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某高校大学生吸烟现况和控烟态度*

2014-10-08孙锦峰史健翔时宝庆孙喜望冯丽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育系吸烟率吸烟者

孙锦峰,史健翔,时宝庆,孙喜望,冯丽云

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 郑州 450001 2)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郑州 450001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2013年9月发布的《2013年全国高等院校无烟环境创建暗访评估报告》中显示:无烟环境得分达到60分以上的高校仅有194所,占暗访高校的24.25%[1-2],高校控烟工作迫在眉睫。18~21岁是烟民的高发期,主要是在大学阶段。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控烟认知和态度,减少吸烟行为,不仅利在当下,还对将来减轻国家疾病负担具有长远意义。作者于2012年3月至4月对郑州某综合性高校进行了大学生吸烟现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大学生的控烟态度,为高校控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郑州某综合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全校2008至2011级8个学院涵盖文科、理工科和医学专业64个班的1134名学生。男生530人,女生604人,年龄15~27(20.5±1.5)岁。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结合国际防痨与抗肺部疾病联合会资助的“公共卫生控烟倡导行动”建设项目《学生控烟态度调查》问卷和该校学生具体情况,经过预调查而修改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专业、民族、年级、父母文化水平、父母职业、每月消费水平、健康状况、晚上睡觉时间、醉酒、逃课、纠纷、挂科情况)、被调查者吸烟状况及控烟态度,有关定义参照文献[3]。吸烟行为的定义参考文献[4]。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发放,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填写结束后,由调查员复核调查内容。共发放问卷1134份,收回1134份,有效问卷1129份,有效率达99.56%。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1双人双录入,数据经逻辑核查。用SPSS 17.0进行分析,不同性别、专业以及体育系和非体育系大学生吸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控烟态度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对吸烟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专业以及体育系和非体育系大学生吸烟率的比较 1129名大学生中共97人吸烟,吸烟率为8.56%。530名男生中91人吸烟,吸烟率为17.17%,高于女生的 1.00%(6/599)(χ2=93.600,P<0.001)。文科、医学和理工科大学生的吸烟率分别为 15.80(64/405)、4.51(27/598)和 4.76(6/126),不同专业大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20,P < 0.001),文科高于医学和理工科。193名体育系大学生中45人吸烟,吸烟率为23.32%,高于非体育系的 5.56%(52/936)(χ2=64.270,P <0.001)。

2.2 大学生吸烟相关行为调查情况 结果见表1。

表1 97名吸烟大学生相关行为调查情况

续表1

2.3 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吸烟为因变量,调查问卷涉及的内容为自变量,对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赋值见表2。排除混杂因素,性别、文科专业、母亲职业为工农商、每月生活消费、健康状况、醉酒情况,是与吸烟行为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见表3。

表2 赋值表

2.4 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控烟态度的比较 见表4。

表3 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控烟态度的比较

3 讨论

作者的研究发现,该校大学生吸烟率为8.56%,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吸烟率有差异。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与文献[5-8]一致。文科类学生吸烟率高于其他学科,体育系学生吸烟率高于其他专业,与文献[9]结果一致。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文科专业、母亲职业为工农商、每月生活消费、健康状况、醉酒情况都是吸烟的影响因素。虽然该校大学生总体吸烟率低于1985年国家爱卫会和卫生部公布的大学生吸烟率(19.08%),但文科类(15.80%)和体育系专业大学生(23.32%)的吸烟状况不容忽视。这可能与文科类和体育系学生比较外向、爱动,社会交往需求旺盛有关。医学生由于专业因素,了解更多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因此吸烟率最低(4.51%),这也为在高校开设控烟课程提供了依据。

在调查中发现,51.54%的吸烟者吸烟~5支/d[4],“有和可能有”烟瘾的吸烟者达 16.49%,选择在“室外”吸烟的人不足一半,18.55%的吸烟者没有意识到烟雾会危害他人的健康。此外,通过吸烟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吸烟与多种因素间存在联系,因此控烟过程中更要注意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专业方面,其此是醉酒状态。这提醒高校控烟形势的严峻,应将此类人群作为重点干预对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创建无烟校园文化活动、开设选修课、开展控烟知识竞赛、辩论赛和网络宣传等,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了解烟草的危害,拒绝烟草,增进健康。这体现了公共卫生一级预防的理念。

各种不同的烟草广告及促销等对青少年的影响较大,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高于成年人,青少年易受广告宣传的影响,因此在高校的控烟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各类烟草广告的限制,避免其通过促销及赞助等方式进入到校园中,从而影响学生对控烟的态度。同时,对于吸烟危害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也是控烟过程的重要方面,不管是社会健康教育、学校的教育、报刊杂志及各种网络媒体等,都应该在学生的控烟干预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度,使其能够主动地加强自身控烟意识教育[7]。

在控烟态度中,在“对公共场所控烟的态度”、“对在烟盒上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信息的态度”、“对禁止吸烟广告的态度”和“对提高卷烟价格的态度”4个方面,非吸烟者选“非常赞成”的比例高于吸烟者。而禁止吸烟广告、在烟盒上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等举措,是WHO《全球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确定的控烟重要条款。《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态度、行为模型”提示,态度是行为实施的动力。在控烟态度方面表现不积极,势必会影响吸烟行为。大学生能否对控烟政策正确理解和接受,对控烟和戒烟有着重要意义。对“医学院校拒绝烟草业任何慈善和科研资助的态度”方面,大学生的认识尚不到位。这和国内的控烟大环境有着紧密联系[10]。虽然中国政府承诺履行国际控烟公约已经7 a,但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为“烟草营销骗局”的“卷烟降焦减害”研究,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烟草科研项目中,却继续呈增长态势。因此高校控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1]王中华,马宁.我国大学生吸烟调查的文献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63(1):332

[2]Glasman LR,Albarracin D.Forming attitudes that predict future behavior:a meta-analysis of the attitude-behavior relation[J].Psychol Bull,2006,132(5):778

[3]马丽,马建雯,师佳佳,等.《公共卫生学生控烟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3):342

[4]Kremers SP,Mudde AN,De Vries H.“Kicking the initiation”:do adolescent ex-smokers differ from other groups within the initiation continuum? [J].Prev Med,2001,33(5):392

[5]李恂,董丽君,杨楠,等.沈阳市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39

[6]王泉海.豫北地区大学生吸烟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08

[7]丁书姝,李太顺,魏明伟,等.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对烟草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3,30(10):765

[8]杨柳,陈凤磊,史翔宇.长沙市大学生尝试吸烟者吸烟行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2):1204

[9]黄莹,张郝鹏,师振黎,等.云南省3所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调查[J].昆明学院学报,2012,33(2):45

[10]李玖菊,刘华清.医学与非医学院校男大学生吸烟饮酒行为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256

猜你喜欢

体育系吸烟率吸烟者
神数据
韩国吸烟率大降,多亏烟涨价
吸烟者更易腰腹肥胖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师园学院体育系学生教师资格考试结果分析
体育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HIV感染者吸烟率高
湖南人文与湖南城市羽毛球课教学现状分析
No Smoking请勿吸烟
每天1根烟,心脏病风险增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