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苌乃周《锁枪》三十六势

2014-09-27陈近仁

少林与太极 2014年6期

陈近仁

苌家拳的枪谱中有《锁枪》、《二十一名枪》、《三十六枪谱》和《张夫子蛇矛》等多种。其中《锁枪》三十六势有序、有解,无图、无作者落款,也没有注明创编时间。笔者结合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苌乃周校订古《二十一锁枪》而成,详见拙著《苌乃周〈锁枪〉与第二套〈二十一名枪〉诗词比较》),对《锁枪》三十六势反复研读后认为,此枪谱是苌乃周在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的基础上,对古《二十一锁枪》改编增补而成。其撰著时间当在整理、创新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之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月创作《三十六枪谱》之前。其理由如下。

一、枪法名目的缩编、扩充、沿袭和更换

《锁枪》三十六势的名称除第5势“刘海戏蟾”等十四势为“后来增补”,第30势“勒马听风”为“重出挪借”外,其余二十一势名目都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名目缩编、扩充和沿袭而来,其对应关系如下:

1?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势“第一潜龙最为尊”、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势“铺潜”,对应《锁枪》第1势“铺地潜龙”。

2?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3势“白云盖顶一阵风”、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3势“盖顶”,对应《锁枪》第2势“白云盖顶”。

3?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5势“关公便把颜良取”、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5势“关公”,对应《锁枪》第3势“关公取耳”。

4?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7势“打饿虎捕食”、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7势“捕食”,对应《锁枪》第4势“饿虎捕食”。

5?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9势“玉女穿梭”、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9势“穿梭”,对应《锁枪》第6势“玉女穿梭”。

6?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1势“猿猴双开锁”、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1势“开锁”,对应《锁枪》第7势“猿猴开锁”。

7?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3势“打秦王披甲”、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3势“披甲”,对应《锁枪》第11势“秦王披甲”。

8?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5势“起手枪破”、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5势“起手”,对应《锁枪》第13势“怀中抱月”。

9?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7势“左枪破”、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7势“左枪”,对应《锁枪》第15势“打草惊蛇”。

10?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9势“靠山潜龙破”、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9势“靠山”,对应《锁枪》第16势“靠山潜龙”。

11?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21势“劈头棒破”、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21势“棒破”,对应《锁枪》第17势“劈头棒破”。

12?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2势“当面劈打疾如风”、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2势“当面”,对应《锁枪》第20势“当面劈打”。

13?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4势“二郎摘草便成功”、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4势“摘草”,对应《锁枪》第21势“二郎摘草”。

14?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6势“马上使剑疾如风”、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6势“使剑”,对应《锁枪》第22势“马上使剑”。

15?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8势“鹞子翻身”、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8势“翻身”,对应《锁枪》第24势“鹞子翻身”。

16?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0势“青龙摆头”、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0势“摆头”,对应《锁枪》第25势“青龙摆头”。

17?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2势“乌龙展背”、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2势“展背”,对应《锁枪》第26势“乌龙展背”。

18?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4势“张公急三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4势“急三”,对应《锁枪》第31势“急三枪”。

19?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6势“身外右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6势“右枪”,对应《锁枪》第33势“身外右枪”。

20?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8势“脚底鼓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18势“脚底”,对应《锁枪》第34势“脚底鼓枪”。

21?郾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20势“劈头棒打”、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20势“棒打”,对应《锁枪》第35势“劈头棒打”。

因第一套《二十一名枪》和第二套《二十一名枪》是对枪形式抄录,而《锁枪》三十六势是上下枪单练形式抄录,因此,第一套《二十一名枪》和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的名目与《锁枪》的名目并不完全相应。

