势,B超、CT检查胰腺水肿有所改善。无效:7天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下降或加重。

3.2治疗结果见表1。

4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的现象越来越多,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它成为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大部分胰腺炎是轻型和自限性,但25%可进一步发展成为病情凶险的重症胰腺炎[3]。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其致死率仍较高,最高可达26%,临床上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治疗过程非常困难。故早期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重点。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属“腹痛”范畴,证属阳明腑实证,治法为通腑泄热,行气导滞。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强调六腑以通为用,腑气不通是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机。暴饮暴食,饮酒引起肝郁气滞,中焦气机阻滞不通而致腹痛,腑气升降失常而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湿热蕴结而发热,应针对腑气不通的基本病机进行治疗。采用清胰汤加减配合西医来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满意。其中大黄、芒硝攻积导滞,地榆、败酱草清热解毒,枳实、川楝、白芍理气行滞,解痉止痛;清胰汤诸药配合,增加胃肠蠕动功能,促进毒素的排出,恢复排气排便,减少肠道细菌的生成,改善毛细管通透性,进一步减轻全身炎症反应[4]。

笔者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合中医清胰汤加减治疗,经治疗后10 d内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血尿淀粉酶、CT或B超检查)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15 d;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3~6个月后可行胆囊切除、胆道取石术等,使急症手术变为择期手术,有利于患者的健康。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

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培乐,李听钰,粱军,等.中药清肝利胆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8(6):461-462.

[2]徐志林,张亚琳,张苏河.临床胰腺病学[M].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97.

[3]尚文璠,黄穗平,余绍源,等,中西医结合治疗159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6):421~423.

[4]李文茂,李方明,刘祖明,等,改良清胰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264~265.endprint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85-02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治疗后都能痊愈。而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由过去的手术治疗转变为中西医内外科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笔者自2013年1月-2013年7月共收治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本科2003年1月—2013年7 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共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2~67岁,病程4~20 h。胆源性26例,非胆源性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急性胰腺炎平均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局部出现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并发症,经B 超或CT 检查进行证实;(2) 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如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或消化道出血等;(3)Ranson 评分超过3 分;(4)急性胰腺炎APACHE Ⅱ评分超过8 分[1]。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a、禁食,持续胃肠减压;b、吸氧、补液、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预防胰腺及肠缺血;c、其他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d、抗生素:选用头孢类抗生素,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e、营养支持等治疗:完全肠道外营养液。

2.2治疗组采用中药清胰汤加减:银花、连翘、黄连、黄芩、厚朴、枳壳、生大黄(后下)、木香各15 g,败酱草30 g,地榆30 g等。上述药物每日1剂,水煎浓缩至200 mL,每次取100 mL胃管内注入后夹管1~2 h,每日2次。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依据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液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住院天数等制订。判定标准[2]:痊愈:症状、体征3天内缓解,7天内消失,血淀粉酶正常,B超、CT检查基本正常。显效:症状体征7天内显著好转,血淀粉酶恢复正常,B超、CT检查胰腺水肿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7天内减轻,血淀粉酶有下降趋势,B超、CT检查胰腺水肿有所改善。无效:7天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下降或加重。

3.2治疗结果见表1。

4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的现象越来越多,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它成为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大部分胰腺炎是轻型和自限性,但25%可进一步发展成为病情凶险的重症胰腺炎[3]。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其致死率仍较高,最高可达26%,临床上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治疗过程非常困难。故早期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重点。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属“腹痛”范畴,证属阳明腑实证,治法为通腑泄热,行气导滞。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强调六腑以通为用,腑气不通是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机。暴饮暴食,饮酒引起肝郁气滞,中焦气机阻滞不通而致腹痛,腑气升降失常而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湿热蕴结而发热,应针对腑气不通的基本病机进行治疗。采用清胰汤加减配合西医来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满意。其中大黄、芒硝攻积导滞,地榆、败酱草清热解毒,枳实、川楝、白芍理气行滞,解痉止痛;清胰汤诸药配合,增加胃肠蠕动功能,促进毒素的排出,恢复排气排便,减少肠道细菌的生成,改善毛细管通透性,进一步减轻全身炎症反应[4]。

笔者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合中医清胰汤加减治疗,经治疗后10 d内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血尿淀粉酶、CT或B超检查)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15 d;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3~6个月后可行胆囊切除、胆道取石术等,使急症手术变为择期手术,有利于患者的健康。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

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培乐,李听钰,粱军,等.中药清肝利胆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8(6):461-462.

[2]徐志林,张亚琳,张苏河.临床胰腺病学[M].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97.

[3]尚文璠,黄穗平,余绍源,等,中西医结合治疗159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6):421~423.

[4]李文茂,李方明,刘祖明,等,改良清胰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264~265.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
细胞因子等的变化以及OFR在SAP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营养状态的效果研究
舒适护理在重症胰腺炎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