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婴同室新生儿安然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2014-09-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同室初产妇母婴

陈 静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镇江 212117)

母婴同室是指婴儿在产出后将其产妇和新生婴儿在住院观察期间安置在一个房间里。自婴儿出生起就由母亲自己照顾婴儿的喂养、保暖、换尿布等。对母婴之间的感情以及母乳喂养等提供例基础,而由于新生儿出生自身脏腑条件较弱,同时没有较全的抵抗力,很容易产生一些隐患[1],因此在母婴同室应确保婴儿的身体等各方面安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安全隐患,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经我科室临床护理干预的研究,在住院期间新生儿均未出现感染等不适症状,特将临床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集我科室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后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28.3±6.7)岁,孕周39~43周,平均(40±2.1)周,其中顺产92例,占76.6%,剖宫产28例,占23.3%,初产妇105例,经产妇15例。把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干预组60例,龄25~39岁,平均年龄(26.3±8.7)岁,孕周39~43周,平均(39±1.7)周,其中顺产45例,剖宫产15例,,初产妇53例,经产妇7例。对照组60例,龄25~39岁,平均年龄(29.1±3.7)岁,孕周39~43周,平均(40±0.8)周,其中顺产47例,剖宫产13例,,初产妇52例,经产妇8例。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

1.2 母婴同时婴儿常见安全问题分析

1.2.1 呛奶引发新生儿窒息

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吞咽反射功能较弱,会由于过度饥饿等原因引起新生儿过于着急的吮吸,导致会厌协调失衡,引起呛奶,导致奶水进入气管,而无力将奶水从气管咳出,因此发生窒息。

1.2.2 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刚从母体分娩出来,其血糖浓度会有一段自然下降继而上升的过程,并且许多低血糖的新生儿并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血糖浓度下降后为升为正常值或血糖不稳定,均可定位新生儿低血糖[2]。

1.2.3 新生儿感染

新生儿感染是造成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3]。由于胎儿刚从母体娩出,需要适应外部的环境,由于新生儿身体各方面组织器官较弱,很容易引发感染,而最常见的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皮肤感染。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对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护理。

1.3.2 干预组的护理方法

1.3.2.1 预防呛奶窒息的护理干预

为防止产妇在喂奶时,护理人员告知产妇应当按时哺乳,不能按需哺乳,避免新生儿过饿引发呛奶。同时帮助产妇纠正喂奶姿势体,确保其姿势的正确,在母乳喂养宝宝时应斜躺在产妇的怀里上半身成30°~45°,不要躺在床上喂奶[4]。而人工喂奶的新生儿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当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如产妇的泌乳过快奶水量较多时,可嘱产妇用手指轻压乳晕,可以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选用太大的,以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为准,而不能选用是成线流出的奶嘴。如母乳喂养时应当嘱产妇观察乳房是否堵住新生儿的鼻子,并在整个哺乳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脸色等,哺乳完毕后,应当将新生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其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如新生儿出现呛奶窒息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将患儿行俯卧为在膝上,用力拍打背部4~5次,使其将气管异物咳出。假如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新生儿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窒息严重的新生儿应立即告知医师,实施抢救。

1.3.2.2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干预

经临床研究证明剖宫产的新生儿较自然分娩新生儿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在术前可给产妇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静滴,可有效提高血糖浓度[5]。而孕妇在预产期期间应当合理进食,少食多餐,确保胎儿的血糖浓度。如新生儿出现严重低血糖,可进行静脉滴注10%葡萄糖,足月适于胎龄儿按每千克体质量每分钟静脉滴注3~5 mg。

1.3.2.3 新生儿预防感染护理干预

新生儿出生后,给予0.5% pvp-Ⅰ消毒液进行新生儿肚脐部位以及周围组织的擦拭,预防脐部的感染,在给新生儿进行沐浴后,用75%的0.5% pvp-Ⅰ消毒液进行脐部以及周期的擦拭,并进行全身涂爽身粉,防止皮肤感染。同时可在新生儿沐浴完进行全身的抚触以及保健按摩,增强新生儿的体质,防止感染。同时要保证母婴同室的室内空气清新,由于产妇不易进行风吹等情况,可用空气清新器对病房内空气进行净化,防止新生儿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感染。同时避免有刺激性的气味及物品让新生儿吸入,也容易发生感染。如其陪同家属有感冒症状应立即进行隔离,防止对新生儿的传染,同时鼓励母乳喂养,可以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当严格无菌,规范的进行操作,同时指导其家属进行正确的新生儿护理。

2 结 果

经两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操作,其临床结果如表1可见,干预组经母婴同室的合理的护理干预直至出院新生儿均为健康的有58例,占总病例的96.66%,仅有1例出现呛奶窒息,经临床及时抢救,均为无恙,还有1例出现新生儿脐部渗血,由于该新生儿体质量较重从而引发,经临床及时处理,均为无恙。而干预组较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新生儿安然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1.66%。见表1。

表1 母婴同室新生儿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

3 结 论

母婴同时经临床研究证明对其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以及心理均有很好的作用[6]。在对母婴同室的病房护理中,我科室建立了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护理安全,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文化知识,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由于我科室120例产妇多半为初产妇,因此对于新生儿的护理以及照顾等知识面相对缺乏,因此对于围生期的产妇以及家属我科室便开展培训,分娩后,产妇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积累,对新生儿的哺乳等操作以及简单的护理便可以得心应手,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在新生儿出生第一天进行重点陪护,是对其家属进行指导,发现潜在的危险隐患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1] 郭冬.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当代医学,2012,34():124-125.

[2] 陈琴.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3(5):314.

[3] 沈庭英.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模式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9):95-96.

[4] 郭月雅.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811-1812.

[5] 敬晓琼.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2,25(7):431-432.

[6] 景红卫.护理干预在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8(1):72-73.

猜你喜欢

同室初产妇母婴
反馈式健康宣教提升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意义分析
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