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014-09-25姜虹戚丽霞王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相关因素

姜虹+++戚丽霞+++王强

[摘要] 目的 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入院当天(术前3~6 d)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测定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 结果 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2.12±0.76)分,病程、个人年收入、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与动脉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中的面对为患者自我效能的有利因素,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和屈服为不利因素。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脉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不理想,存在一定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个人年收入、家庭功能、应对方式影响动脉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自我效能;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019-03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呈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1]。据统计,全球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61/10万~388/10万,死亡率为16.1/10万~113/10万,高居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二位[2]。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栓子脱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高度相关的疾病,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危险因素的控制,如血压和血糖的控制、戒烟、运动、饮食管理等,在疾病的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患者在日常的疾病管理过程中,主动建立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起良好的健康责任感,对于有效治疗疾病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3]。根据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的理论,自我效能是调节认知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关键因素,它影响或者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所选行为的坚持和努力程度[4]。研究表明,提高自我效能可以改善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5]。本研究对本院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入院第1天(术前3~6 d),2名专门培训过的调查员发放调查表,一般由患者自己填写,也可由调查人宣读,患者通过口述来选择,调查人帮助填写。问卷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态、文化程度、年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及病程。

1.3.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由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在1981年首次编制成功,王才康等[6]于2001年翻译修改成中文版,该量表重测信度(r=0.83)、折半信度(r=0.82)和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0.87)都很理想。一共有10个项目,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被测试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部分正确、多数正确、完全正确分别给予1~4分,10个项目的总得分用10除即为该量表总得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得分<2分为患者自我效能偏低;2~3分为患者自我效能中等;>3分为患者自我效能髙。

1.3.3 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7-8] 该量表包括5个因子:适应度、情感度、成熟度、亲密度、合作度,总分10分,采取3级评分:0~3分,家庭功能严重障碍;4~6分,家庭功能中度障碍;7~10分,家庭功能良好。

1.3.4 医学应对问卷(MCMQ)[9] 用来测量受试人员采取的应对方式。共分20个项目,分为面对、回避、屈服3个分量表,每个项目计1~4分,若哪个分量表评分越高,表明该类对应方式用得越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回归分析的纳入标准为0.05,排除标准为0.10。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02例患者中,男性54例(52.9%),女性48例(47.1%);年龄18~80岁,31~50岁51例(50.0%);职业以农民为主者42例(41.2%);接受过大专教育者32例(31.4%);有配偶者60例(58.8%);年收入<20 000元者67例(65.7%);医保患者62例(60.8%)。

2.2 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为1.1~4.0分,平均(2.12±0.76)分。与常模2.86分[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其中,自我效能感低的患者21例(20.59%),自我效能感中等者70例(68.63%),自我效能感髙者11例(10.78%)。

2.3 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2.3.2 自我效能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即病程、个人年收入、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家庭功能、应对方式是影响患者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个人年收入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回避与患者自我效能呈负相关,病程、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中的面对与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均呈正相关。

3 讨论

3.1 自我效能水平

自我效能不仅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目标设定、个人动机,还能决定当人们面临困难、挫折时采取何种解决方式,个体自我效能和行为水平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它们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发展关系。若自我效能感良好,能够提高自身对环境的控制,增强患者努力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能够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患者,其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1~4.0分,平均(2.12±0.76)分,与常模2.86分[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P<0.05)。由于家庭支持、对疾病的认识、社会经济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自我效能水平降低。而实际上,颈动脉狭窄治疗的复杂性,对饮食、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的要求较高,需要患者有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达到较高的自我效能水平。

3.2 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

3.2.1 病程和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程越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服药依从性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本研究提示病程长的患者其自我效能水平高。根据认知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最直接的因素有直接经验、言语劝说、替代性经验、生理和心理状态4种[11]。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低盐饮食、戒烟酒,促使患者增加对疾病方面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

3.2.2 家庭功能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长期地接受治疗和自我管理过程中,一些家庭功能状况良好的患者,由于家人细至的照顾、支持、鼓励,患者不断获得正情感与正体验,进而逐渐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激发自身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提高。而如果患者家庭功能中等障碍,或是家庭功能差者,其自我效能水平较低。

3.2.3 自我效能与对疾病的应对方式相关 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使患者保持身心状态良好[12],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而屈服、回避属于消极应对方式,会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而且会影响患者的早日康复[13]。积极应对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会主动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采取对治疗疾病有利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遵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较高。反之,面对自身疾病屈服和回避的患者自我效能较差。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较低,尚有待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与个人年收入、应对方式(面对、屈服及回避)、家庭功能和病程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应从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心理这些方面给予相关教育,激励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同时鼓励家属、亲友参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Yadav JS,Roubin GS,Iyer S,et al.Elective stenting of the 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ies[J].Circulation,1997,95(2):376-381.

[2] Gil-Peralta A,Mayol A,Marcos JR,et al.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of the symptomatic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rteries.Results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J].Stroke,1996,27(12):2271-2273.

[3] Smeulders E,van Haastregt J,Ambergen T,et al.The impact of a self-management group programme on health behaviour and healthcare utilization amo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tients[J].Eur J Heart Fail,2009,11(6):609-616.

[4]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 Rev,1977,84(2):191-215.

[5] Lee LL,Avis M,Arthur A.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older people′s decisions to initiate and maintain regular walking as exercise findings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J].Prev Med,2007,45(1):62-65.

