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龄幼儿基本折纸技能的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

2014-09-29赵杏颜雯雯李晓宁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3期
关键词:正方对角折纸

赵杏 颜雯雯 李晓宁

一、问题提出

折纸是我国一项绵延千年、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技艺,也是广为流传的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手工游戏。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折纸也有良好的教育功效。任何一个折纸作品无不是从基本的折纸技法组合创作产生的。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折纸的基本术语和技法,使幼儿牢固掌握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和组合折等基本折叠技能,再经巧妙组合,就能完成任何复杂的折纸造型。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这些基本的折纸技法掌握得如何?男女幼儿在折纸技法上有何差异及特点,男女幼儿折纸的难点是什么?为此,我们以幼儿的基本折纸技法来考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水平和特点,为教师在折纸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方法

(一)被试:随机取样河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共计90名,各年龄阶段男女幼儿各15名作为调查对象。

(二)材料:采用白色正方形纸张。

(三)具体方法:将幼儿分成2男2女一组,由教师将白色正方形纸张分发给幼儿,教师示范折纸的基本技能并且伴随相应的折纸术语,由幼儿模仿折出和教师一样的成品,观察幼儿折纸过程和结果。主要是考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在折纸基本技法上的掌握情况。

(四)计分:每一项任务按照折纸的基本规则:分别给予三级打分,熟练掌握3分:能够完全对齐和抹平2分;不熟练:没有对齐抹平1分;完全不会折0分。

三、结果

(一)各年龄阶段幼儿折纸基本技法的达成率

1.小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小班男女幼儿在对边折和对角折上能够熟练掌握的比率较高,分别达到47%和50%;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以及四角向中心折不熟练的幼儿人数较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3%、67%和40%;而双正方和双三角折法,不会的幼儿所占比例达到最高,分别达到90%和97%。说明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较低,还不能够掌握比较复杂的技法。

2.中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中班男女幼儿在对边折和对角折上能够熟练掌握的比率较高,分别达到90%和67%,难度最高的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不熟练的人数达到53%和67%,其他各项处于中等水平的较多。说明中班幼儿的基本折纸技法较小班有了明显提高。

3.大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班,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手部小肌肉动作的不断发展,幼儿的基本折纸技能明显提高,其中对边折和对角折均达到100%熟练掌握,其他各项目熟练掌握的平均达到一半以上,难度较大的仍然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完全不会的人数分别占大班人数的23%和20%。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折纸基本技法的性别差异

1.小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小班男生和女生来说,折纸技法得分从高到低各项任务分布情况依次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折和双三角折;从男女在各项任务得分情况来看,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这三项女生比男生得分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和双三角折上,男生平均分比女生高,在集中一边折上男女相等。

2.中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中班,女生在各项任务平均分上整体高于男生,男女平均分由高至低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角折;除了双正方和双三角以外,分布基本一致。

3.大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班后,男女在各项任务上的平均分也呈现较大差异,女生总体比男生平均分高。男生得分由高至低为: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双正方折、集中一边折、集中一角折和双三角折。女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和双三角折。男女幼儿普遍对于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掌握得比较好,其他各项技法处于不熟练阶段。

(三)男女各项任务得分在各年龄阶段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男女幼儿在各年龄阶段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大班、中班、小班。说明随着年龄以及手部动作水平的发展,年龄越大,幼儿得分越高,所能够掌握的折纸基本技法越熟练。

四、结论

由于小班小肌肉动作发展还不十分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小班对于基本的对边折和对角折两项基本技法的掌握较之于其他任务掌握程度略高。

中班幼儿基本上已经熟练掌握了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相对不熟练,难度最大的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

大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逐渐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较大的进步,此外,随着折纸经验的丰富,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基本折纸技法,对于难度较大的双正方和双三角也基本掌握。

各项任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折纸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五、建议

