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绘本阅读:春天的声音

2014-09-29孙菊英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3期
关键词:鼹鼠春天里春雨

孙菊英

设计意图:

在一个黑乎乎的夜晚,鼹鼠爸爸准备睡个好觉。叮咚叮咚、哐当哐当、呼啦哗啦、……各种各样的声音吵醒了鼹鼠爸爸,到底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原来是春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这就是春天的声音!这里以一种诗般的语言营造出了一种春天里静谧、祥和、引人遐想的气氛,它也告诉我们,绘本中的鼹鼠爸爸耳朵里,声音不仅是美妙的,而且是一种倾听、交流的方式。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想象,对象声词感兴趣。

2.尝试运用象声词模仿春天里的声音,表达感受。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图画书《春天的声音》和教学课件(PPT)。

2.知识准备:教师有目的地让幼儿聆听春天里大自然中各种声音。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谁发出了声音”

规则:

1.请一名幼儿蒙眼,随机请一名幼儿发出一种大自然的声音。

2.蒙眼幼儿猜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评析:用游戏的方式把孩子带入到一个倾听的意境当中,同时也是对自己同伴特殊声音的感知。)

(二)倾听、感受、理解

1.播放图1~3:(结合音效)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鼹鼠爸爸的耳朵也特别灵。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鼹鼠爸爸正在睡觉:呼呼呼……(把幼儿引入闭眼睡觉的场景)。突然发出(门铃的声音)。

(评析:当老师把孩子们带入到闭眼的意境时,目的就是让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耳朵的倾听。)

鼹鼠爸爸听到了怎么样的声音呢?猜猜会是谁呢?

2.播放图4:(结合音效)

师:你们想知道到底是谁吗?鼹鼠爸爸也很想知道,它被吵得睡不着了,想去找找到底是谁发出的声音。咦?(播放风吹窗户声音)

这又是怎么样的声音?鼹鼠爸爸是怎么问的?(初步感受“xxxx,xx,是你吗?”的句式)

(评析:本环节注重幼儿倾听想象,从各种音效中,结合画面进行想象,从而调动孩子的听觉感官,让孩子感受春雨前各种不同的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孩子的视野带入大自然。)

3.播放图5~8:(结合音效)

师:鼹鼠爸爸又听到了哪些声音?他是怎么问的?(感受和学习“xxxx,xx,是你吗?”的句式)

4.播放图9~10:

师:鼹鼠爸爸找来找去,都找不到是谁在敲门。它累了也困了!正想重新去呼呼大睡。刚睡下!(雨打门的声音)这回又听到了什么声音?

(评析:前面几个环节均注重让孩子去倾听,通过倾听象声词猜测鼹鼠爸爸去了什么地方?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同时教师重视对诗一样画面的欣赏和相关气氛的营造。)

5.播放图11:(各种春雨的声音)

师:鼹鼠爸爸再一次起床,打开门!(播放小雨——中雨——雷加雨——大雨的声音)。这次,鼹鼠爸爸听到了怎么样的声音?你听到过春雨的声音吗?春雨的声音是怎样的?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把前面幼儿学得的新经验,架构到这里进行了创编。除此之外,这里也是本次活动难点,如呼啦呼啦,风儿,是你吗?这个句式中,既要用象声词摹拟,又要把这句话反问诗化,对中班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

6.播放图12(点题的图片)

师:“小朋友,鼹鼠爸爸最后找到答案了吗?”

小结:这些声音都是春天里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音,所以今天我们的故事题目叫《春天的声音》。

(三)游戏“传话”

规则:话意和节奏均要传对。

最后环节的游戏活动意在把耳朵的感官功能发挥到极致,再一次点明了倾听的重要性。

活动延伸:

春天里还有很多的声音,这些声音会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更多春天里的声音。

猜你喜欢

鼹鼠春天里春雨
鼹鼠的家
春天里
春天里
小鼹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