二、枪势的析出

在《锁枪》三十六势中“后来增补”的有十四个枪势,它们是第5势“刘海戏蟾”、第8势“又双开锁”、第9势“雷出地奋”、第10势“渭水钓鱼”、第12势“一木难支”、第14势“事事如意”、第18势“针探沧海”、第19势“金刚现纂”、第23势“饥鹰侧翅”、第27势“羽王拔戟”、第28势“玉女捧盘”、第29势“霸王举鼎”、第32势“凤凰点头”、第36势“神龙掉尾”。其中九个枪法大势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枪势下分出,具体情况如下:

1?郾《锁枪》第5势“刘海戏蟾”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0势“青龙摆头”诗“变化无穷着意抽”的注解“后手全在顺势一抽,总要翻身时接杆为妙”下分出。

2?郾《锁枪》第8势“又双开锁”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1势“猿猴双开锁”诗“孙者者孙神变化”的注解“将杆竖起,先提右足,往前扎足,用搠尽直捣,亦有用胯上右足,自杆下拭手者甚妙”下分解而成。

3?郾《锁枪》第9势“雷出地奋”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2势“当面劈打疾如风”诗“奋地出雷虹影起”的注解“从下撩手而起,如雷之奋而出地,龙潜忽跃,虹影顿起也”下分出。

4?郾《锁枪》第10势“渭水钓鱼”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3势“打秦王披甲”诗“身披重铠是秦王”的注解“趁开锁落下左足,阴手拿杆用小腹力连裆尽力往上一挑”下分出。

5?郾《锁枪》第13势“怀中抱月”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5势“起手枪破”诗“抱来明月汉宫秋”的注解“将杆双手往怀里一收”下分出改易。

6?郾《锁枪》第15势“打草惊蛇”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8势“脚底鼓枪”诗“秋水横空一座桥”的注解“彼左枪一坐,如桥之横秋水而平去一般”下分出。

7?郾《锁枪》第19势“金刚现纂”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2势“当面劈打疾如风”诗“长枪短剑敛霜锋”的注解“枪杆虽长,拿来往后一抽,犹如短剑一般,浑浑不败露其锋芒”下分出。

8?郾《锁枪》第23势“饥鹰侧翅”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8势“鹞子翻身”诗“饥鹰侧翅搏霜爪”的注解“捕食来猛,须侧身摇膀,伏地一丢,两手如搏霜爪然”下分出。

9?郾《锁枪》第28势“玉女捧盘”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14势“张公急三枪”诗“声若巨雷曹操恐”的注解“用正面阴阳,豹眼圆睁,大声疾呼,如虎啸深山,百兽为之震恐”下分出。

三、诗词的沿袭、挪借、增补和改编

《锁枪》诗词的沿袭、挪借、增补、改编与古《二十一锁枪》关系如下:

《锁枪》三十六势中七言律诗共36首,其中21首沿袭古《二十一锁枪》诗。苌乃周用“此系原本锁枪”、“此系原本传”保留了明末清初《二十一锁枪》诗的原貌。(详见《苌家拳全集·锁枪》。)

《锁枪》三十六势中第30势“勒马听风”系新增枪势,该诗由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第6势《使剑(二)》诗“重出挪借”(苌乃周《锁枪·马上使剑》)而来。这与第二套《二十一名枪·使剑》的批注“重此一锁,今拨入‘勒马听风内”相呼应。

《锁枪》中另有14首七言律诗为“后来增补”。苌乃周又在枪势神理后,作36首七言绝句,以作注解,供人领会。

《锁枪》第36势“神龙掉尾”系新增枪势。该诗句“忽见残虹挂陕北”、“定知急雨过湖西”、“平铺湘水板桥低”由第一套《二十一名枪·身外右枪》“忽见残虹归陕北”、“急风骤雨过关西”、“平铺浊浪板桥低”诗改易而成。

通过将《锁枪序》和苌乃周的其他作品对比,发现《锁枪》三十六势的作者是苌乃周。理由如下:

第一,此序与苌乃周《三十六枪谱序》、《二十四大战拳谱序》、《张夫子蛇矛谱序》、《春秋刀谱序》行文结构高度相似。都是先言原谱之弊,再讲自己校订、整理、补充使之完善,最后说自己整理后所达到的完美效果。