折纸活动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手指动作的发展是从不协调到协调,从协调到灵活,所以教孩子折纸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所选择折纸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小班应练习一些基本的折纸方法,主要培养幼儿对于折纸的兴趣,技能技法是次要的;中大班选择一些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折的物品。在幼儿掌握了折纸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应发散幼儿的思维,启发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的空间,大胆创新地去折。

教师要注重幼儿个体水平的差异性。由于幼儿的经验、知识水平都存在着不同差异,所以在折纸开始前,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现有的折纸水平和经验,依据实际制定折纸活动重点难点,及时主动地关注每个幼儿在折纸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在最近发展区上适当地给予帮助。如果一开始让小班幼儿学习双三角双正方折,不但费时费力,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反而会使幼儿失去对折纸的兴趣。

虽然从样本情况上来看,小中大班女生普遍比男生折纸水平在某些项目上略高,但是男女性别在统计分析上并无差异,因此,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摒弃幼儿性别刻板印象,使男女幼儿都能够在折纸技能上得到更好发展。

在教导方法上,小班幼儿的随意性很强,教师开始教幼儿折纸时,要适度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幼儿自由折。中班幼儿好奇心强,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处在一个形象化阶段,喜欢去探索一些事物,这时教师可大胆尝试让幼儿看简单的步骤示意图学着折。大班幼儿仍处在抽象思维萌芽阶段中,他们的探索欲望会强烈一些,教师应引导幼儿自由看步骤示意图自己学着折。

一、问题提出

折纸是我国一项绵延千年、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技艺,也是广为流传的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手工游戏。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折纸也有良好的教育功效。任何一个折纸作品无不是从基本的折纸技法组合创作产生的。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折纸的基本术语和技法,使幼儿牢固掌握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和组合折等基本折叠技能,再经巧妙组合,就能完成任何复杂的折纸造型。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这些基本的折纸技法掌握得如何?男女幼儿在折纸技法上有何差异及特点,男女幼儿折纸的难点是什么?为此,我们以幼儿的基本折纸技法来考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水平和特点,为教师在折纸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方法

(一)被试:随机取样河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共计90名,各年龄阶段男女幼儿各15名作为调查对象。

(二)材料:采用白色正方形纸张。

(三)具体方法:将幼儿分成2男2女一组,由教师将白色正方形纸张分发给幼儿,教师示范折纸的基本技能并且伴随相应的折纸术语,由幼儿模仿折出和教师一样的成品,观察幼儿折纸过程和结果。主要是考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在折纸基本技法上的掌握情况。

(四)计分:每一项任务按照折纸的基本规则:分别给予三级打分,熟练掌握3分:能够完全对齐和抹平2分;不熟练:没有对齐抹平1分;完全不会折0分。

三、结果

(一)各年龄阶段幼儿折纸基本技法的达成率

1.小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小班男女幼儿在对边折和对角折上能够熟练掌握的比率较高,分别达到47%和50%;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以及四角向中心折不熟练的幼儿人数较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3%、67%和40%;而双正方和双三角折法,不会的幼儿所占比例达到最高,分别达到90%和97%。说明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较低,还不能够掌握比较复杂的技法。

2.中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中班男女幼儿在对边折和对角折上能够熟练掌握的比率较高,分别达到90%和67%,难度最高的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不熟练的人数达到53%和67%,其他各项处于中等水平的较多。说明中班幼儿的基本折纸技法较小班有了明显提高。

3.大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班,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手部小肌肉动作的不断发展,幼儿的基本折纸技能明显提高,其中对边折和对角折均达到100%熟练掌握,其他各项目熟练掌握的平均达到一半以上,难度较大的仍然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完全不会的人数分别占大班人数的23%和20%。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折纸基本技法的性别差异

1.小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小班男生和女生来说,折纸技法得分从高到低各项任务分布情况依次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折和双三角折;从男女在各项任务得分情况来看,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这三项女生比男生得分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和双三角折上,男生平均分比女生高,在集中一边折上男女相等。

2.中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中班,女生在各项任务平均分上整体高于男生,男女平均分由高至低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角折;除了双正方和双三角以外,分布基本一致。

