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对预防原发性肝癌的价值

2014-09-17王长太王凤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性

王长太 王凤丽

(1 吉林省德惠市疾病控制中心,吉林 德惠 130300;2 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吉林 德惠 130300)

据统计我国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9.75%降低到了7.18%,属于乙型肝炎中度流行区。随着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庄辉院士介绍说:“5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低到0.96%,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乙型肝炎控制目标”。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肿瘤,主要发生在亚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其中约半数发生在中国。我国肝癌约80%~90%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背景。

通过55例PHC患者血清中乙型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在PHC患者中的特点和对PHC预防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5例PHC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通过B超、CT及AFP检查证实,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2001年修订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4∶1;青年组(<35岁)2例,中年组(35~60岁)45例,老年组(>60岁)8例。

1.2 检测方法

检测HBV-M采用ELISA检测法,试剂来源于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按照其说明书操作。HBV-M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2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如下:HBV-M阳性率为83.64%(46/55),HBsAg阳性率为67.27%(37/55),HBsAb阳性2例;HBeAg检出率为12.73%(7/55);其中有1例处于HBeAg/Ab转型期;HBeAb阳性占58.18%(32/55),HBsAg、HBcAb、HBeAb同时阳性占49.09%(27/55)。

另外,对我市不同区域(远城区的哈里小学、近城区的松柏小学、城区的实验小学)的相同年龄组的儿童HBsAg阳性情况进行了抽样检测,并结合采用回顾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哈里小学所有在校的1年级至6年级学生,松柏小学所有在校的1年级至6年级学生,实验小学在校的1/4的1年级至6年级学生。

检测结果:本次抽样调查检测1138人,其中HBsAg阳性65例,HBsAg阳性率为5.7%。3个不同区域的相同年龄组的儿童HBsAg阳性(表1)。

表1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和HBsAg阳性率

检测结果表明,3个不同区域的相同年龄组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与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成反比,远城区的儿童HBsAg阳性率,次之为近城区的儿童,HBsAg阳性率最低的为城区儿童。

3 讨论

PHC是人类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全球原发性肝癌每年新发病例数高达100万,其中我国每年约11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病死率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3位,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PHC多发于青壮年男性,青中年组病例占83.64%(46/55),男女比为4∶1,亦证明了男性高发于女的结论。这种以男性高发的现象可以用男性的易感性高,遗传或后天获得性因素,或更多地接触与PHC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等原因来解释。

我国从流行病学调查到分子生物学研究都支持HBV感染是肝癌的一个重要病因的观点。本次检测结果表明83.64%的PHC患者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提示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是PHC患者的重要致病因素。其机制可能是:①HBV-DNA能整合到PHC肿瘤细胞DNA中,导致了潜在的癌基因的表达;②通过复制诱发肝细胞癌。

在55例PHC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67.27%,而HBsAb阳性2例,这说明在病程进展中HBsAg/Ab转化非常关键,提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及时诊治非常重要。预防的重点应放在一级预防而不是早期检测,因为后者应在众多的人群中进行筛查,而筛查不可能对降低PHC的病死率起作用。在检测结果上看,HBsAg、HBcAb、HBeAb同时阳性的患者很常见,本次检测占49.09%,说明当HBsAg阳性时,出现HBcAb和HBeAb阳性的患者易发生癌变。应把这种组合的患者视为PHC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AFP、B超等检查,力求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HBcAb在PHC中阳性率高达83.64%,且有比HBsAg更有临床意义,因为HBsAg在HBV发展中有血清转换期和窗口期,在此期间HBsAg滴度低,测不到HBsAg。测定抗HBc在以后PHC的治疗诊断上可能更有临床意义,这一点有待以后深入研究。一般认为乙型肝炎患者的传染性、病毒复制性与否与HBeAg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在本次资料中HBeAg检出率为12.73%、HBeAb阳性占58.18%,表示HBeAg在PHC中的流行率较低抗HBe出现不一定表示预后良好,它说明在HBsAg携带者中,在无病毒复制情况下发现有独特的整合的HBV-DNA,此患者即为发生肝细胞癌的高危险个体。

总之,HBV感染与PHC有密切的特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的最终证据有待于通过应用疫苗排除HBV感染以防治PHC而得以证实。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是肝癌一级预防的最有效方法。当然,预防措施还包括不吸烟、不饮酒,尽量减少食物被黄曲霉菌污染等。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性
《世界肝炎日》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