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2014-10-08杨红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练笔兴趣活动

杨红霞

摘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个体合理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被重视和认同,能充分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其学习产生积极效应,因此教师应从激发兴趣入手,触及学生情感认知领域,引发其探究心理,促进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在阅读方法上,教师指导要灵活多样,少一点“方法论”,多一些“渗透术”。营造读书氛围,拓宽阅读空间,开展多样活动。家校联合,引导练笔;言传身教,师生共读。

关键词:兴趣;方法;活动;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96-02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补充与延伸,广泛阅读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模型、思维习惯、审美取向、情感体验的多维融合与良好建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新课标也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泛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故事诱导,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个体合理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被重视和认同,能充分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其学习产生积极效应,因此教师应从激发兴趣入手,触及学生情感认知领域,引发探究心理,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故事诱导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学习《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学生讲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接着点到了另一相关故事《渑池之会》,并告诉学生此故事中蔺相如又有一番不俗的表现,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我不动声色地告诉学生: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学生会主动要求课外阅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减少要求,指导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要求学生遵照老师意图读书,或摘抄名言警句,或制作读书卡片,或写读书心得,课外阅读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个人的阅读兴趣被扼杀。其实对学生来说,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的书,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而读书的心得也是在熏陶感染中逐渐获取的,“读书其中,得乎其外”,在于读者本人的感悟。因此,必须淡化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让学生自由地读书。

在阅读方法上,教师指导要灵活多样,少一点“方法论”,多一些“渗透术”。因为读书并无定法,采用何种方法,皆由个人阅读习惯和阅读层次而定,教师只作一般方法的介绍即可。如可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根据需要学会跳读、浏览读;对重点篇目学会精读;为了积累语言学会摘读;为了感悟意蕴学会批注。遇到不懂的词、句,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与同学探讨;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可以写体会与同学分享;重点句、段细细揣摩,体会其精妙。

三、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1.营造读书氛围。校园开辟读书廊,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建立班级图书架。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橱窗、黑板报、墙壁,宣传阅读的意义和作用。

2.拓宽阅读空间。学校图书室长期对学生开放,教师课外布置少量书面作业,增加阅读要求,双休日、节假日让学生以读书为主,“晨读”时,可以阅读课外书报。每周课内安排一节阅读课,鼓励学生带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与同学分享,建立班级图书漂流、奖励制度。

3.开展多样活动。学校、班级举行各类竞赛,如读写大赛、古诗文诵读竞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每学期设立固定的读书日,组建班级读书社,定期评选“阅读之星”、“书香小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四、家校联合,引导练笔

阅读与练笔密不可分,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天或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读书笔记。为了形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促进孩子的阅读与写作,我与家长多次沟通,让年轻的父母任意一方留居孩子身边,以便督促孩子的阅读。现在班上大部分孩子每天都写日记,主动抄摘笔记;阅读课上,也主动把读书心得与同学分享。

五、言传身教,师生共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一个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生活中占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可见,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教师首先要热爱读书,因此,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便自有一种底蕴,让课堂流光溢彩。为此,我有针对性地收集了一些课外阅读书刊与学生共同阅读,激发学生相互促读。其次,还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把这些活动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主动阅读、主动积累,形成读书笔记,并能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班级终于形成了崇尚读书的良好风气。endprint

猜你喜欢

练笔兴趣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