3.大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班后,男女在各项任务上的平均分也呈现较大差异,女生总体比男生平均分高。男生得分由高至低为: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双正方折、集中一边折、集中一角折和双三角折。女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和双三角折。男女幼儿普遍对于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掌握得比较好,其他各项技法处于不熟练阶段。

(三)男女各项任务得分在各年龄阶段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男女幼儿在各年龄阶段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大班、中班、小班。说明随着年龄以及手部动作水平的发展,年龄越大,幼儿得分越高,所能够掌握的折纸基本技法越熟练。

四、结论

由于小班小肌肉动作发展还不十分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小班对于基本的对边折和对角折两项基本技法的掌握较之于其他任务掌握程度略高。

中班幼儿基本上已经熟练掌握了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相对不熟练,难度最大的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

大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逐渐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较大的进步,此外,随着折纸经验的丰富,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基本折纸技法,对于难度较大的双正方和双三角也基本掌握。

各项任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折纸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五、建议

折纸活动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手指动作的发展是从不协调到协调,从协调到灵活,所以教孩子折纸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所选择折纸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小班应练习一些基本的折纸方法,主要培养幼儿对于折纸的兴趣,技能技法是次要的;中大班选择一些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折的物品。在幼儿掌握了折纸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应发散幼儿的思维,启发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的空间,大胆创新地去折。

教师要注重幼儿个体水平的差异性。由于幼儿的经验、知识水平都存在着不同差异,所以在折纸开始前,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现有的折纸水平和经验,依据实际制定折纸活动重点难点,及时主动地关注每个幼儿在折纸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在最近发展区上适当地给予帮助。如果一开始让小班幼儿学习双三角双正方折,不但费时费力,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反而会使幼儿失去对折纸的兴趣。

虽然从样本情况上来看,小中大班女生普遍比男生折纸水平在某些项目上略高,但是男女性别在统计分析上并无差异,因此,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摒弃幼儿性别刻板印象,使男女幼儿都能够在折纸技能上得到更好发展。

在教导方法上,小班幼儿的随意性很强,教师开始教幼儿折纸时,要适度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幼儿自由折。中班幼儿好奇心强,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处在一个形象化阶段,喜欢去探索一些事物,这时教师可大胆尝试让幼儿看简单的步骤示意图学着折。大班幼儿仍处在抽象思维萌芽阶段中,他们的探索欲望会强烈一些,教师应引导幼儿自由看步骤示意图自己学着折。

一、问题提出

折纸是我国一项绵延千年、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技艺,也是广为流传的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手工游戏。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折纸也有良好的教育功效。任何一个折纸作品无不是从基本的折纸技法组合创作产生的。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折纸的基本术语和技法,使幼儿牢固掌握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和组合折等基本折叠技能,再经巧妙组合,就能完成任何复杂的折纸造型。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这些基本的折纸技法掌握得如何?男女幼儿在折纸技法上有何差异及特点,男女幼儿折纸的难点是什么?为此,我们以幼儿的基本折纸技法来考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水平和特点,为教师在折纸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方法

(一)被试:随机取样河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共计90名,各年龄阶段男女幼儿各15名作为调查对象。

(二)材料:采用白色正方形纸张。

(三)具体方法:将幼儿分成2男2女一组,由教师将白色正方形纸张分发给幼儿,教师示范折纸的基本技能并且伴随相应的折纸术语,由幼儿模仿折出和教师一样的成品,观察幼儿折纸过程和结果。主要是考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在折纸基本技法上的掌握情况。

(四)计分:每一项任务按照折纸的基本规则:分别给予三级打分,熟练掌握3分:能够完全对齐和抹平2分;不熟练:没有对齐抹平1分;完全不会折0分。

三、结果

(一)各年龄阶段幼儿折纸基本技法的达成率

1.小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小班男女幼儿在对边折和对角折上能够熟练掌握的比率较高,分别达到47%和50%;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以及四角向中心折不熟练的幼儿人数较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3%、67%和40%;而双正方和双三角折法,不会的幼儿所占比例达到最高,分别达到90%和97%。说明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较低,还不能够掌握比较复杂的技法。

