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脚印”,用心行动(外一篇)

2014-09-29李燕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脚印幼儿园游戏

2005年,我卸掉17年数学教师的身份,怀着一颗惶恐之心走进了水秀实验幼儿园,开启了我的水秀“小脚印”之旅。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我始终秉承着幼儿教育以“真”为开始,以“实”为历程,以“美”为最终目标的教育信条。

一、为儿童守护神圣的“小脚印”

一所好的幼儿园必然有着自己的“神”和“魂”,那就是生活在这所幼儿园的孩子和这所幼儿园共同烙印的教育理想和文化符号。而水秀的烙印——“小脚印”,因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显得分外夺目。

“小脚印”是联合国儿基会“保障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的幼儿早期综合发展项目,也是历史发展赋予我园的文化使命。在为儿童守护神圣的“小脚印”的过程中,我遵循文化比制度深刻、制度比关系可靠;态度比能力重要、内力比外力持久;行动比心动有用、坚持比创新更难;团队比个人强大、绩效比苦劳有效的原则。

从最初的体验项目研究至今,我们已经探讨了不同园区设置不同的体验课程,体验场所从幼儿园延伸到社区、家庭、自然、生活、群体中,形成了颇具水秀特色的八大体验课程、十二大体验馆(体验环境)、“水秀宝宝三十种经历”(体验活动),完善了我们“小脚印”体验教育的理念:体验快乐,体验成长,体验成功,从而形成了我园“小脚印”体验教育特色。

二、为教师实现优质的工作空间

硬件体现了金钱加智慧,效果及时,但易被淘汰。软件一旦成熟,形成特色,则会长盛不衰。在管理过程中,我践行的管理哲学是:沟通互重、真诚相待、合作协调、敢于担责、强化执行。管理模式上,幼儿园实行“一级法人、两级管理”,采取适当放权的“邦联式”管理模式,并建立了以班子成员为中心的核心小组巡视制,全面确立领导带动、情感驱动、制度推动、激励能动的“四动管理机制”。运用集团化办园推进品牌建设,统一教育品质、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对外宣传,并调动各园区共同探索“小脚印教育”的实践方式,最终形成规模效应。

“发挥组织智慧,提升园所品质”是我们不懈追求的制度目标。介于园领导层面和教师层面之间的“执行园长”是保证幼儿园高速、有序运作并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重要软件之一。他们不仅是决策的执行者,更是园务管理的指导者。这一优质中介完美地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把水秀人的共同价值和文化进行人性化组合,在教职员工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把组织意志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而使水秀人在“合作、快乐、奋进”的文化氛围下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功。

在教师管理上,努力做到三个引导:引导教师用多元的视角从一日生活中观察孩子,发现孩子,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和表达;引导教师欣赏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从孩子出发设计开展多样的游戏活动;引导教师创设多元化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扩展他们的智能,并有自己的智能组合。

三、为家园撑起共育的天空

“推动摇篮的手可以推动世界”,作为全国首家“小脚印”家庭养护支持中心的园长,我深切知道,父母是影响下一代成长的关键人物,亲子关系将直接影响子女生理健康、行为模式、人格结构等。帮助家长提高育儿素养,形成家园合力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之一。

“十一五”期间,水秀人把以“成人”需要和期望为重点的家庭教育转向以子女发展需要为基础的亲情互动的新型亲子教育。“小脚印”工作历经了从请家庭入园到送养护信息到社区再到免费送教上门等形式的服务过程,坚持把先进的婴幼儿教育理念和家庭养护知识送到家庭。最终形成了趋于科学、富有成效的三种“家庭养护途径”(园内组教、多媒传教、园外送教)及九大“家庭养护支持”方式(亲子教学、专题培训、早教电视台、上门服务等),实现了“小脚印”走进家庭教育全覆盖,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水秀“0~6岁家园共育”模式。