第二,《锁枪序》中主张“若必一一而书之,则不胜其书矣!亦在学者引而申之,触而长之可也”。这和苌乃周《二十四字拳·点石》反对“一一注解”,“惟在字字领略”的主张一致。

第三,《锁枪序》“莫可究诘”一词与苌乃周《花枪序》、《张夫子蛇矛谱·枪式说》、《春秋刀谱·神理》用词相同。“胶柱鼓瑟”与苌乃周《二十四字拳序》用词相同。“欲入无所传由”与苌乃周《十层功夫》“其变于外者无由”相似。

第四,在内容上,《锁枪》三十六势和苌乃周《三十六枪谱》、《二十四大战拳谱》、《二十四字拳谱》、《春秋刀谱》、《双剑敌枪谱》语言风格一致,不再使用早期的过气、点气、三照等非常详细的注解,因为“若必一一而书之,则不胜其书矣”。

第五,在用语上,经过对《锁枪》三十六势批注分析,发现《锁枪》新增枪势用语“……方是诀”、“……妙”、“……更妙”、“……方与……相生”、“方是夜间光景”、“方是倒字势”、“方妥些”、“顺手使”、“仰手使”、“合手使”与苌乃周《三十六枪谱》用语“方是元窍”、“……方妙”、“……为妙”、“方是真诀”、“方得元窍”、“合手使”、“仰手使”、“在前使”、“在外使”、“拧手使”、“转手使”、“侧手使”、“要……亦有……”用语相似。

第六,从韵律学上分析,《锁枪》三十六势后所附36首七言绝句的用韵的特点与苌乃周《中二十四势歌》、《下二十四势歌》、《纯阳十二剑歌》、《三十六枪谱》大势诗、《黑虎拳诀》、第三套《二十一名枪》五言古诗总体韵律完全相同,ɑn,en、in、un、ün,ang、enɡ、inɡ、onɡ占全诗的比率都为66?郾6%。这些都是苌乃周语言风格的自然流露。

苌乃周的序文和批注不但揭示了其改编古《锁枪》的过程,而且从侧面印证了《锁枪》三十六势的作者和创作时间。

苌乃周“弱冠(二十岁)后,遇人演二十一名枪,名不称实”(苌乃周《三十六枪谱序》),于是,苌乃周对古传两套枪谱进行整理,形成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他根除古传枪法“神气……未贯”(苌乃周《锁枪序》批注)之弊,使二十一名枪“分析详明”(苌乃周第一套《二十一名枪》)、“脉络贯通,一气呵成”(苌乃周第二套《二十一名枪》批注)。之后,苌乃周又发现校订后的第二套《二十一名枪》“有此势而忽有彼势,有一势而更兼两势”(苌乃周《锁枪序》)之弊端,于是,苌乃周以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为范本,分解、增补古《二十一锁枪》为三十六势,即苌乃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月《三十六枪谱序》所言“就原势而更进一层,易宽为仄,易斜为正,易远为近,觉汩然稍有趣味焉”者。《锁枪》三十六势是苌乃周先生改编二十一名枪为三十六枪的首次尝试,为以后改编第三套《二十一名枪》、第四套《二十一名枪》,最终形成《三十六枪谱》全貌,作了有益的探索。

综上所述,《锁枪》三十六势的作者是苌乃周。《锁枪》三十六势是苌乃周在古《二十一锁枪》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校订的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增补、创新而成,是第一套《二十一名枪》、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的再发展,是形成《三十六枪谱》的过渡和前奏。

此枪的价值在于:依第二套《二十一名枪》的枪势顺序和《锁枪》“原本所传”的诗词和批注,基本能够恢复明末清初古锁枪的原貌。至重要者,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苌乃周先生创作《三十六枪谱》复杂而艰难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