2.中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中班男女幼儿在对边折和对角折上能够熟练掌握的比率较高,分别达到90%和67%,难度最高的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不熟练的人数达到53%和67%,其他各项处于中等水平的较多。说明中班幼儿的基本折纸技法较小班有了明显提高。

3.大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班,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手部小肌肉动作的不断发展,幼儿的基本折纸技能明显提高,其中对边折和对角折均达到100%熟练掌握,其他各项目熟练掌握的平均达到一半以上,难度较大的仍然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完全不会的人数分别占大班人数的23%和20%。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折纸基本技法的性别差异

1.小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小班男生和女生来说,折纸技法得分从高到低各项任务分布情况依次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折和双三角折;从男女在各项任务得分情况来看,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这三项女生比男生得分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和双三角折上,男生平均分比女生高,在集中一边折上男女相等。

2.中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中班,女生在各项任务平均分上整体高于男生,男女平均分由高至低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角折;除了双正方和双三角以外,分布基本一致。

3.大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班后,男女在各项任务上的平均分也呈现较大差异,女生总体比男生平均分高。男生得分由高至低为: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双正方折、集中一边折、集中一角折和双三角折。女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和双三角折。男女幼儿普遍对于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掌握得比较好,其他各项技法处于不熟练阶段。

(三)男女各项任务得分在各年龄阶段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男女幼儿在各年龄阶段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大班、中班、小班。说明随着年龄以及手部动作水平的发展,年龄越大,幼儿得分越高,所能够掌握的折纸基本技法越熟练。

四、结论

由于小班小肌肉动作发展还不十分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小班对于基本的对边折和对角折两项基本技法的掌握较之于其他任务掌握程度略高。

中班幼儿基本上已经熟练掌握了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相对不熟练,难度最大的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

大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逐渐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较大的进步,此外,随着折纸经验的丰富,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基本折纸技法,对于难度较大的双正方和双三角也基本掌握。

各项任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折纸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五、建议

折纸活动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手指动作的发展是从不协调到协调,从协调到灵活,所以教孩子折纸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所选择折纸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小班应练习一些基本的折纸方法,主要培养幼儿对于折纸的兴趣,技能技法是次要的;中大班选择一些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折的物品。在幼儿掌握了折纸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应发散幼儿的思维,启发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的空间,大胆创新地去折。

教师要注重幼儿个体水平的差异性。由于幼儿的经验、知识水平都存在着不同差异,所以在折纸开始前,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现有的折纸水平和经验,依据实际制定折纸活动重点难点,及时主动地关注每个幼儿在折纸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在最近发展区上适当地给予帮助。如果一开始让小班幼儿学习双三角双正方折,不但费时费力,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反而会使幼儿失去对折纸的兴趣。

虽然从样本情况上来看,小中大班女生普遍比男生折纸水平在某些项目上略高,但是男女性别在统计分析上并无差异,因此,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摒弃幼儿性别刻板印象,使男女幼儿都能够在折纸技能上得到更好发展。

在教导方法上,小班幼儿的随意性很强,教师开始教幼儿折纸时,要适度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幼儿自由折。中班幼儿好奇心强,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处在一个形象化阶段,喜欢去探索一些事物,这时教师可大胆尝试让幼儿看简单的步骤示意图学着折。大班幼儿仍处在抽象思维萌芽阶段中,他们的探索欲望会强烈一些,教师应引导幼儿自由看步骤示意图自己学着折。

猜你喜欢

正方对角折纸
Goos–H¨anchen-like shift related to spin and valley polarization in ferromagnetic silicene∗
寻找缺失的一角
辩论会的启发
拟对角扩张Cuntz半群的某些性质
减肥秘方
折纸
折纸
折纸
折纸
非奇异块α1对角占优矩阵新的实用简捷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