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

2014-09-17袁克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直肠炎灌肠表皮

袁克华 张 明*

(1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肿瘤科,云南 昆明 650051;2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放辽中心,云南 昆明 650118)

放射性直肠炎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妇科恶性肿瘤和男性前列腺恶性肿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放射性直肠炎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上出现腹痛、脓血便、黏液便、肛门疼痛以及大便次数增加,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直肠阴道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疾病[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12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符合以下纳入标准[3]: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为腹痛、脓血便、黏液便、肛门疼痛以及大便次数增加等;直肠累积的吸收量在45~60 Gy;通过内镜检查显示直肠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出血、坏死和糜烂等。12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年龄35~72岁,从患者的病情程度分析,Ⅰ度患者占78例,Ⅱ度患者占26例,Ⅲ度患者占16例。所有患者在发病之前都没有肠炎病史,发病之后对其大便进行常规培养,对非细菌性感染进行确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程度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主要的方药包括白及20 g、生当归15 g、败酱草15 g、生黄柏15 g、侧柏炭15 g、升麻20 g,对上述药品使用200 mL水浸泡30 min,使用文火煎成50 mL药液,过滤之后沉淀,取清液,药温在在38~40 ℃之间,指导患者排空大便之后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 cm左右,把导尿管插入到肛门约20 cm,把灌肠液使用注射器缓慢注入,每天灌肠1次,1个疗程为14 d;观察组患者给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使用10 mL表皮生长因子加入到1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直肠灌注治疗,指导患者排空大便之后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 cm左右,把导尿管插入到肛门约20 cm,把灌肠液使用注射器缓慢注入,每天治疗2次,1个治疗疗程为14 d。

1.2.2 判定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治愈、显效和无效。治愈:患者经过治疗自觉症状消失,排便的次数恢复正常,通过肠镜检查显示病变黏膜恢复到正常;显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排便的次数<4次,通过肠镜检查显示黏膜病变现象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没有得到缓解,肠镜检查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1.2.3 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使用χ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0.05则说明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放射性直肠炎在盆腔和腹腔放射治疗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上出现腹痛、脓血便、黏液便、肛门疼痛以及大便次数增加,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直肠阴道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晚期放射性直肠损伤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收敛解痉、激素治疗、局部镇痛剂、抗感染以及止血等治疗为主,必要的时候需要手术治疗[4]。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抑制或者促进多种细胞生长,能够度细胞的增殖、分化起到调节作用,促进了毛细血管和上皮细胞的生长,对于创面的愈合起到了加速作用。表皮生长因子能够对表皮细胞起到激活作用,能够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刺激新生血管形成以及纤维蛋白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创伤修复效果。

直肠放射性损伤和其他部位放射引起的皮肤和黏膜放射复合创伤的发病机制相似,创面修复均具有生长因子作用,生长因子的调控是创面愈合的核心和本质[5-7]。放射复合创伤在伤口愈合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创伤愈合早期显著抑制了其炎性反应;减慢了肉芽组织的生长;上皮的覆盖过程比较滞后,延迟了伤口愈合的过程。表皮生长因子应用于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中疗效确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上述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1]尹泽群,周红英,罗桃英.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16(11):1001.

[2]叶霈智.放射性肠炎临床治疗现状评述[J].癌症进展,2010,10(1):49-52.

[3]黄河,陆金根,曹永清.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13(9):975.

[4]刘仕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2,12(S1):72.

[5]李宜放,刘丽坤,王晞星.放射性直肠炎治疗概况[J].医学综述,2008,21(7):3291.

[6]杨运添.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19(6):630-631.

[7]Parries G,Chen K,Misono KS,et al.The human urinar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precursor. Isolation of a biologically active 160-kilodalton heparin-binding pro-EGF with a truncated carboxyl terminus[J].J Biological Chemistry,1995,270(46):27954-27960.

猜你喜欢

直肠炎灌肠表皮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莫把直肠炎出血当痔疮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水果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
大黄牡公灌肠散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