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艺术家的人文情怀

2014-09-22崔达龙单国顺

湖海·文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科教苏北芦苇

崔达龙+++单国顺

他从盐阜的乡间小路走来,赶到繁华的大都市报考艺术院校摄影系,以前连照相机都没摸过,竟然在全国许许多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他,人到中年才第一次落墨宣纸,写字作画实属无师自通,完全是“野路子”,然而,他的书画作品竟然能在“朵云轩”畅销,成为海内外一些名家争索的藏品。他原本学的是电影摄影专业,却又写得一手行云流水的好文章。

他就是被人们誉称为集电影、文学、书画“三绝”于一身的 “三栖艺术家” 夏振亚。

夏振亚出生于阜宁县沟墩镇,1959年考取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摄影系。1962年,夏振亚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至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从事编导工作,从此开始了他在电影事业上大笔书写春秋的生涯。

夏振亚首先是以导演科教电影闻名的。30多年来,他编导了《冠心病》、《胆结石的奥秘》《花》、《叶子》、《抗衰老》等许多优秀作品。他的作品曾先后八次荣获国际科教电影节奖,两次荣获国际金奖,一次大奖,四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提名奖,科教片《花》1991年荣获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他几乎年年在国内外获奖。行家和专家们赞誉他“是我国科普创作战线上的一面帅旗”,他的作品“是中国科教电影艺术的里程碑”。

意大利科教电影主席芒克女士曾说,“夏振亚先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国际水平,是最有才华的中国科教片导演。他导演的每部影片,我们意大利人都喜欢。”

一位中国短片电影导演何以得到外国权威人士如此推崇?这种成功之中有什么秘密?夏振亚曾用“艺术感应”、“杂交”和“越界”来解释,这是恰如其分的。

夏振亚:独特的艺术感应,会让自己也会让受众获得意外的审美惊喜。所谓艺术感应,就是你与万事万物的一种感情交流,作品则是交流的结晶。艺术感应,是一种“神交”。有感应,创作才有灵动,作品才会有灵性和灵气。

艺术感应,从来不定于一宗,所以,夏振亚在艺术创作上提出“杂交”之说。在艺术上要善于“杂交”,糅百家之长,为我所用。科教电影也不例外。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只是理论,艺术才是抒情,科学与艺术无法对话,而夏振亚成了常规中的另类。他把这看成是“越界”。

夏振亚:我爱艺术,我爱大自然,我忍不住把深深的感情寄托于科教片中那些光和影,寄托于无尽的知识海洋。科学和艺术在银幕上不仅可以亲密地牵手,而且可以热情地拥抱和结合。于是,比兴、象征、抒情、灵动,我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化为感染情绪的视听形象,就连“人造卵”也都拍成了诗意的《摇篮》……理智加情感,突破与创新,成为我作品的艺术生命所在。

科教片尊重科学,拍科教片,无疑要进入学术领域。夏振亚感觉每拍一部科教新片,就有一个新的学术领域要去面对;每了解一个新的领域,就是上了一所新的大学。他原本具有的艺术思维,开始接纳科学思维。艺术与科学一旦碰撞,就如同原子核骤变,释放的能量猛然增加。

夏振亚的拍摄的科教片很重视审美因素。

夏振亚:回忆我漫长的创作之旅,每走一步,每拍一部,我始终把我的视角聚焦在人类和科学、人类和自然、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点上,从人类大文化的层面上去选择每一部科教电影题材,去升华科学知识的每一个素材,一次又一次开掘科学与艺术的深邃内涵。拍成的影片要能将观众既带入科学殿堂,也带入艺术殿堂,而“科学殿堂”与“艺术殿堂”之间的通道,只能走科学与艺术美结合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初,夏振亚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克服种种困难,把镜头聚焦于当代画坛大师,拍摄了大型历史文献影片《画苑掇英》,对大师们的绘画艺术作了抢救性的记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夏振亚:我把镜头对准了十年浩劫后的那个时代上海所能拍到的所有国画大师。刘海栗、朱屺瞻、唐云、陆俨少……他们都是国宝啊!如果不马上把他们的人生风采用电影记录下来,定会追悔莫及! 我踌躇,我忧虑。因为瞬息逝去的岁月,残酷无情而又紧迫严峻地挤压着他们的生命。我,心潮起伏,彻夜难眠。

在《画苑掇英》拍摄过程中,虽然几经周折,甚至三起三落,但夏振亚始终坚持,终于完成了《画苑掇英》这部大片。岁月是条无尽的河。不少大师已经仙逝。然而,大师们的音容笑貌,笔下的“绝技”、“绝招”和作画的全过程,仍然鲜活而生动地定格在银幕上,这部影片已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画坛上重要的历史文献了。

