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闻兰芷动芳馨——谈紫砂“明月壶”的创作理念思考

2014-10-09魏勤

江苏陶瓷 2014年3期
关键词:圆珠芳心制壶

魏勤

(宜兴 214221)

紫砂壶艺在中国的传承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它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着无法比拟的历史文化价值。加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雕琢,紫砂壶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陶瓷器具中,紫砂壶和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为众人所熟知,它是公认的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一把紫砂壶可以折射出艺人的文化素养、制作水平和艺术境界。对于紫砂壶的创作者而言,他们不仅要掌握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要学习更多文化艺术方面的技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还要善于思考,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创作的灵感,这样才能使高超的技艺与完美的灵感相结合,创造出崭新的优秀文化艺术品。然而,要创作出富有精神文化内涵的作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赋予紫砂壶崭新的创作理念,进而普及一种生活态度与人生的信念。

1 紫砂“明月壶”的创作理念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赋予壶器形态生命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壶艺的创作理念。从紫砂光器、花器、筋囊器到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现代陶艺,都会从形式中表达,并阐释一个突出的主题。尤其是在紫砂壶的创新设计中,追求创作理念的成功,已成为当代紫砂陶艺人追求完美、彰显个性、超越现实形态而存在的价值所在了。以紫砂“明月壶”为例(见图1),壶名“明月”即是此壶的创作理念。该壶圆润略扁的造型犹似一道明月,光泽润滑的圆珠身端正挺秀、精致小巧、端庄雅致;密实而协调的平盖将圆润的壶身衬托得淋漓尽致;小小的宝珠壶钮强调壶身的珠圆玉润,显得精实有神;倒耳把曲线优美、收放有度;壶嘴凹凸有致、比例适当,既增加了壶器整体上的稳定感,又将“明月”般的柔和演绎得尽善尽美。壶色鲜明澄和,壶型端洁秀雅,好似一弯明月悬于空中,静静地予人愉快的观感。

图1 明月壶

紫砂“明月壶”的创作理念是以圆润的壶型为依托的。此壶重就重在一个“圆”字,腹身呈大圆珠形,壶钮则像个笠帽状的小圆珠,有相映成趣、上下呼应之感。其流曲、圆、润,把圈长圆,嵌盖包裹在圆体中,更让整件“明月壶”显得圆润可爱,犹如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2 紫砂“明月壶”刻绘的内涵

紫砂“明月壶”壶腹刻绘的“兰芷芳心”四字,与此壶的创作理念相互衬托。“兰芷芳心”一词有一段来历,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以来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在岳阳楼落成之时,滕子京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59个字写景抒情,很有气势。从美学的角度上看,“兰芷芳心”四字与此壶的创作理念“明月”有相互映衬的艺术效果。“兰芷芳心”寓意了湖水连天的洞庭湖美景,在如此美景之下,更有明月相伴,颇有“海上生明月”之夜色美。试想,在静谧的夜晚,朋友们在一起感受美好的月光和幸福的时光,任时光起静静地流淌,缓缓地流在心上,细细回味着夜色的恬淡和明亮,这是多么诗意的生活。

创作理念是制作紫砂壶的思想,也是灵魂。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工艺、泥料是上佳的,重要的是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快乐与享受,进而影响到身体健康。因此,制壶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也是制壶人各种品质的体现。要进一步的把握制壶的技术和奥妙,就是要进行更多的实践锻炼。所谓熟能生巧,只有掌握好制壶的技艺,才能巧用技术,将自己的灵感展现在壶上。制壶艺人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探索技巧、寻找灵感,体会制壶的快乐,并且培养自己的情操。在制壶的过程中,茗壶也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融入现代人普遍能够接受的创意,这是一种新形势的创新,要求壶艺人在创作紫砂壶器时,赋予它艺术创作理念。另一方面,要体现紫砂壶的创作理念,也离不开艺人的感性。一件成型的紫砂壶不仅包含了艺人极具智慧的创意,也体现了艺人的精神寄托和精神信仰。这把紫砂“明月壶”体现了对闲适生活的无限向往,它所追求的美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上的理念,更是追求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1]韦钟云.试论紫砂壶的构思理念和创作方法[J].景德镇陶瓷.2003(04):18-20.

[2]胡立敏.浅谈宜兴紫砂壶艺的创新[J].佛山陶瓷.2000(09):50.

猜你喜欢

圆珠芳心制壶
王宇奇
平衡时刻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论紫砂“圆珠壶”的圆润之美和文化特征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Comprehension of “Love”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蝶恋花·赋别
让笔尖上的“圆珠”不再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