[6] 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7] 吕繁,顾湲.家庭APGAR问卷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5,12(2):56-59.

[8] 张宏晨,崔艳,郭明贤,等.住院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家庭功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7(13):27-29.

[9] 沈晓红,姜乾金.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22-24.

[10]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部,2001:185-186.

[11] 刘琼玲.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20):1804-1806.

[12] 许玲,侯东强,许坤,等.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924-926.

[13] 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

(收稿日期:2014-06-24 本文编辑:郭静娟)

3.2 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

3.2.1 病程和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程越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服药依从性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本研究提示病程长的患者其自我效能水平高。根据认知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最直接的因素有直接经验、言语劝说、替代性经验、生理和心理状态4种[11]。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低盐饮食、戒烟酒,促使患者增加对疾病方面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

3.2.2 家庭功能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长期地接受治疗和自我管理过程中,一些家庭功能状况良好的患者,由于家人细至的照顾、支持、鼓励,患者不断获得正情感与正体验,进而逐渐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激发自身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提高。而如果患者家庭功能中等障碍,或是家庭功能差者,其自我效能水平较低。

3.2.3 自我效能与对疾病的应对方式相关 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使患者保持身心状态良好[12],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而屈服、回避属于消极应对方式,会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而且会影响患者的早日康复[13]。积极应对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会主动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采取对治疗疾病有利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遵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较高。反之,面对自身疾病屈服和回避的患者自我效能较差。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较低,尚有待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与个人年收入、应对方式(面对、屈服及回避)、家庭功能和病程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应从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心理这些方面给予相关教育,激励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同时鼓励家属、亲友参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Yadav JS,Roubin GS,Iyer S,et al.Elective stenting of the 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ies[J].Circulation,1997,95(2):376-381.

[2] Gil-Peralta A,Mayol A,Marcos JR,et al.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of the symptomatic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rteries.Results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J].Stroke,1996,27(12):2271-2273.

[3] Smeulders E,van Haastregt J,Ambergen T,et al.The impact of a self-management group programme on health behaviour and healthcare utilization amo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tients[J].Eur J Heart Fail,2009,11(6):609-616.

[4]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 Rev,1977,84(2):191-215.

[5] Lee LL,Avis M,Arthur A.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older people′s decisions to initiate and maintain regular walking as exercise findings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J].Prev Med,2007,45(1):62-65.

[6] 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7] 吕繁,顾湲.家庭APGAR问卷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5,12(2):56-59.

[8] 张宏晨,崔艳,郭明贤,等.住院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家庭功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7(13):27-29.

[9] 沈晓红,姜乾金.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22-24.

[10]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部,2001:185-186.

[11] 刘琼玲.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20):1804-1806.

[12] 许玲,侯东强,许坤,等.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924-926.

[13] 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

(收稿日期:2014-06-24 本文编辑:郭静娟)

3.2 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

3.2.1 病程和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程越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服药依从性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本研究提示病程长的患者其自我效能水平高。根据认知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最直接的因素有直接经验、言语劝说、替代性经验、生理和心理状态4种[11]。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低盐饮食、戒烟酒,促使患者增加对疾病方面的认知,提高自我效能。

3.2.2 家庭功能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长期地接受治疗和自我管理过程中,一些家庭功能状况良好的患者,由于家人细至的照顾、支持、鼓励,患者不断获得正情感与正体验,进而逐渐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激发自身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提高。而如果患者家庭功能中等障碍,或是家庭功能差者,其自我效能水平较低。

3.2.3 自我效能与对疾病的应对方式相关 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使患者保持身心状态良好[12],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而屈服、回避属于消极应对方式,会促使个体产生应激反应,而且会影响患者的早日康复[13]。积极应对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会主动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采取对治疗疾病有利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遵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较高。反之,面对自身疾病屈服和回避的患者自我效能较差。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较低,尚有待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与个人年收入、应对方式(面对、屈服及回避)、家庭功能和病程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应从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心理这些方面给予相关教育,激励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同时鼓励家属、亲友参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Yadav JS,Roubin GS,Iyer S,et al.Elective stenting of the 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ies[J].Circulation,1997,95(2):376-381.

[2] Gil-Peralta A,Mayol A,Marcos JR,et al.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of the symptomatic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rteries.Results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J].Stroke,1996,27(12):2271-2273.

[3] Smeulders E,van Haastregt J,Ambergen T,et al.The impact of a self-management group programme on health behaviour and healthcare utilization amo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tients[J].Eur J Heart Fail,2009,11(6):609-616.

[4]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 Rev,1977,84(2):191-215.

[5] Lee LL,Avis M,Arthur A.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older people′s decisions to initiate and maintain regular walking as exercise findings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J].Prev Med,2007,45(1):62-65.

[6] 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7] 吕繁,顾湲.家庭APGAR问卷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5,12(2):56-59.

[8] 张宏晨,崔艳,郭明贤,等.住院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家庭功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7(13):27-29.

[9] 沈晓红,姜乾金.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22-24.

[10]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部,2001:185-186.

[11] 刘琼玲.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20):1804-1806.

[12] 许玲,侯东强,许坤,等.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924-926.

[13] 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

(收稿日期:2014-06-24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相关因素
动机模式在《初级日语阅读》课程中的教学应用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