夏振亚:我每拍一部电影,就是一次生命的激情燃烧。有的创作,不仅燃烧我的激情,而且反过来给我的生命注入新的燃料,开辟了我的一段崭新的人生历程。纪录片《画苑掇英》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1991年12月25日,“夏振亚科教影片创作研讨会”在上海新虹桥俱乐部隆重举行。这次盛会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周报》、《文汇电影时报》和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联合举办;各界人士及有关党政领导和科教片同行近400人参加。会上放映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中国影坛奇才夏振亚》,该片曾经于1991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节目里播出。

1993年,夏振亚曾被美国和英国国际名人传记研究中心执意邀请,赴美国波士顿出席第20届“世界名人”大会。他借此机会,请国家一级摄影师高翔同往,拟拍一部《杰出华人在美国》的系列片。

夏振亚:在美国采访拍摄期间,莫虎等一批杰出华人在美国政坛那种叱咤风云的气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莫虎这位当时的大律师,昔日的警察总头头、审判长,在纽约这个“地狱的天堂,天堂的地狱”里雄风凛凛;我在与他的接触中,真切地触摸到他那沉雄慷慨的情怀,领略到一个强者的自信和良知的风范。

在纽约、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等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上,夏振亚用去了一个月时间采访拍摄。这些杰出的华人,除莫虎之外,还有美国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传奇人物陈香梅,前美国交通部副部长赵小兰,前美国财政部总审计长莫天成,誉满旧金山的女大法官郭丽莲,还有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津铭,以及苏北盐阜籍的第一位宇航员王赣骏等诸多杰出华人,他们的奋斗足迹装满了夏振亚的12个小时的素材带。四年后,夏振亚的14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杰出华人在美国》问世,以此献给正在走向新纪元的海外华人,向世界昭示我中华民族之魂。

夏振亚出身于苏北大平原,苏北大平原的广阔、坦荡的襟怀、坚韧刚毅的气质,以及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这一切在夏振亚的思想性格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时刻不忘家乡,不忘生他养他的苏北大平原,因此,他在国家安排的计划之外,通过努力争取,拍摄了大型系列片《话说苏北大平原》。

夏振亚:1995年的初夏,我率领三个庞大的摄制组,带着国际一流的艺术家,从上海出发,浩浩荡荡,踏上苏北大平原,几台摄影机日夜转动,一路拍摄,一路触景生情。我要呼吁和呐喊,不要忘记过去悲情岁月浸透斑斑血泪的历史;我要警示和展示,来自苏北大地千百万大军,正向新世纪快速矫健走来。我要让苏北人一扫昔日那种自卑自叹、自怜自弃的心灵阴影,找回苏北人今日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英雄气概。

在拍摄过程中,他广博地采撷,深度地挖掘,充分地显示了智慧,付出了体力,历经严寒和酷暑,一直不知疲倦地奔波在这块母亲的土地上。镜头一个一个地精心挑选,他抓住苏北人的创业精神这个精髓,谈古论今。落笔在今天,伏笔在历史。这是部政论性和纪实性相结合的片子。1996年4月5日,20集电视纪录片《话说苏北大平原》在扬州首映。

电影事业奠定了夏振亚人生的辉煌。其外,夏振亚在书画方面也具有惊人的艺术天赋,一旦动手就看得出很深的造诣。1986年拍摄科教片《画苑掇英》,他毅然拿起了画笔,第一幅作品就得专家们赞赏。

夏振亚:我一开始作画就是水墨大写意,大的整幅宣纸,大的斗笔,画大山大水。不管春夏和秋冬,一笔在手,神游其中,废寝忘食,作画那是我情怀的释放。

我没有得与失的包袱,只有尽情表述的欲望;没有理性,只有感性;没有“条条框框”,只有“无法无天”。一旦画兴大作抄起画笔,线条游动,水墨涌动,浓与淡、疏与密、干与湿、融合与扩散、交融与交错,顿时在画幅上莫测。然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细心收拾,迁想妙得,刻画出转瞬即逝的千变万化的“生象”。可以坦言一句:我的水墨之功不是在笔底下的流淌,而是凝聚情感于毫端的喷薄。所以,只有到最后才知道也是我企盼得到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人生难得性情真”,作画也是如此。情感近于“疯”才真,笔意达到“狂”而奇,无可执著之际必有另一番动人佳境,画到“疯狂”才精彩,才感人,因为有什么比心灵更重要呢?