“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开端!”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教育宗旨,在践行教育理想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让教育回归孩子,尊重孩子的发展,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各方资源优势,为孩子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守护每一个生命拥有幸福童年,让孩子的每一天都快乐,具有健全人格,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我将继续在“小脚印”体验教育的世界里快乐地行进着……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天地

12月20日,幼儿园很平常的一天,区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汇集滨湖区各个幼儿园分管业务副园长,对水秀金色江南分部进行了常规调研。教研员张娇红跟我开玩笑,说这次参加我们调研的人员都是全区大腕级的幼儿教育专家,我很是欢喜,全程跟着调研员们分享着孩子们游戏的愉悦。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三个关键词:自由、自主与自发。这三个关键词既指向幼儿,又面向教师,它们是我园游戏研究的核心,是我园教师指导游戏的关键,是我园幼儿创新游戏的前提。

一、体验自由——让孩子成为空间规划的主人

我们发现:班级游戏区域的规划由老师一手包办,教师的主观意识给区域规划做了定格。于是,我们从空间规划开始转变教师观念与做法,我们对教师给出了最直接的做法建议:在你预设区域以后,停一停,看看孩子们是否经常进你所创设的区域?听听孩子们在预设的区域里面说些什么?问问孩子最喜欢哪个区,为什么?通过一系列基于孩子回答的问题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来观察孩子的喜好,来了解孩子的需求。同时从园部出发,通过开展空间规划的讨论、班级空间规划的集体审议、班级空间规划具体案例的研究等方式进行改善与完善。

我们看见:孩子们越来越忙,而且热火朝天,他们在“插手”搬弄桌椅,他们在“插嘴”发表意见,班级中的所有空间都成为孩子游戏的天地,就连阳台、走廊都成为他们充分利用的游戏空间。孩子们会说:“这是我们的教室!”老师们会说:“这是某某孩子的主意!”

后续,我们在思考:如何创设富有主题线索的师幼共同架构的游戏空间。

二、体验自主——让孩子成为材料挖掘的主人

我们发现:呼吁孩子在游戏中能以物代物,呼吁孩子能充分利用低结构材料或半成品材料,但是要用的时候材料在哪里?有了材料又如何提供?这些都困惑着老师。于是,我们在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上,从倾听来自于一线教师心声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提供游戏所需材料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应运而生了我园本学期研究的重点——“百宝箱”。它是师幼日常收集的废旧物品的聚集地,它是孩子以物代物随手可得材料的集中场,它更是孩子创意游戏材料的归属方。

我们看见:区域游戏时间,孩子们经常聚集在百宝箱周围,游戏中缺少了什么材料,他们都能设法从百宝箱中去得以解决;游戏区的材料也不再是成品材料、教师制作的材料唱主调了,更多的是孩子们冠名的五花八门的材料,它们满足着孩子游戏的需求,引发着孩子游戏的思维。

后续,我们在思考:如何提供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游戏区域的百宝箱。

三、体验自发——让孩子成为情节发展的主人

我们发现:游戏活动中,当幼儿游戏情节不丰富或出现问题时,教师的直接参与干扰着孩子们游戏情节的深化。于是,我们明确提出:让教师先退一步,站到孩子的身后去,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与情节发展,从学做观察者开始。于是,我们通过微格解析的方式,从案例、视频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委,从而寻求解决策略。

我们看见:游戏中教师所谓的以角色身份参与、干预幼儿游戏的次数在递减,出自于教师口中的“你可以……”“你为什么不……”等话语在递减。游戏中,孩子的意见越来越占优势,出自于孩子口中的“我们可以……”的倡导语越来越具有建设性。

后续,我们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观察分析与理解拓展能力,让她们做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积极的体验者、智慧的思考者及自信的表达者。

博主简介:李燕,无锡市水秀实验幼儿园园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家书院首批兼职研究员。全国十佳幼儿园园长,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被无锡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博客地址:http://blog.wxjy.com.cn/new/liyan/(李燕的blog)

猜你喜欢

小脚印幼儿园游戏
跑向春天的脚印
跑向春天的脚印
跑向春天的脚印
爱“上”幼儿园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