夏振亚:山水、人物、花鸟我都画,但我最爱画的还是秋风中“芦苇”、池塘里的“鱼儿”。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既有迷人的喜悦,也有惆怅的伤感。我有过襁褓时的劫难、苦难的童年和激情燃烧的岁岁月月,这一切都与芦苇和鱼相关。“芦苇”,吹响的“芦笛”那是我心中的音符;“鱼儿”,泼起碧波犹如山涧清泉,载着人生往事一次又一次,那是流过心底的歌……

夏振亚人到中年开始作画。然而奇怪的是,他一提笔,眼前就是一片芦苇;一落墨,纸上也是芦苇一片。其实,他心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芦苇情结。岁月留痕,故乡芦苇萧萧风雨多。芦苇能显示与证明一种生命的活力,一种坚韧和顽强的品质。芦苇为他铺就艺术人生天涯路。

夏振亚:冥冥中让我与芦苇结下不解之缘;这是多年隐藏在我心灵中的“秘密”。芦苇也似乎是一代人的命运的象征。它们虽说是脆弱无助的,但它们有自己的抗争与拒绝,有自己默默吹奏出的歌声。

我对芦苇,就是这样的魂牵梦萦。每画一幅,好像热血在燃烧,穿透荡水的缕缕光束和岸边丛丛芦苇,将光影与水墨交响,以心灵折射出自我的精神追求,用水墨来完成对水乡也是对自己家乡的热情礼赞。

1989年8月10日,夏振亚分别在日本东京和上海举办个人书画展,引起很大震动。他的水墨画被世人赞誉为:“有声的画,无声的诗”。他的书法广具知名度,现今《中国电影报》的报头就是他题写的。

艺术的追求,须从寂寞处入口。

夏振亚:我原本居住在上海衡山路与高安路交界的黄金地段,寂然幽雅,称得上是最上层的“稀有宝地”。岁月流逝,环境已变。今天那里每当华灯初上,灯火阑珊,觥筹交错,灯红酒绿,扑朔迷离,悠闲晃荡的人们会去那里放纵自己的感官。我这个十年寒窗破冰研墨的书生,乐于身居斗室,持身涉世而不随境意迁,透过纷繁的世俗,努力抵抗浮华与浪漫的诱惑,保留清幽的回味。我的“以画为娱”,是喧嚣中清幽宁静的一个节拍。我始终信奉的是:淡泊人生自绚烂。

我白天拍电影忙得再累,每当更深夜静,仍然坚持作画,雷打不动。

大型历史文献影片《画苑掇英》拍成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师们的人格力量一直在激励和感动着夏振亚,他决意拿起笔,把他与大师们的交往,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往昔,为大师们再次“传神写照”,公之于世,于是有了散文集《神交》上下集。

夏振亚是一位集电影、文学、书画于一身的“三栖艺术家”,他的座右铭是:“在创作上刻意求新,不重复历史,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

电影、文学、书画是夏振亚的“三绝”,这源于他的“三气”,即“才气、灵气、大气”。这“三气”之说,又明显地体现在他的银幕上,贯通于他的文章里,融化到他的书画中。由“三气”、“三绝”托起的“三栖”,这是一个艺术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夏振亚:我向来坚守的是:不破“规格”,就没有“风格”;没有个性,就谈不上艺术。在新的起跑点上,扬己长,避己短,“走自己的路”,不断破除障碍,化解困惑。

夏振亚为我国科教电影事业的提高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被上海市科协授予“上海优秀科普作家”荣誉称号,当选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第6届科协常委。1995年夏振亚又荣获两年一度的“上海首届大众科学奖”(全市仅2名)。1996年他出席了中国文学艺术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98年5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整版文章,题为《文化大师素描》,重点介绍了巴金、贺绿汀、王元化、谢晋、杜宣和夏振亚6位名人。1992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提议和批准,用夏振亚名字命名的“上海振亚影视公司”成立,由夏振亚出任董事长、总经理、总导演和艺术总监。

水乡与故乡,田园与牧歌,友人与友谊,正直与正义,侠骨与柔肠,激情与豪迈,突破与越界,攀登与飞越……

可以这么说——他的每一部短片,每一篇文章,每一张画幅,都有一段生动的心灵故事。将断断续续的故事串起来,这就是他别开生面的人生轨迹。

这其中有他魂牵梦萦的境地与醉心痴迷的追求,寄寓着他的思想情感、处世态度、性格爱好以及对人文精神颤抖的思考……

猜你喜欢

科教苏北芦苇
石磨豆腐
07、08合刊
06、07、08合刊
05、06、07、08合刊
起风了
芦苇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爱你有罪
永远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